猪
繁殖
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近二十年来发现的一种新
猪病
。该病以怀孕母猪流产、早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
繁殖
障碍以及
仔猪
和
育肥猪
的
呼吸道
症状为特征。1987年该病首次发生在美国,随后2~3年内迅速在北美和欧洲广泛流行,以后蔓延至亚太地区,造成世界范围的大流行,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危害当今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本病的发生历史虽很短,但其名称却很多,如“猪神秘病”、“母猪后期流产”、“猪
蓝耳病
”、“蓝色流产”、“猪流行性流产和
呼吸道
综合征”等。为了统一认识,1992年国际兽疫局(OLE)决定使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这个名称,我国一般使用此名称,或俗称“猪
蓝耳病
”。
1病原学
PRRSV是一种小的有囊膜的RNA 病毒 。在1996年的第十届国际 病毒 学大会上,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PRRSV归类于Nidorirale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
PRRSV株间存在抗原性差异和毒株变异性,但也存在一些血清学交叉。依据病毒遗传基因特征和病原性的差异,可分为以LV株为代表的欧洲型的A亚群和以北美洲型VR2332株为代表的B亚群。两个亚群可通过单克隆抗体和PCR方法加以区分。我国分离到的一些地方毒株多为美洲型毒株,在近两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我国一些猪场的PRRSV的欧洲株的血清阳性率也很高,说明目前在我国欧洲株也存在。
2流行病学
猪是本病的唯一天然宿主,野猪亦有自然感染的现象。各年龄段猪均可感染,但以 妊娠母猪 和仔猪更易感。人工感染实验表明,某些禽类可无症状感染。PRRS感染猪(包括亚临床感染猪)是本病的传染源。感染猪通过唾液、鼻腔分泌物、精液、粪尿以及乳汁等方式向外排毒。易感猪可经鼻腔、口腔 、肌肉、腹腔接种复制本病。具体行为可通过接触、空气、授精、猪只流动等方式传播本病。试验研究表明,成年猪感染后3~5天出现厌食和嗜睡症状,未成年猪潜伏期为14~28天。而临床报道潜伏期多不相同,可能与猪只、猪群差异及观察者标准不同有关。PRRSV可引起持续感染和亚临床感染,成为极危险的传染源。本病呈全球性分布。美国有40%~60%猪场受到感染。据统计欧洲有大约50%猪场被感染。世界上除少数几个国家外,所有养猪发达国家均有本病发生。我国自1995年至1996年在中国大陆从南到北暴发流行;与此同时也曾屡次从口岸进口种猪中检测出病猪。我国目前本病的流行率大约在50%。现今,PRRS已演变为一种地方流行病。
3症状
PRRS病毒感染后,可以出现不同的临诊症状。病猪的临诊症状与程度因不同国家与地区而有一定的差异,感染猪的年龄段和类型不同所表现的临诊症状也不尽相同。即使同一年龄段和同种类型的感染猪,临诊症状也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猪群饲养管理条件,机体免疫状况、病原毒力强弱,有无继发感染有关。同时,也应指出,许多猪群尽管感染,但并不表现症状。
清净繁育猪场(群)一经感染,其特征为群体繁殖失败和呼吸系统症状,且可持续6个月之久,几乎占据整个生产周期。
母猪:初期食欲不振乃至厌食,尤以怀孕后期为重;体温升高到40℃以上,少数病母猪出现耳部、腹部、尾部、腿部发紫,少数怀孕前期(约6周)即出现流产,多数发生在怀孕后期。怀孕母猪和后备母猪阴户肿胀,出现早产、死产、木乃伊胎和弱仔、缺乳、断奶母猪不发情。再次配种受孕率可降低50%,发情明显推迟。
仔猪:一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并表现典型临诊症状。其中早产仔不久即死亡,正常产仔体弱,吮乳无力,至断奶死亡率高达30%~100%,临床上出现气喘、呼吸困难、耳发紫。耐过猪长期消瘦,生长缓慢,易继发其它疾病。
种 公猪 :性欲减退,精液质量下降,但影响程度不一。有些表现与母猪相似的症状。实验感染病例,在接种后2~4天出现厌食、咳嗽,精液带毒。
育成猪:对本病易感性稍差,感染后,初期出现轻度呼吸症状,随后继发 细菌 感染而加重,出现咳嗽、气喘、发热、腹泻和肺炎。少数病例表现双耳背面、边缘及尾部皮肤出现一过性的深青紫色斑。常见亚临床感染和持续感染病猪,猪群中还可见到僵猪和弱猪。
4病理变化
眼观病变不明显,在实验感染和无继发症的自然感染猪很少见到显著的大体病变。除肺前叶部分硬化,淋巴结轻度肿大及间质性肺炎病变外,肉眼病变很少。需指出的是,PRRS常与其它疾病并发而使病理变化很不一致。
5免疫
由于此病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人们更重视其免疫机理及其疫苗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就PRRS 的疫苗研究进展情况做如下介绍。
5.1灭活疫苗
PRRS 灭活疫苗具有安全、不存在散布病毒和造成PRRS新疫源的危险、便于贮存和运输、对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不敏感等优点,因此人们首选灭活疫苗来预防和控制PRRS。西班牙的Cyblue灭活疫苗,可提高母猪的繁殖力,改善死胎状况。Plana Duran等报道应用西班牙毒株研制成一种灭活疫苗,对后备母猪和母猪进行两次基础免疫,起到保护作用。加拿大Rogan D 等的研究表明,用PRRS灭活疫苗免疫猪后,可刺激猪产生特异性抗体,可减少病毒血症的发生,有效阻止肺部病变。国内分离的PRRSV CH-la株制成油佐剂灭活疫苗,接种猪后20天左右,抗体达到高峰,并可持续6个月左右,攻毒后免疫组产仔率明显高于非免疫对照组,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利用国内分离的野毒株(SI毒株)研制出油佐剂灭活疫苗,对仔猪接种一次,保护期可达6个月以上,后备母猪和 公猪 接种2 次,可提供终生保护。Nilubol D等用灭活疫苗接种PRRSV 感染猪,并对接种猪的病毒血症和中和抗体情况、口咽刮取物和γ干扰素( IFN2γ) 分泌细胞情况进行了检测,尽管不影响病毒排出,但接种猪的中和抗体滴度和IFN2γ分泌细胞都有明显的升高。
5.2弱毒疫苗
PRRS 弱毒疫苗具有免疫力坚强、免疫期长等优点,但人们在使用弱毒疫苗时极为慎重。在欧洲(如德国)禁止用活疫苗来预防PRRS,主要采取捕扑的方法净化猪群;美洲和亚洲国家提倡在未发生PRRS的猪场中避免使用弱毒疫苗,弱毒疫苗可用在存在PRRS 的猪群。Joo H S 等报道,弱毒疫苗适用于3周龄~18周龄的猪,接种疫苗后,可在7天内产生免疫力,并至少在16周内可提供有效的保护。Schering-Plough推出的Prime Pac PRRS 减毒疫苗,可用于母猪或 后备猪 配种前3周~6周时的预防接种。Benfield D A等测定出生前的胎猪和出生后仔猪的体重及增重情况表明, 妊娠母猪 接种弱毒疫苗对随后的强毒(NADC28)攻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同时也证实了同源株免疫保护的完全性,而NADC28株子宫内接种对异源株(Lelystad株)攻毒仅提供有限的保护性免疫。沈强等用克隆纯化的PRRSV 弱毒株接种乳猪、妊娠母猪,证明是安全的。Mengeling等报道了一种弱毒疫苗,怀孕后期接种后可产生病毒血症,但对接种母猪是安全的,对胎儿没有或只有轻微的直接影响。韩国学者比较了韩国野毒株及疫苗样毒株的致病性及其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两组怀孕母猪在产前2周分别感染野毒及疫苗样毒,结果疫苗毒组提供了一定的保护。PRRSV 疫苗的有效性受PRRSV基因多样性的影响。Labarque G等用LV 株弱毒疫苗去研究对不同基因簇的欧洲型野毒的保护作用,攻毒后定期检测支气管肺泡洗出液及血液,结果从空白对照组和基因型不同的实验组中检到病毒,LV 组未检到病毒。Mengeling W L等用不同毒株的强弱株进行免疫及攻毒试验,定期检测病毒情况,结果只有异源攻毒组分离到病毒,这种毒株免疫排斥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确定了PRRSV 选择毒株免疫反应的株特异性。Joo H S等通过检测攻毒后病毒血症的减轻程度,比较了美洲血清型和欧洲血清型弱毒疫苗抗3种欧洲野毒株攻击的效果。在接种后4周攻毒,用同血清型病毒攻毒,产生的PRRSV特异性抗体平均效价均远高于异血清型病毒的攻毒情况;攻毒后,对照组猪PRRSV 特异性抗体均为阴性。这种弱毒疫苗对同源免疫的保护高于对异源免疫的保护,也在其他实验中得到证实。
5.3基因工程类疫苗
目前国内外进行的基因工程疫苗主要有三类:核酸疫苗、重组疫苗和活载体疫苗。此类疫苗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还没有在临床上获得应用。
6诊断
通过临诊症状(如繁殖障碍、慢性呼吸道症状等)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通过病毒分离可对PRRSV感染做出确切诊断。在PRRSV分离过程中,最佳病料的采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猪的肺、淋巴结、脾、胸腺、扁桃体、肝、肾、心、脑、血液和分泌液中,流产胎儿和无生命力的新生仔猪也都存在。采集病料应注意病料新鲜。另外还有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等。
7防制
由于PRRS具有空气传播、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免疫抑制和续发感染等特点,使得本病的防疫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很多预防和控制其它疾病的有效方法对PRRS却是无效的。对猪场的严格隔离(猪场设置远离养猪地区,而且不引进新种猪)和对感染猪场(群)实行全群扑杀是不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未感染猪场应强化检疫,加强饲养管理,认真做好 传染病 的防护工作。为防止将PRRS引入猪场,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7.1 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少从外地尤其是有PRRS病史的猪群购入种猪。
7.2 需要从国外引进种猪时,应选择无病史的猪群,并索取权威的兽医检疫证明,对新购入的猪应隔离检查8周以上,确认无PRRS方可混群。
7.3 运输猪只的车辆务必要彻底消毒。
7.4 出入猪舍要更换衣靴,谢绝外来人员参观猪场。
7.5 进出产房要严格执行消毒程序。
7.6 出现流产、早产等现象时,应彻底清扫并消毒产房。
7.7 妥善处理流产废弃物,最好焚烧或深埋胎儿和胎衣。
7.8 饲养管理实行全进全出制。
7.9 进行疫苗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