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灭活苗应注意
1.1用量较大,需多次接种。后备母猪和育肥猪用灭活苗时,都属于首次注射,必须两次以上,才可能有足够的免疫力。
1.2产生有效免疫保护力时间较长,不能用于紧急免疫接种。
2、使用弱毒苗注意
2.1有些疫苗毒株不稳定,可能存在返祖、返强的可能。虽然我国还没有弱毒活苗毒株返强的报道,但在丹麦已经有了猪呼吸与繁殖综合症活疫苗弱毒株返强的报道。
2.2组织苗中可能污染其它病原。无形的传播,所以在使用猪瘟疫苗时,正常猪群建议使用细胞苗。
2.3抗体水平不整齐,在猪瘟抗体尤其明显。
3、免疫剂量不准
剂量过少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剂量过多容易产生免疫麻痹和疫苗浪费。生产上给猪注苗采用飞针方式时应尤其保证有效剂量的注入。
4、母源抗体的影响
以猪瘟为例,仔猪21日龄注射猪瘟疫苗后,在保育阶段检测抗体,往往有部分猪的抗体指数不够,这是因为在母源抗体与疫苗抗原中和的缘故。现在选择首免日龄时,常用ELISA方法监测母源抗体,一般在ELISA阻断率30%以下的仔猪占20%时(认为猪群已受到明显威胁)做首免。
5、初产母猪的影响
初产母猪产死胎木乃伊比例明显大于经产母猪,初产母猪所产仔猪黄痢发生的比例也要高得多,主要原因是疫苗免疫不到位或是初产母猪的特殊性造成的;特别是繁殖类疫苗多是首次注射,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6、疾病的影响
资料上明确过一般情况下(全群发病紧急免疫除外)猪在发病期间不能注射疫苗,因这时的猪处于应激状态,往往不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力。所以能治愈的发病猪应在好转后再免疫,但实际上许多猪场都没有按这个要求去做,有的是不了解原因,而有的是为了省事(因未注苗的猪需要记耳号,会影响其它疫苗的注射计划等),这样这些病弱猪将是受危协最大的群体。
7、注射部位
疫苗注射时多要求肌肉注射,是因为肌肉吸收快,疫苗很快进入血液,而如果注射到皮下,吸收减慢,效力降低,而如果注射进脂肪,吸收就更慢了,大部分疫苗将失去作用,也就相当于注射剂量不足。生产上给猪注苗时,多采用飞针为主,如果没有足够的熟练程度,注射部位很难准确,一些猪场强调,仔猪注苗时要抱起,后备猪要用保定器固定后注射,是有道理的。
8、疫苗的保存期
一些疫苗都有明确的有效期限,但这也是有前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温度,如冻干苗需在-15℃以下,油苗多在2~8℃恒温保存。生产上,许多因素将改变保存环境,如开箱取苗,停电等,每一次都会大大缩短疫苗的有效期。疫苗稀释后,失效很快,而遇到高温影响更大。稀释后,存放要求在-15℃以下的苗6小时内用完,-27℃~-15℃存放的应在3小时内用完。
9、应激与免疫抑制
猪在处于应激时免疫力会降低,在免疫系统受侵害时免疫力也会降低。圆环病毒和蓝耳病就属免疫抑制病,免疫发病猪群的免疫效果会大大降低。所以在猪群处于应激时或有免疫抑制病感染时,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改善环境或药物预防,以防继发感染引起更大的损失。
10、超前免疫
许多猪场给初生仔猪进行超前免疫,但有的超免效果不理想,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
10.1要做到仔猪生后及时放进保温箱。但是实际生产中往往有几窝猪同时产仔,甚至是几个猪舍同时产仔,所以接产员,尤其是值夜接产员要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10.2严把疫苗保存质量关。猪瘟疫苗要求稀释后两小内使用,所以产房最好备一台小型冰箱,以保证超免用疫苗做到现用现稀释,稀释两小时以上的实效疫苗果断弃用。
10.3做到每头仔猪出生后做标记,与产仔记录上相符。
10.4最好做到有专门的超免仔猪箱,因为许多产仔保温箱封闭并不严实,仔猪饿后可能挤出来。
10.5应做到超免50min~1h后及时将仔猪放出吃初乳。否则仔猪吃不到奶、能量缺乏而引起体温下降、抵抗力下降。关于超免后吃初乳的时间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张恩明报道超免后12h吃初乳可获得长达7各月的免疫保护;顾春海报道超免后0.5h吃初乳的效果好;于泰等发现超免后3h吃初乳,保护力长达一年;衣翠玲证明60min-120min效果好;谢朝桂、吴祥辉、王锡祯、罗才文等支持超免后2h吃初乳的观点。
10.6二免前做抗体监测确定二免时间。
以上的因素都可造成免疫失败从而影响到猪群健康和公司效益,因此我们每一个养猪人都应该加以注意,严格执行疫苗注射规程,做到有效免疫,为健康养殖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