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应激是指动物接种疫苗后出现个别过敏,少数动物体温升高,一些动物厌食,代谢改变,生长减缓,饲养周期延长的现象。广义的“免疫应激”又称免疫激发,也包括亚健康状态下动物受到的各种病原侵袭,甚至是病原菌的感染、创伤和内部肿瘤等引起的免疫应激。
一、免疫应激的危害
在现代养殖业生产中,疫苗对预防、控制和消灭猪群传染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免疫接种一方面保护了动物机体免受病原的侵害,另一方面也作为一种特殊的应激因子引起免疫应激,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这种损害不仅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而且可能造成少数动物的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二、综合防控措施
1、为了缓解免疫应激,应尽量减少致病原与动物接触的机会。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疾病的防治和环境消毒工作,确保畜禽在免疫接种前健康无病,减轻疫苗的应激反应。
2、通过营养调控缓解免疫应激。 由于免疫应激动物的生长抑制是由于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过量所致。 因此,通过营养调控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对缓解免疫应激具有重要意义。比如猪群在打猪瘟、蓝耳、伪狂等疫苗时使用奥得曼1号,在打口蹄疫疫苗时使用奥得曼2号,不断可以抗免疫应激和免疫过敏,提高日增重和降低料肉比,还能调节猪群的免疫机能、促进抗体提前生成。因此营养调控的措施对解决实际
养猪
生产中的免疫应激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3、强化免疫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妥善运输和保管疫苗,保养好疫苗器械,消毒灭菌;免疫前做好充分准备,严格按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疫苗现配现用,正确注射,饮水免疫时控制在2h内饮用完毕。
4、免疫接种须按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前进行抗体检测,确保最佳免疫日龄。当母体抗体水平较低或不整齐时,畜禽的免疫反应就表现的较为严重,可发生较长时间的应激反应。而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整齐一致时,免疫应激较小,但是母源抗体高时,疫苗能中和母源抗体,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率,所以免疫前有必要进行抗体检测,以确保最佳免疫时机。
5、选择最佳免疫途径。相同的疫苗,免疫途径不同,应激反应的大小也不同。
6、发生疫苗免疫应激后,应采取相应
方法
对症治疗,
防治
引起炎症反应。淘汰反应严重的畜禽,进行抗体检测,以确定是否需要重新免疫接种。
7、如果同一时间需要接种两种以上疫苗时,要考虑疫苗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果疫苗间在引起免疫反应时互不干扰或有相互促进作用可以同时接种,如果互相间有抑制作用,则不应同时使用,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应激。
因此,养殖户在
饲养
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要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有效的进行避免。一旦发生免疫应激,将造成重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