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建起了沼气池,家里整洁干净多了。特别是家里用沼气烧饭炒菜、洗澡、照明,不烧柴不燃煤,省了不少钱。”近日,定西市岷县秦许乡百宁村养猪大户舒友海高兴地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在这个村里,农户家中房前屋后都建有农村户用沼气池,院落干净整洁,花香怡人。
在百宁村,使用秸秆沼气的农户达到170多户。他们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口沼气池一年产气量为320至350立方米,相当于一年给农民解决了800元左右的燃料费;沼渣、沼液让土地吃上了“环保营养餐”,可以节约农药、化肥开支约600至850元;此外,用沼渣、沼液施肥能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增产10%至15%。沼气池建设带动的生猪养殖、禽类养殖,更是为群众创造了可观的收益。
这几年,岷县围绕沼气、沼渣和沼液“三沼”做文章,实施“秸—沼—果”、“秸—沼—菌”等循环经济模式,通过用沼肥育果、沼液养猪、沼液养鱼、沼渣栽培食用菌,初步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种植、养殖与加工业相结合的生态产业模式,走出了一条沼气综合利用的科学发展之路。
目前,该县已发展集种果、栽菌、养鱼多种经营为一体的“三沼”综合利用实验示范基地3处。利用沼渣沼液栽培食用菌10万公斤,种植无土草莓3万多株,生产有机肥100吨。同时,通过改厨、改厕、改院等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在岷县寺沟乡崖底下村的苹果园里,一个个沼肥调配池引人注目。“你可别小看这些小池子,它们的作用可大着呢,苹果树用沼渣做肥料,不但产量高,果品质量还好,很受市场欢迎!”提起沼肥的好处,村民梁晓辉滔滔不绝。
岷县依托打造高原特色蔬菜种植基地战略,通过多年试验,探索出了一套适合高原丘陵地区的沼气模式:在沼气池上搭建一个暖棚,以保证沼气发酵的温度,同时配合改造厨房、厕所和畜圈。在此基础上,根据该地区常年气温偏低,群众生产生活能源短缺等情况,建设模式从过去单一的混凝土浇筑式向砖砌拱、半玻璃钢和全玻璃钢等多种模式发展,从过去单一建池向沼气池加蔬菜温室棚和厕、圈、厨“三改”相配套延伸,不仅提高了沼气池的产气率,还促进了农牧业循环经济和畜禽、蔬菜等产业的发展。
尝到甜头的农民群众还积极探索利用沼渣做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探索“秸—沼—菌”生产模式,目前已利用沼渣成功试种平菇、蘑菇、金针菇、灵芝等食用菌,建成新型循环节能日光温室130座,塑料大棚1500座,年产食用菌200多万吨。
目前,全县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4000多座,年利用沼渣沼液20万立方米,年综合利用效益超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