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弊端: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误区
一.高蛋白低能量
只求满足粗蛋白的要求,而忽视能量水平,更不能顾及消化率.而客户也只是问产品的粗蛋白质含量多少,有无鱼粉,从未问询能量多少或蛋白质能量比是多少.结果是猪为满足能量需要而将粗蛋白转化为能量,采食量却上升.蛋白能量比是关键.配方的能量低于标准要求,配方中的粗蛋白也要随之下降,而蛋白能量比不变.蛋白能量比在标准中有规定,不宜擅动,肉鸡和猪料同样也要关心蛋白能量比.
二.忽视配合饲料原料的消化率
忽视配合饲料原料的消化率,是用大豆粕以外的杂粕时常遇到的问题.由于不计较其所含有毒有害物质,使产品达不到预期的生产效果.尽管已有无毒素的棉籽和双低的菜籽,但配方所用的是何种产品就难说了.因此对棉粕、菜籽粕的一般用量不宜超过5%,然而,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若在配方中加入无营养价值的沸石粉、麦饭石和稻壳粉就更使能量降低了.
三.滥用饲料添加剂、药物等
饲料厂通常会为了饲料的适口性,而忽视了主料的重要作用.具体地说能量、蛋白质必须作为主料而首先满足其要求,但养殖户通常只关心添加剂.而药物促生长和保健的观点.使药物残留让我国生产的动物食品难于出口,中国人也深受其害.维生素和饲料级氨基酸,国际饲料分类早就明文规定其不是添加剂.所谓的营养性添加剂是无中生有的东西.有的作者著书说油脂、血粉、羽毛粉也是添加剂,不仅是一个概念性的错误,更是误导养殖户的刀(太宰人了)
四.滥用NaCl
动物需要的是体液的钠、氯平衡,而动植物饲料原料中的钠、氯含量则不适合于动物需要.粮谷类及其副产品多是钠<氯,动物性饲料多是钠>氯.而单胃动物和禽类所需则是钠>氯的多,氯>钠的相当的少.NaCl却是钠<氯,传统的方法是加定量的NaCl.结果是动物体液的钠和氯失衡,形成钠低氯高,与生理要求相反.因此引起饮水量过多和粪便含水量、尿量加大,使热量及氮磷流失过大 .所以要以NaCl补充氯和钠,不足的钠要用小苏打(NaHCO3)补充就可保钠、氯平衡.然而,小苏打(NaHCO3)与维生素一起配合时,影响维生素的效价,所以厂家是不会添加小苏打(NaHCO3)的.特别是,有的厂家为了增加饲料的适口性,而多加NaCl.
现在是配方满天飞的时代,一个饲料配方软件,模拟几千几万个配方,非常简单.而厂家为了卖饲料,配方说得是神乎其神,即使抛开偷工减料且不说,也有许多骗人的成份在里面.可某些养殖户,就是拿着那些所谓的"关键料""中心料"(甚至含较大成分的NaCl)当宝贝.其实,猪只所需营养,每个阶段应该可以是一成不变.所以,你完全可以根据几个配方,每个中的最低量,确定一套(四个阶段)添加量.
所以,由于地域不同,所使用的非粮资源也可能不同.但我们可以确定饲料配制的基本原则:微量元素、"添加剂",各个阶段恒定不变.其他成分通过精确计算,不添加,不酌减,但粗纤维的增量只按需求计算(多添加,但不计斤数).而最重要的是:适口性是关键的关键.
适用性弊端
一年四季,气温不同,猪对营养的需要也不同,但现在不论饲料厂推荐的配方,还是请专家设计的配方,都不可能在一年四季都适用.冬季用高蛋白配方,会造成蛋白的浪费,夏天用高能配方会造成能量的浪费等.如果我们能适时调整配方,使全群料肉比降低0.1的话,对一个万头猪场来说,一年就可节省饲料10000×90×0.1=90000公斤,折合人民币12万元以上.也许有人要问,恒温养猪也存在这种问题吗?那是当然.因为,在北方,冬季取暖连楼房要达到18℃都不容易;而在南方,高温降低也很难.
舍温在18~25℃之间,猪只有可能变得太肥(瘦肉率低),这是大自然的定律.但由饲料配方营养成分修正,这种趋势是可以改善.然而,饲料配方营养成分,我们不可能根据温度每天改变.更不可能一天三遍把饲料配方营养成分随时改变.特别是全价饲料,根本就没有若干种
因此,坚持自配全价料,科学制定饲养周期.养猪户要根据本地饲料原料的自有资源,以及所养猪的品种和饲养日龄阶段来配制全价饲料,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称得上是科学、合理养猪,才能有效保证理想的2.4-2.6∶1全程料肉比,才能保证按期4个月达标准体重出栏.为此,我们推出:…….
13.饲料误区一:用错饲料
用错饲料的情况有三.
一.现实社会,不法商贩、不法厂家比比皆是,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就在所难免.就算正经厂家,利益驱动,投料也未见得绝对标准,工艺也未见得就绝对全面.
二.从养殖户来看,成袋来料,剩料就在所难免,而涉及资本金问题,经常会出现小猪吃乳猪料,中猪吃小猪料,大猪吃中猪料现象,造成饲料的浪费,当然影响养猪赚钱.
三.无论大猪小猪,自配饲料一成不变.结果就是:适口性不佳,消化吸收不可能最大化,造成饲料隐性消耗.更有可能影响消化器官,造成长期消化不良.
所以,过分注重包装不行.产品质量是产品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的综合反映.产品的内在质量是指产品的营养指标,如产品的可靠性、经济性等;产品的外在质量是指产品的外形、颜色、气味等.有部分养殖户在选择饲料产品时,往往偏重于看饲料的外观、包装如何,其次是看色、香、味.由于饲料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商家想方设法在外包装和产品的色、香、味上下功夫,但产品内在质量却未能提高,养殖户不了解,往往上当.所以,选择饲料产品时应选一些信誉好、价格适中的产品,特别是要选用经过饲喂试验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而过分贪图便宜也不行.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产品质量好的饲料,由于货真价实,往往价钱高,价钱低的产品也往往质量低.选择时,不能只看一袋饲料要多少钱,而要看其营养保证值,按推荐配方计算饲料的价格,必要时可以做饲喂试验.长期饲喂营养含量不足的预混料,畜禽会出现拉稀、腹泻现象,这样既阻碍畜禽的正常生长,又要花费医药费,增加养殖成本.
14.饲料误区二:不注重饲料营养.
传统养猪,猪吃什么,根本就不用研究."猪食"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就是猪吃就行,哪管什么营养.所以,农户养猪大都不懂饲料科学配合或不明白全价饲料的含义,有啥就只喂啥,造成自配饲料营养不全或不平衡,猪只生长缓慢,养一年才能出栏.维持猪只生命体征的消耗过程(时间)过长,饲料浪费不算,一年少养两拨猪,就不只是浪费那么简单,而是三年少赚五年钱.
15.饲料误区三:使用高水分玉米而不改变配方
在秋冬季,常听到养猪户反映预混料或浓缩料质量不好了,猪光吃不长.根据了解,造成猪生长缓慢的原因并不是由预混料或浓缩料质量引起的,而是由于当时玉米水分过大造成的.因秋冬季,气温偏低,猪对能量的需要量要大于春夏季节,而这时的玉米多是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多在20%以上,所配合出的饲料就存在能量不足现象,如不修改配方,且按固定饲喂程序进行的话,必定会出现能量不足,影响猪的正常生长.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很简单,一是在其它原料不变的情况下,加大玉米比例,同时加大饲喂量;二是在用湿玉米的同时,配合高能量饲料如油脂等,这适合于需要能量浓度大的乳猪料或仔猪料中.
16.饲料误区四:不按配方加工饲料
不按配方加工饲料有几种情况.一是加工料时不过称;二是缺乏一种原料时,轻易用其它原料代替;三是原料以次充好,如用湿玉米代替干玉米、次粉代替玉米等.以上三种情况都会破坏饲料配方的合理性,影响饲料利用率.
17.饲料误区五:适口性
减少生产投入,的确可以降低生成成本.但这并非必然结果,有时适得其反.
因为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70%左右,降低饲料成本以增加养猪效益确实是一条有效途径,但很多养猪经营者只注重降低单位重量饲粮的成本,而忽视了饲粮的质量,甚至采用劣质原料,结果导致饲料适口性不佳,猪只采食量大幅度降低,而延长了存栏时间.反而使单位增重的饲料成本增加,事与愿违.
18..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误区
一.高蛋白低能量
只求满足粗蛋白的要求,而忽视能量水平,更不能顾及消化率.而客户也只是问产品的粗蛋白质含量多少,有无鱼粉,从未问询能量多少或蛋白质能量比是多少.结果是猪为满足能量需要而将粗蛋白转化为能量,采食量却上升.蛋白能量比是关键.配方的能量低于标准要求,配方中的粗蛋白也要随之下降,而蛋白能量比不变.蛋白能量比在标准中有规定,不宜擅动,肉鸡和猪料同样也要关心蛋白能量比.
二.忽视配合饲料原料的消化率
忽视配合饲料原料的消化率,是用大豆粕以外的杂粕时常遇到的问题.由于不计较其所含有毒有害物质,使产品达不到预期的生产效果.尽管已有无毒素的棉籽和双低的菜籽,但配方所用的是何种产品就难说了.因此对棉粕、菜籽粕的一般用量不宜超过5%,为了降低成本,配方中加入无营养价值的沸石粉、麦饭石和稻壳粉就更使能量降低了.杂粕最好用于反刍动物的牛羊,以节省大豆粕去喂猪和鸡.
三.滥用饲料添加剂
误以为加的种类越多效果越好,而忽视了主料的重要作用.具体地说能量、蛋白质必须作为主料而首先满足其要求,而且要尽早放弃药物促生长和保健的观点.药物残留使我国生产的动物食品难于出口,中国人也深受其害.维生素和饲料级氨基酸,国际饲料分类早就明文规定其不是添加剂.所谓的营养性添加剂是无中生有的东西.有的作者著书说油脂、血粉、羽毛粉也是添加剂,更是一个概念性的错误.
四.要以补充钠、氯取代传统的定量添加NaCl
动物需要的是体液的钠、氯平衡,而动植物饲料原料中的钠、氯含量则不适合于动物需要.粮谷类及其副产品多是钠<氯,动物性饲料多是钠>氯.而单胃动物和禽类所需则是钠>氯的多,氯>钠的相当的少.NaCl却是钠<氯,传统的方法是加定量的NaCl.结果是动物体液的钠和氯失衡,形成钠低氯高,与生理要求相反.因此引起饮水量和粪便含水量、尿量发生变化,使蛋品质下降,破损蛋增加.所以要以NaCl补充氯和钠,不足的钠要用NaHCO3补充就可保钠、氯平衡.所需钠、氯数量请查阅家禽和单胃动物的NRC营养需要或一些国家的饲养标准.我国还无此规定发布.我们设计配方时一直采用NRC的数据,在实践中安全可靠.
19..饲料误区六:
一年四季,气温不同,猪对营养的需要也不同,但现在不论饲料厂推荐的配方,还是请专家设计的配方,都不可能在一年四季都适用.冬季用高蛋白配方,会造成蛋白的浪费,夏天用高能配方会造成能量的浪费等.如果我们能适时调整配方,使全群料肉比降低0.1的话,对一个万头猪场来说,一年就可节省饲料10000×90×0.1=90000公斤,折合人民币12万元以上.也许有人要问,恒温养猪也存在这种问题吗?那是当然.因为,在北方,冬季取暖连楼房要达到18℃都不容易;而在南方,高温降低也很难.
20.喂饲误区一:
饲喂不科学,是养猪多耗料、出栏慢的重要原因.也是养猪不赚钱或赚钱少的又一原因
在农村,许多养殖户养猪,常常是饲喂时间、次数随意,常出现闲时勤喂、有事少喂、农忙断顿的粗放饲养现象.就是大型养猪场,也有喂两遍、喂三遍、喂四遍的.那么,养猪一天到底应该喂几遍?有人喂两遍,有人喂四遍,有人折中喂三遍.实际这都是不科学的.事实上,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要分八个或九个阶段,每个阶段要喂几遍,也不是固定的每天几遍.但可以确定的是,每圈猪,从出生到出栏,按九个或十个阶段,细分每一天喂几遍.这样可以有利于缩短养殖时间,减少猪只维持的耗料,早日出栏.也许有人不认同,那我就先说这九个阶段.众所周知,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要经过幼猪、仔猪(小猪)、中猪、大猪四个阶段,这期间就有四次换料的应激反应阶段.如果因价格问题,延长存栏时间,算起来就应该有九个阶段.所以,一窝猪,从出生开始,每天喂几遍甚至几多的饲料表就可以挂圈.
还有就是,有人认为,猪只在40-120斤以前,应该不限制饲料,这样有利于其胃容量,及消化功能的健全.实际上这也会多耗料.因为扩肠有更好的方法,以浪费饲料为代价,实在是没有必要.再就是"懒汉喂猪法",每天一次性投料.这种方法不仅是巨大的浪费,也为猪只爆发疾病留下隐患.
很多养猪生产者,特别是农村养猪户或是小规模养猪场,害怕肥猪吃得多,认为吃得越多越费料,经济上不合算.在很大程度上说,猪每天吃的越多,生长越快,出栏越早,饲料报酬越高,越省料,而不是费料.因而在饲养肥育时,应通过提供适宜环境条件、改善饲料适口性等办法,提高肉猪饲料采食量,从而提高增重速度和饲料报酬.所以生长肥育猪吃得多,不一定等于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