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婶:大连人的家庭农场梦

  
  • xiaoz   网络  
  • 2013-03-30 06:02:43
    【导读】 1 除了果园,刘志杰和丈夫每天还忙碌于养猪场。   本组文字/首席记者 万恒 实习生 苏晨   本组摄影/本报记者 张瑜   讲述   追梦人   本期追梦人:刘志杰  ...
    刘大婶:大连人的家庭农场梦

    刘大婶:大连人的家庭农场梦

    1
    除了果园,刘志杰和丈夫每天还忙碌于养猪场。
      本组文字/首席记者 万恒 实习生 苏晨

      本组摄影/本报记者 张瑜

      讲述

      追梦人

      本期追梦人:刘志杰

      梦想语录:

      农村人的梦很实在:两亩地、一头牛。可是这样的家庭生产经不起风浪。希望“家庭农场”能走出一条新路,让咱大连的农民,过得像美国的农场主一样“展扬”!

      她的下一个梦想:

      开一家“生态旅游农庄”,把自己的“家庭农场”发展成跨越三个产业的“大生意”。

      凌晨3点,刘大婶就起床了。她大名叫刘志杰,今年56岁,半生都是个本分的农民。

      即使在大多数人习惯早起的农村,她也永远是“起得最早”的一批人。离家不远的地方是她开的屠宰厂,第一批待宰的生猪已经入栏。3个小时后,还冒着热乎气的肋排、猪蹄和五花肉将被搬进冷藏车,送到刘大婶自家的肉店、学校食堂、宾馆酒店;8个小时后,第一锅热腾腾的排骨粉条就端上了餐桌。

      从此时直到晚上7时,这位“农场主”的一天将这样度过:监督生猪屠宰、亲自下手收拾“下货”;联系自家品牌猪肉送货;去果园指导工人、给4000棵果树剪枝、松土……没人看得出这位满手老茧的农妇,是位身家千万的“富姐”。在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韩家村,刘志杰的追梦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不久前,这位已经拥有果园、猪场、肉店、兽药店等多个实体经济的普通农民又申办了大连第一张“家庭农场”执照。打破传统小农经济,从致富到共富的梦想正在这块土地上坚实地构筑、一步步实现。

      A

      梦的起源:

      6棵“红大王”

      刘志杰大婶说,自己梦想的源头,是6棵“红大王”苹果树。

      3月29日上午,刘大婶和丈夫牟正治正在果园里忙活。56岁的刘志杰手上还带着血口子。她说,那是锐利的果树枝条留下的“印记”。现在,她的“日源农场”,苹果树、李子树、桃树……已经有了4000多棵。

      从6棵树发展到4000多棵,刘志杰用了整整24年。1989年,韩家村村委会把集体果树分包给村民们时,刚从龙王塘嫁到韩家村的刘志杰只分到6棵树。她觉得:6棵红大王根本形不成种植规模,当时她有个梦想:如果自己能一次承包几百棵果树,干个果园,那滋味“太美了”。

      这个愿望很快就有了实现的契机因为觉得只种几棵树的收入“还不够忙活钱”,村民们纷纷把果树“退”给了村委会,刘志杰马上找到村书记,那一年她承包了3个生产队的300棵果树,双方协议:第二年刘志杰得交给村里3000元承包金。

      在农村年人均收入1000多元的1989年,刘志杰的这一步迈得很大胆。“哥哥听说了这件事,叫我"刘傻子"。”刘志杰说,家里人埋怨她:赔钱了咋办?砸锅卖铁也拿不出3000元啊。“说实话我也挺有压力,当年一棵果树产果300斤,一斤收购价3毛钱。这3000元承包费不好挣,再说还得请工人、买农药化肥……”为了省钱,刘志杰把家搬进了苹果园里,她只雇了哥哥帮忙,其他活全部自己扛了起来。那年秋天,刘志杰的300棵果树丰收了。“收获的苹果卖了两万多元钱。”

      韩家村轰动了。

      B

      一个教训:300头生猪

      周边几个生产队的零散果树也被刘志杰承包下来。除了干农活,她不得不操心果子的销路。

      刘大婶考察过水果市场:水果贩子3毛钱一斤收走的苹果,一转手就卖到五六毛钱。

      除了果园,1994年刘志杰还开了家养猪场,生猪也面临销路问题。“猪贩子收猪,每斤毛重收购价5元多,市场上的售价则要7元多一斤。一头猪能差300多元钱!”她觉得,只做最基层的“产品供应”太吃亏了。“那时我有了第二个梦想:如果能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就太好了!”

      1995年,一次失败的“投资”让刘志杰更迫切地去“追梦”。“当年我从江苏购进了300头生猪。”当年春节前夕,刘志杰以每斤2.7元的价格卖掉了40多头猪。可是春节过后,猪价一路下跌,最后价格降到每斤1.2元。本该8个月就出栏的生猪,刘志杰一直喂了12个月,最后还是赔了10多万元。“这次教训太深刻了!”她说。第二年,刘志杰拉上三涧堡一带的几家养猪大户,成立了养猪合作社。“规模大了,抗风险能力就强一点,和收购商谈起价格来也更有底气!”时至今日,刘志杰主导下的合作社,年出栏规模已经达到3万多头。

      可她还是想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去年年底,刘志杰终于建成了自家的屠宰场。从猪场出栏的生猪,在这里进入工业化流水线接受屠宰后,会在分割间里切割成猪肉、排骨、下货,然后送进刘家自家开的猪肉专卖店。为了打响“刘家猪肉”的品牌,刘志杰还注册了商标“臀源”。“臀源”还有精加工的食品礼盒一个装了血肠、肉肠和猪皮冻的臀源猪肉礼盒,春节前已经卖到了300元。

      就这样,刘大婶的第二个梦也实现了。她终于建立起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完整生产链条。可是她还不满足。“现在"臀源"专卖店只开在三涧堡,我还想把店开进旅顺、开进大连,把臀源猪肉送进大商超市里去!”

      C

      家庭农场:1000万投资

      种果树、养生猪、搞屠宰、卖猪肉……2010年,刘志杰和丈夫注册成立了“日源农场”。儿子牟兆帅从沈阳工业大学毕业了,学法律的他被母亲逼着去沈阳农大进修,成了农场分支生猪养殖场的法人代表。昨日这个小伙子和父母一起,穿着胶鞋跳进猪栏,把豆腐渣扬进石槽,不顾迎面而来的酸腐气。他说,除了“猪倌”这个身份听上去不太体面,有碍于“找对象”,他觉得当个干生猪养殖的“新型农民”,感觉挺好。

      2013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让刘志杰的心又动了。今年3月20日,她到工商部门申请注册了全大连第一家“家庭农场”的营业执照。这里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大田里的玉米和果园落果、杂草给猪和鸡提供饲料猪粪和鸡粪又给果园和大田作物供应肥料出栏的生猪自家屠宰品牌猪肉在自家专卖店出售各种经营所得再投入到农场里……“这是个新型综合化的家庭农场!”三涧堡街道有关负责人说。而刘志杰则说,自己“圆梦”的关键,就是不把自己当成个纯粹的农民。“市场经济时代,咱得学会用市场的眼光看土地。农民也得学会把自己当成生意人!”刘志杰说,整个家庭农场已经投资超过1000万元。在给自己的屠宰厂办执照时,她不听劝阻起了个“大连建源食品有限公司”的“大招牌”。“我相信,小屠宰厂早晚会发展成集团公司!”

      现在,刘大婶的梦想更具体了:家庭农场的发展稳定后,她想开个生态旅游农庄,把农场发展成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大生意”。“我要把城里人吸引到农场来,让他们体验下田园生活,再让他们知道家庭农场这个品牌,知道旅顺口还有个"臀源"品牌!”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