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述芬在打扫猪圈 四川文明网泸州讯(周超文 刘洪莲 吴敏 文/图)8月17日,泸州市江阳区茜草街道光明村的共产党员、养猪状元张述芬早上起来就背上兽药箱,给村里的2个养殖大户刚生产的猪崽打猪瘟疫苗。自2008年因城市建设统征卸任村民小组长以来,她丝毫不改党员本色,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在邻村租用民房发展规模养猪,并带领光明村及周边留守在家的20户居民走上了规模养猪致富之路。村民依旧亲切称呼她“张组长”。 失地不失业 离任小组长变身“养猪状元” 进行规模生猪养殖是张述芬卸任村民小组长后发展的一个致富产业。 2008年,张述芬所在的茜草街道黎明村,因泸州城市建设,整个村民小组被统征,200多村民统一“农转非”。没有土地耕种了,很多村民就选择到就近的企业上班,或者外出务工。然而,养猪已有15年且掌握了一技之长的村民小组长张述芬,却来到毗邻的光明村,投资30余万元,租用了4亩土地建成了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年出栏生猪达600多头的标准化养殖场和2亩地青饲料种植基地。 为了让自己从生猪养殖中获得最大的效益,给全村的失地农民闯出一条自主创业的新路。张述芬将目光锁定在节本增效上。在生猪饲料搭配上,他利用发酵后的酒糟当饲料,再合理搭配少部分粮食和充足的青饲料,既节省了成本又保证了育肥猪生长所需的营养,而每头猪可节省饲料成本达100元。 在生猪选育上,为了让自己的养殖场不受制于市场开云app下载苹果,防止病源的入侵,张述芬从一开始,她就买回了30多头优质母猪和公猪,走自繁自养之路。并自己担当兽医,严格消毒、防疫。近几年尽管农村不时流行猪瘟等疾病,但张述芬的养猪场因防疫到位、没有外引猪种,却安然无恙。她的养殖场从猪崽到育肥猪出栏,成活率达95%以上。目前,张述方的养殖场有36头母猪,平均每头母猪一年下崽要达到18头,让张述芬实现了流水自繁自养。 这两年,张述芬年出栏育肥猪都在600头以上,实现养猪纯收入都在30余万元。其中她采用自繁自养和酒糟作主料,一头猪就为其节省至少200元。一年下来,她就比非自繁自养的养殖场多赚10余万元。她也当仁不让年年成为茜草街道和江阳区的个体“养猪状元”。 真情扶乡邻 台上台下不改党员本色 “张组长,我的仔猪今天又厌食了,还要麻烦你过来帮看一下?” “没问题,我把上午的猪食喂了就赶过来。” 8月18日早上8时不到,正在给猪喂料的张述芬的电话就响了起来。如今每天,向她求助的养殖户打来的电话有好几个。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靠着养猪富裕之后的张述芬,毫无保留的把养猪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乡亲们,以实际行动带领乡亲共同致富。这几年,从她这里学到技术搞起养猪的专业户全村就有20多户。对贫困的农户,张述芬不仅从技术上支持他们,还从资金上帮扶他们,以赊销仔猪、赊母猪,待猪出栏后还本,不计利息的方式,支持他们通过发展养猪业来过上好日子。 张述芬说, 现在她赊养给村里乡亲们的仔猪和母猪就有4万多元,虽然有些风险,但是非常欣慰和快乐:“我不图乡邻们报恩,反正我扶持了他们走了致富路,我心情也很舒畅,何况我还是一个有近2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呢。” 村民赵先军以前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因为生病而债台高筑。2010年,在张述芬的鼓励和帮助下,开始养猪,从1头到4头再到7头,母猪和肉猪越养越多,今年2月出栏了20多头肉猪,现在还有30头存栏。经过这三年养猪,赵先军家不仅还清了私人的、银行的债务,还建起小洋楼。如今赵先军谈起张述芬就充满感激:“若不是张组长帮给配方自配饲料,我就养不起这些猪了。市场卖的配合饲料太贵养不起。没有猪儿本钱,她就赊仔猪和母猪给我养,等猪儿卖了才叫我还。现在楼屋也建好了。” 成功只能说明过去。致富不忘乡亲的张述芬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和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她现在又有新思考,她说,农民只有“抱团”闯市场才能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6月她就牵头了组建了“江阳光明生猪养殖专合社”,目前又吸引了邻村的3户养猪户加入,使合作社成员达25户。张述芬不无自信地告诉记者,接下来将依托合作社抓科技、抓管理、抓销售、抓无公害绿色养殖,与乡亲一道把养猪业做大做强,使养猪致富路越走越宽。 |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