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措施-仔猪黄白痢
仔猪白痢是10~30日龄仔猪常发的一种传染病。以排泄灰白色或乳白色浆状、糊状粪便为特征,以O8-K88抗原的大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带菌母猪、仔猪及其排泄物为该病的传染源。母猪一经染菌,终生带菌,疫情不易扑灭,其所产仔猪都要受到传染,其发病率超过50%,死亡率可达30%。即使耐过的仔猪也易形成僵猪,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笔者在借鉴前人治疗仔猪白痢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该病的特点,采用母仔同治的方法,治疗仔猪白痢2 565头,治愈2 539头,治愈率达99%,现总结如下。
一、仔猪白痢发病原因
1、大肠杆菌污染
猪场被病原性大肠杆菌污染。主要是引种时引进带菌种猪。隔离消毒不严,造成病原扩散,病原性大肠杆菌由带菌的母猪排出,散布于外界,最重要的是污染母猪的乳头和皮肤,仔猪吮乳或舐母猪皮肤时,食入感染。
2、 应激因素
本病的发生与各种应激因素有关,如气候多变,阴雨潮湿,冷热不定,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较差,饲料品质低劣,配合不当或突然改变,母猪乳汁太浓或不足或无乳,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3、 母猪感染
被污染的猪场,既未给妊娠母猪接种黄白痢菌苗,又未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仔猪出生后吮吃初乳和舐吮母猪皮肤时,食入污染的细菌而感染发病。
二、 仔猪白痢表现症状
仔猪突然发生腹泻,排出浆(糊)状粪便,呈乳白、灰白、黄白色,偶有绿色,有时粪中带有气泡,气味腥臭,肛门失禁,初期腹泻次数少,精神沉郁,腰背拱起,行动迟缓,被毛粗乱无光,体表不洁,肛门周围、尾根染粪,食欲减退,喜饮冷水,发育迟滞。病程长者达一周以上,短者2~3天,虽能自行康复,但多因严重脱水、营养障碍而成僵猪。
三、病理变化
1、仔猪黄痢
病猪尸体被毛粗乱,颈、腹部皮下水肿,粘膜和肌肉苍白。肠道膨胀,有大量液体状黄色内容物和气体。肠粘膜充血,肠壁变薄、松驰,尤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小肠内容物中混有凝乳块多呈黄绿色粥样,并有浓烈的腥臭味;空肠、回肠、结肠内充满大量水样渗出液,并混有黄色大小不等颗粒状物,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大呈淡红色。心脏扩张,肺水肿,肾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2、 仔猪白痢
病程短的死猪,胃内有乳凝块,肠系膜淋巴结轻度水肿。病程稍长的病死仔猪,外观消瘦,肛门和尾部附有污秽的带有腥臭味的粪便。内脏没有显著的病变。胃有大量气体,肠粘膜充血、出血,肠壁透明,内容物稀薄,呈黄白色,并有恶腥浓臭气味。
四、预防措施
不从疫区引种,无病猪场应注意平时预防,主要不从有病猪场或地区引进种猪。有病猪场母猪和仔猪应固定猪圈和运动场,防止流窜散布病原菌,以保护无病的母猪和仔猪。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平时应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合理搭配饲料,达到营养平衡,保持环境卫生和产房温度。母猪临产前,对产房必须彻底清扫、冲洗、消毒,垫上干净垫草。母猪产仔后,把仔猪放在已消毒好的筐里,暂不接触母猪,再次打扫猪舍,把母猪乳头、乳房和胸腹部洗净,并用 0.1%高锰酸钾液消毒,尔后挤掉头几滴奶,以冲除乳头的细菌和污物,再用 0.1%高锰酸钾消毒,再放入仔猪哺乳,争取初生仔猪尽早哺喂初乳,使仔猪迅速获得初乳抗体,增强机体抗病力。在分娩后头 3d每天清扫产房 2~ 3次,保持清洁干燥。
搞好对母猪的免疫接种工作,发病严重的猪场,可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其初乳中母源抗体水平,从而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力。
药物防治,主要是用抗菌药物口服或注射,在有本病的猪场中,仔猪产后 12h内开始用药,全窝仔猪头头应用,连用 3d~5d,可以防止感染。给母猪用药的方法比较简单,但药物必须吸收以后通过乳汁供应仔猪。因此,到达仔猪肠道内和吸收于血液的药物较少,效果较差。用药方法以注射较好,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功效较差。一般于临产时开始应用,连续用至产后 3d~5d,可使初生仔猪免受感染。
五、治疗方案
用坤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肠胃专家”;每100g拌料200kg,连用3-5天,同时配上“抗菌肽1号”+“金肽源”+“食盐”搅拌混 匀后饲喂,效果更好。
时间:2013-12-01 20:52:15
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