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饲养管理 > 仔猪饲养 > 正文

断奶仔猪消耗综合征的防制

     网络  2014-08-06 10:00:00
【导读】近年来,在实践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养猪场、户发生断奶仔猪消耗征病例。通过观察、统计、预防、治疗等措施,笔者积累了一定的防治经验及对本病的看法,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本病流行特点本病多发于断奶仔猪5~l6周龄,最常见于6~8周...
近年来,在实践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养猪场、户发生断奶仔猪消耗征病例。通过观察、统计、预防、治疗等措施,笔者积累了一定的防治经验及对本病的看法,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1本病流行特点

本病多发于断奶仔猪5~l6周龄,最常见于6~8周龄。临床以进行性消瘦和被毛异常为特征。病猪精神萎顿,少食,呼吸异常,偶尔可黏膜苍白或黄疸,腹泻、出现肠炎症状,肾脏衰竭。许多病猪体表淋巴结肿大,有时用手可以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时常出现皮炎和胃溃疡。4%~10%的猪被感染发病,在健康猪间有相互传播的倾向。表现临床症状的猪,早期死亡率高达80%。断奶后总死亡率一般为7%,但有的发病猪死亡率高达18%。病程缓慢,传播速度迟缓,常伴发其他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一次暴发持续12~18个月,给养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病原

该病病毒是由猪II型环状病毒引起,这种病毒与引起鸡出现类似症状的另一种圆环病毒(鸡贫血病毒)有关。该种病毒对多种消毒剂具有极强的耐受性,一般消毒药不易将其杀死。

断奶仔猪消耗综合征是否由其他病原引起,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首先蓝耳病一直是主要的怀疑对象,我们在50头蓝耳病阴性猪群中发现了13头猪感染了全身消瘦性综合征病毒。另外,我们在其他的病猪中发现囚存在大量的并发感染,病猪所表现的临床症状更为复杂。

3诱因

最常见的诱因是畜禽及其产品频繁流动。未经检疫或车辆、用具、圈舍等消毒不彻底,圈内仔猪密度过大,断奶后环境污染,仔猪饮大量污秽不洁的用水,卫生状况较差等。另外,不同年龄、不同来源的猪混群以及艾转群次数过多、饲养管理不良等都可诱发本病。

4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发病年龄和流行特点做出初步诊断。但本病受害器官多,确诊有一定的难度。应与其他疾病,如蓝耳病、链球菌病、沙门氏杆菌病、地方流行性肺炎和化脓性支气管炎做好鉴别诊断。临床症状可做提示性诊断,但诊断结论应根据死后多器官解剖尤其是组织学检查得出。淋巴细胞数减少和间质性肺炎是两个最重要的指数。要基本确诊猪圆形病毒,需采集病料送上一级兽医检验部门进行特定的检验确诊。

5治疗

抗生素疗法和加强饲养管理有助于控制并发感染,但对原发性仔猪断奶综合征无效。如果该疾病在一个猪场里持续时间长,要完全控制和扑灭难度会更大。据有关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对本病尚没有特效疗法和免疫措施。

6控制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定期对猪场进行消毒是控制本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降低饲养密度,防止饲养密度过大;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每批猪饲养期间及批次之间要严格进行清扫及环境消毒等安全措施,包括使用适当的消毒剂;不能把不同来源的猪混养;减少应激因素;采取抗生素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继发感染;尽可能确保猪群保持稳定的免疫状态。

7加强消毒工作

用于批次问定期生物安全消毒是关键。为确保消毒效果,圈舍消毒前应进行彻底清扫和冲洗;并对场地、饲养用具等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最好在饮水中加入消毒剂,以切断传播媒介。

8预防

购买优质健康和管理严格、生物安全性大的猪场的猪只、供猪猪场应无临床症状。充分重视外界因素,包括限制参观者、送货人员进出,并对车辆和进出人员等进行严格消毒。制定一个防止啮齿动物和鸟类的有效措施。如果猪群中发生本病,应立即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更多有关 断奶仔猪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