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饲养管理 > 仔猪饲养 > 正文

断奶仔猪疫病防治方法

     网络  2014-08-06 10:05:00
【导读】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该病是目前造成断奶仔猪死亡的主要疫病。    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主要发生于断奶后2~3周龄的仔猪,一般于断奶后2~3天或1周开始发病,发病率为20~60%,病死率为5~35%。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通常...
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该病是目前造成断奶仔猪死亡的主要疫病。
  
  仔猪断奶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主要发生于断奶后2~3周龄的仔猪,一般于断奶后2~3天或1周开始发病,发病率为20~60%,病死率为5~35%。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通常发生于12~14周龄的猪,发病率为12~14%,病死率为5~14%。猪间质性肺炎主要危害6~14周龄的猪,发病率为20~30%,病死率为4~10%。
  
  饲养管理不良,饲养条件差,饲料质量低,环境恶劣,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的猪只混群饲养,以及各种应激因素的存在均可诱发该病,并加重病情的发展,增加死亡。
  
  患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病猪表现精神和食欲不振、发热、被毛粗乱、进行性消瘦、生长迟缓、呼吸困难、咳嗽、喘气,贫血、皮肤苍白、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的皮肤与可视黏膜发黄、腹泻、胃溃疡、嗜睡。临床上约有20%的病猪呈现贫血与黄疸症状,具有诊断意义。
  
  病猪发热、不食、消瘦、苍白、跛行、结膜炎、腹泻等。特征性症状是在会阴部、四肢、胸腹部及耳朵等处的皮肤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红紫色病变斑点或斑块,有时这些斑点相互融合成条带状,不易消失。
  
  发病仔猪站立时震颤,由轻变重,卧下或睡觉时震颤消失,受外界刺激(如突然发生的噪音或寒冷等)时可以引发或加重震颤,严重时影响吃奶,以至死亡。如精心护理,多数仔猪3周内可恢复。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应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应用抗病毒与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以控制继发感染,减少死亡。如应用金刚烷胺、支原净、卡那霉素、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嘧啶钠等治疗、肌注维生素B12、维生素C及肌酐和静注葡萄糖注射液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哺乳仔猪:1日龄、7日龄和断奶时各肌注1次速解灵(主要成分:头孢噻呋),每头每次0.2毫升。
  
  断奶仔猪:每吨饲料中加80%支原净50克、15%金霉素150克(强力霉素150克)、阿莫西林150克,拌料混匀,连喂15天。也可在每千克日粮中添加支原净50毫克、强力霉素50毫克、阿莫西林50毫克,拌匀后喂饲,连用7天。同时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电解质和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
  
  猪副伤寒
  
  猪副伤寒也叫猪沙门氏菌病,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急性病例表现为败血症,慢性病例表现为坏死性肠炎。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
  
  临诊症状:断奶后不久的仔猪多表现为急性败血型。病猪表现不安,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到40.5~41.6℃,下痢,粪便恶臭,弓背尖叫,耳根、胸部、腹下皮肤呈蓝紫色或有出血斑,病程一般为2~4天,死亡率很高。最常见的是慢性肠炎型,临诊症状与肠型猪瘟相似。体温升高到40.5~41℃,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便秘和下痢交替发生,粪便呈灰白或黄绿色水样,有恶臭,有时带血和坏死组织碎片,常钻入垫草,寒战;病猪消瘦、贫血,眼结膜发炎并有脓性分泌物,部分病猪皮肤出现痂样湿疹。部分猪最后食欲废绝,衰竭死亡。少部分猪经数周后而耐过,往往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僵猪。
  
  治疗:氟哌酸每次量为每千克体重4毫克,内服,每日2~3次,连服5天。可选用磺胺类药物。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治疗或予以淘汰,定期消毒圈舍和用具。请兽医给断奶仔猪注射仔猪副伤寒疫苗。
  
  猪链球菌病
  
  在最急性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病例中,常发现部分猪无任何症状而死亡。大多数病例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皮肤发红、发热,肢体出现划水动作,震颤,甚至昏迷不醒。关节炎型表现为一肢或四肢肿胀、疼痛、跛行,甚至不能站立。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可见头颈部淋巴结肿胀、热痛,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均受到影响。至化脓成熟时,会自行排脓。病程一般3~5周。
  
  治疗与预防:治疗该病,对初发病猪每次每千克体重用1万国际单位青霉素,每日肌注2~3次,连用3~5天。庆大霉素可按每千克体重12毫克,每日肌注2次。
  
  对淋巴结脓肿,可待脓肿成熟后,将脓肿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冲洗,再涂以5%碘酊。预防该病一是清除传染源;二是除去感染的因素和猪舍尖锐物体,阉割时严格消毒;三是接种菌苗。
  
  猪附红细胞体病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6~10天,小猪表现为皮肤和黏膜苍白,黄疸,发热,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至废绝,发病后数日内死亡,不死者变成僵猪。母猪表现为持续高热(40~42℃),呈稽留热。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可视黏膜苍白、黄疸、全身皮肤发红等。
  
  急性死亡仔猪,尸僵明显,皮肤黄染伴有紫色出血点或出血斑。有的患猪肌肉颜色变淡,脂肪黄染。肝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胆囊充满明胶样胆汁。脾肿大、变软,胸腔、腹腔积液,肺肿胀,肾肿大,心外膜及心冠状沟脂肪出血黄染。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
  
  治疗和预防:治疗该病,目前比较有效的药物包括新胂凡纳明(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静脉注射,一次可治愈,但副作用较大,目前少用)、对氨基苯砷酸(按每吨饲料混入180克,连用1周,以后改为半量,连用1个月)和土霉素类药物。治疗贫血,对初生仔猪,可注射铁制剂,12日龄猪注射200毫克。在治疗的同时,应消除一切应激因素,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使用砷制剂时,应给予大量饮水,以防中毒。
  
  预防该病可使用半治疗量的对氨基苯砷酸。
  
  猪丹毒
  
  急性败血症型,个别病猪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大多数病例表现体温升高到42℃以上,病猪发抖,卧地不愿走动,若行走可见步态僵硬或跛行,站立时弓背,眼结膜充血,粪便干燥。发病1~2天后,皮肤上出现疹块,有方形、圆形或菱形,大小为几厘米,这种疹块俗称“打火印”。初期疹块局温升高,充血,指压退色,后期瘀血呈紫黑色。妊娠母猪发病时可致流产。
  
  慢性型由急性型和亚急性型转化而来,表现为慢性心内膜炎、慢性关节炎和皮肤坏死。慢性心内膜炎的病猪消瘦、贫血、不愿走动;病的后期,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强迫快速行走时,可突然倒地死亡。
  
  慢性关节炎病猪的关节呈不同程度的僵直、肿大、疼痛,甚至出现跛行。皮肤坏死常发生于肩、背、耳及尾部。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一般可作出诊断,尤其是皮肤疹块型和慢性型猪丹毒。对急性败血型应与猪瘟、猪肺疫等相区别。确诊该病,需借助于细菌分离培养和动物实验。血清学检查包括反向间接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抗体、补体结合反应、沉淀反应等。
  
  治疗:治疗该病,青霉素为首选药物,按每千克体重1~2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直至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后24小时。此外,可用四环素,每日每千克体重7~15毫克,肌肉注射,连用3~5天。特异性疗法可使用猪丹毒抗血清,仔猪5~10毫升,架子猪30~50毫升,成年猪50~70毫升,皮下或静脉注射,过24小时再注射1次。
  
  预防:可选用猪丹毒弱毒菌苗(大小猪一律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6个月)、猪丹毒GC系弱毒菌苗(与新鲜饲料拌服,服后9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9个月)或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9~10千克猪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6个月)。
  
  育肥猪疫病防治
  
  从仔猪出生开始,根据自己养殖场疫病情况及周边疫情,制定好免疫接种防疫计划,并认真落实,到育肥期主要加强饲养管理,每周消毒2次,给猪喂全价饲料,这一阶段是最好饲养阶段。
  
  附:猪的常用灭活疫苗
  
  1.仔猪红痢灭活疫苗
  
  性状:静置后,上层为橙黄色透明液体,下层为灰白色沉淀,震荡混匀后为均匀混浊液。
  
  用途:用于预防仔猪红痢。
  
  免疫方法与用量:母猪在分娩前30天和15天,各肌肉注射1次,每次5~10毫升。免疫过该疫苗的猪仅需于分娩前15天注射5毫升。
  
  免疫产生期及免疫持续期: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
  
  保存条件及有效期:保存于2~8℃,有效期为18个月。
  
  注意事项:疫苗运输时最好冷藏。
  
  2.仔猪大肠埃希氏杆菌病
  
  三价灭活疫苗
  
  性状:静置后分层,上层为无色的透明液体,下层为乳白色沉淀,振摇后为均匀混浊液体。
  
  用途:用于预防仔猪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腹泻。
  
  免疫方法与用量:妊娠母猪,于产仔前40天和15天各注射1次,每次肌肉注射5毫升。
  
  免疫产生期及免疫持续期:接种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
  
  保存条件及有效期:保存于4~8℃,有效期为1年。
  
  注意事项:妊娠母猪一定要健康,凡体格瘦弱、体温和食欲不正常的母猪,不宜注射该疫苗。
  
  3.仔猪腹泻基因工程双价灭活疫苗
  
  性状:疏松海绵状团块,易与瓶壁脱离,淡黄色。使用时加1毫升灭菌水溶解,容易与铝胶液形成混合液。
  
  用途:用于预防仔猪黄痢。
  
  免疫方法与用量:1瓶疫苗加1毫升无菌水溶解,再与20%的铝胶2毫升混合均匀,注射于临产前21天左右妊娠母猪耳根部皮下,1次即可。
  
  免疫产生期及免疫持续期: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
  
  保存条件及有效期:保存于2~10℃,有效期为1年。
  
  注意事项:因抗体通过母乳传递,为确保免疫效果,应尽量使所有仔猪都吃足初乳。
  
  4.猪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
  
  性状:上层为橙黄色透明液体,下层为灰白或浅褐色沉淀,振摇后为均匀混浊液体。
  
  用途:用于预防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
  
  免疫方法与用量:断奶后的猪,不论大小,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
  
  免疫产生期及免疫持续期:注苗后14天产生疫力,免疫期6个月。

  保存条件及有效期:保存于2~15℃,有效期为1年;保存于16~28℃,有效期为9个月。

更多有关 断奶仔猪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