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央农办主任解读2017中央一号文件,回应农业农村热点问题

  • hblks527 乡村之声三农中国
  • 2017-02-06 22:15:35
    【导读】"聆听三农,感悟中国"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唐仁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

    "聆听三农,感悟中国"

    点击上方"三农中国"可以订阅哦!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唐仁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据唐仁健介绍,这份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6个部分、33条政策措施,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文件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改革”两大板块来谋篇布局。

    农业结构调整,主要包括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以及强化科技支撑和基础支撑。

    改革,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

    唐仁健

    建“三区、三园加一体”

    连同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已经连续发出了14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这份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唐仁健表示,相比前13个一号文件,2017年的一号文件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中,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政策举措,主要体现为“三区、三园、一体”。

    唐仁健:“三区”就是粮食生产的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的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

    “三园”指的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

    "一体"是指田园综合体。

    通过“三区、三园和一体”的建设,来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三产的深度融合。

    培养乡村工匠!

    唐仁健指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见物也见人。

    在农业的主体和人才的保障方面,给予了相当篇幅的关注,提出今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要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要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唐仁健:提出要积极发展“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要培育乡村的专业人才和工匠等政策。

    合作社的建设已经很多年了,现在效果也非常好,下一步重要方向或者主要途径是,文件中提出,要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这“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

    盘活利用宅基地!

    在土地制度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注意保护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防止集体资产被外来资本控制,在这个前提下,宅基地才可以用于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唐仁健:这个规定非常重要,在宅基地的盘活利用上,有了一些新的考虑和推进措施。同时还提出了在控制农村建设用地总量,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盘活农村存量的建设用地,主要是针对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可以用于这些产业的发展。

    “农村增绿”!

    而对于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唐仁健表示,农业的绿色发展,质量兴农,比其他领域和行业的要求更为迫切,在以前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基础上,这次特别加了“农村增绿”。

    唐仁健: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主要体现在,从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入手,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文件中提到要实行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试点,这已经起步。同时要求推行良好的农业生产规范,加大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还要大规模实施节水工程,开展农业生态突出问题的综合治理等等。

    韩俊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场硬仗!

    对于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

    韩俊坦言: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场硬仗,这次改革激活了市场、搞活了产业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实践证明,玉米收储、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是正确的,要增强信心,坚定不移向前推进。而对于眼下农民最担心的“卖粮难”,一号文件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夯实主体责任,防止出现大面积“卖粮难”。

    韩俊:千方百计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鼓励支持加工企业,包括饲料企业,开足马力加工转化玉米,搞好粮食调运、搞好产销衔接,一定要确保现在这个结骨眼上,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库存粮,有车运粮,防止出现大面积的“卖粮难”。

    记者:刘瑜颖

    统稿编辑:李鑫

    更多有关一号文件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