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产学研协同创新通道——“中国蛋鸡十年”杨宁专访

  • xiaoz 《国际家禽》
  • 2018-11-21 00:00:00
    【导读】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进步,管理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从2008年批准成立到2018年至今,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下称“体系”)10年建设,见证了中国蛋鸡产业转型升级,在科研项目攻关与技术创新方面...

    打通产学研协同创新通道——“中国蛋鸡十年”杨宁专访

    打通产学研协同创新通道——“中国蛋鸡十年”杨宁专访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进步,管理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从2008年批准成立到2018年至今,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下称“体系”)10年建设,见证了中国蛋鸡产业转型升级,在科研项目攻关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果与成绩,并将科研成果在生产中进行及时转化、应用、推广,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与企业进步。

    10年体系建设,10年产业巨变,主要得益于什么?未来,体系如何更好地持续发挥对蛋鸡产业发展的引领、推动与支撑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国际家禽》杂志记者专访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世界家禽学会(WPSA)主席、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

    《国际家禽》:10年来,体系建设在组织构架设置和运行方式具有哪些创新性?

    杨宁:按照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领导和专家团队的设计思路,国家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要切中农业乃至科技界原来的一些弊端,即对研究和生产脱节、研究与市场需求脱离的问题进行了前瞻性规划和体制性变革,将研究和产业绑定,引入产业发展和技术用户导向机制,形成注重应用效果、真正服务产业发展的农业科技评价新机制,这样更能激发专家和企业家的主动性和效率。

    目前,体系按照学科划分为遗传育种、营养与饲料、疫病控制、生产与环境控制、蛋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产业经济这六大功能研究室。体系目前设置的28个岗位科学家以及22个综合试验站,主要针对产业链的关键领域。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以及依托企业和单位在相应领域的成绩均非常拔尖。我的基本判断是,体系10年建设比较成功的重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拥有优秀的科学家队伍;另一方面是拥有产业最核心领先企业的力量。

    更多内容,请登陆查看。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 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