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国际新闻> 正文

中科院微生物所等揭示H7N9流感中和抗体保护机制

中国科学报2018-12-15 18:01:00
【导读】 中科院微生物所与台湾长庚医院、英国牛津大学等单位合作,揭示了自然感染病人体内针对H7N9流感中和抗体的保护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 研究团队从2013-2014年中国台湾地...

中科院微生物所与台湾长庚医院、英国牛津大学等单位合作,揭示了自然感染病人体内针对H7N9流感中和抗体的保护机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

研究团队从2013-2014年中国台湾地区4例输入性H7N9感染病例入手,发现康复病人的血清能对H1、H3亚型毒株和2013年H7N9毒株进行有效中和,但是对2016-2017年H7N9毒株的中和活性降低,有些毒株甚至不能中和。这提示研制H7N9疫苗需进行相应调整和更新。

同时,研究团队分离康复病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用抗原特异性B细胞分选和单细胞克隆技术鉴定出了254株抗体,并发现其中73株对H7蛋白有反应性。这73株抗体可进一步分成两类:一类是28株能交叉结合H3和H7亚型的抗体,其中只有两株抗体能中和H7N9病毒;另外一类是45株H7特异性结合抗体,其中15株抗体能中和H7N9病毒。这些结果表明,H7特异性中和抗体在体内起到主要保护作用。

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中3株抗体能有效中和多种H7N9毒株,效果和广谱性最好的是L4A-14。该团队用结构生物学方法,揭示了这些抗体的中和表位及作用机制,并在动物模型上证明其能有效预防和治疗2013年和2016-2017年H7N9流行毒株的感染。

“就像人能整容和伪装一样,病毒有时也会‘变身’成其他模样。”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施一告诉《中国科学报》,为尽可能避免病毒变异发生免疫逃逸,可联合此次发现的中和抗体L4A-14以及其他类型中和抗体一起抵御H7N9病毒的感染。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64-018-0303-7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 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