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lijun123456   雪宝宝爱电影    2019-11-03 15:27:53
【导读】一部不合时宜的电影2005年上映的电影《孔雀》,在当年并不起眼——那些年,中国电影正急切又迷茫地想走上「商业电影」的康庄大道,第五代导演引领风尚,一...

一部不合时宜的电影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2005年上映的电影《孔雀》,在当年并不起眼——那些年,中国电影正急切又迷茫地想走上「商业电影」的康庄大道,第五代导演引领风尚,一个个争放票房卫星:

  • 2002年12月14日,《英雄》上映;
  • 2004年7月16日,《十面埋伏》上映;
  • 2005年12月15日,《无极》上映;
  • 2006年9月14日,《夜宴》上映;
  • 2006年12月14日,《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史称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

就在这一片喧嚣声中,曾经与第五代导演彼此介入很深的摄影师顾长卫(摄影作品有《孩子王》、《红高粱》、《菊豆》、《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却在自己的导演处女作中,没有理会当下的风潮是什么,而是选择去处理自己的青春记忆。

《孔雀》之于几位主创的意义

《孔雀》之前,顾长卫作为摄影师,已经功成名就;《孔雀》之后,他成功转型导演,并拿下了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孔雀》之前,李樯是一名北漂编剧,多年郁郁不得志;《孔雀》之后,他接连合作顾长卫、许鞍华、赵薇、关锦鹏等大牌电影人,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2013年,更是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片,获得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孔雀》之前,张静初是个十八线小演员;《孔雀》之后,虽然总在一些以男人戏为重点的港片中演一些不太重要的角色,始终也没能进入一线演员行列,可是至今仍是一个不愿低就的「电影咖」——前段时间上《花花万物》第二季,接受蔡康永和小S采访,连客串一个网剧都会被煞有介事地拿出来聊。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绝望的小城

《孔雀》的故事发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点是编剧李樯的故乡——河南安阳。用史航的话说,那是一个「暴土扬尘」的北方小城,就像《孔雀》片头这个俯瞰镜头里的样子。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故事的主角是一家五口: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或者更聚焦一点,就是三个年轻人。

叙事人是弟弟,一个瘦瘦的、十七八岁的敏感少年。电影一开始,是弟弟带着河南口音的画外音:很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楚地记得,七十年代的夏天,我们一家五口一起在走廊里吃晚饭的情景。那时候,爸爸妈妈身体还那么好。我们姊妹三个也都那么年轻。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故事就在这样一段带有浓重怀旧情绪的叙述中铺陈开来。

如果我们稍做一点作者性分析,这部电影似乎更像是一部李樯作品,而非顾长卫作品:首先故事的发生地是李樯的故乡;而且李樯之后的两部作品《立春》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似乎都延续了《孔雀》的「小城失梦者」主题。仅在叙事人年龄这一个细节上,似乎更接近顾长卫:弟弟在七十年代就已经十七八岁了,这只有1957年出生的顾长卫才符合,而非1968年出生的李樯。

电影并不是按照严格的时间顺序进行的——如果套用古代写史的说法,这似乎是一部「纪传体」电影,而非「编年体」电影。也就是说,姐姐、哥哥、弟弟各自作为主角的故事,是分三段来叙述的,在每一段故事中,其余两人也都作为配角参与其中,而且三个故事在时间上是有重叠的,最后在结尾处完成合流。

每个故事的开始,都会回到那个筒子楼的走廊,一家五口吃晚饭的画面,伴着弟弟的画外音。

三姊妹的故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也在主创们的作品中最具延续性的,无疑是张静初饰演的姐姐的故事。

梦碎的故事

从世俗的意义上讲,姐姐高卫红不是一个好女儿、好妹妹、好同事和好媳妇:她拉手风琴,水开了也不闻不问(多像我们中国人形容年轻人懒惰时常说的「油瓶倒了也不扶」);在幼儿园工作,哄孩子能把孩子扔到地上;为了当上梦寐以求的伞兵,不惜去偷了妈妈的钱。

倘若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我们一定也会像电影里的妈妈那样,恨不得给她打上一针。可是搁在电影里,当我们看到这个人物的全貌时,我们无论如何都对她恨不起来——因为,谁不曾像她那样心怀梦想呢?

然而,心有多高,命就有多薄,残酷的生活一次次地将她拉到属于她的刷瓶女工和「找个老实人嫁了」的宿命上。

整部电影都沉闷、压抑,唯一畅快淋漓的时刻,是高卫红自己用缝纫机做了一个降落伞,挂在自行车后骑上街,伴着欢快的音乐,不顾世俗的眼光——那是全剧的高光时刻,也是顾长卫和李樯两位主创才华横溢的片段,虚假得好像一个梦,然而——太短暂了,很快妈妈就拉住「降落伞」,将她扯翻在地。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孔雀》:绝望小城里的梦碎故事,23岁的张静初演技就已臻成熟

联想到编剧李樯的个人生活,从1992年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到1999年开始写《孔雀》,有7年多的时间,他辗转于北京和老家安阳两地,一身的编剧才华,却无用武之地,看不到希望。《孔雀》里的高卫红——似乎还应该包括后来《立春》里的王彩玲、《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的叶如棠,这些人物身上有着太多李樯个人的心境。

有趣的地方在于,李樯自己最终是成功了——他当上了职业编剧,但是他仍然不愿简单地讲一个励志故事,也不愿给他笔下的人物以更好的结局——《孔雀》的结尾,高卫红蹲在路边无声地哭泣;《立春》的结尾,王彩玲放弃进京的梦想;《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结尾,叶如棠从上海回到东北小城,陪着丈夫摆摊卖鞋。

或许李樯是想告诉我们,自己的故事或许只是幸运,梦碎的故事才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真相。

更多有关 ȸ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