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一份关于允许俄罗斯全境大豆进口的公告引发关注。根据这份公告,从7月25日起,在俄罗斯境内所有产区种植用于加工的大豆,经检验检疫合格后就可以进口到中国。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此举显得意义重大。
释放深化中俄合作信号
“选择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允许俄罗斯全境大豆进口,是对外展现中俄进一步深化双边经贸合作的姿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与欧亚研究所副所长刘华芹这样告诉国际商报记者。
至于为何选择大豆贸易作为深化中俄合作的突破口,刘华芹解释道,去年,农产品贸易成为推动中俄贸易总额突破千亿大关的重要助力,这坚定了俄罗斯继续深化对华农产品合作的决心。而选择大豆这个农作物,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主要出口农作物--小麦已经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进一步扩大双边农业合作需要新突破口,而中俄大豆进出口不存在配额限制,具有深耕空间;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市场对大豆这一农作物有巨大需求。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进口依赖度接近九成,进口大豆份额占全球出口总量的60%。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张婷婷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俄罗斯不仅是油气大国,也是农业大国。中国则是人口大国,加强农业合作尤其是农作物进出口符合两国利益。
事实上,7月初公告发布前,俄罗斯农业集团已成功向中国市场运输了首批共4400吨大豆。不过,这远不能满足俄罗斯对华大豆出口的雄心。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部长马克西姆奥列什金6月曾公开表示,俄罗斯计划在近期把对华大豆出口规模扩大4.6倍,达到每年370万吨的水平。对比2018年,俄罗斯只向中国出口了80多万吨大豆,中俄大豆贸易份额提升空间广大。
激活大豆贸易仍需时日
尽管对开拓中国大豆市场信心满满,但张婷婷也直言,从目前情况看,中俄全面激活大豆贸易仍需时日。
从产量上看,据张婷婷介绍,虽然2015年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超过了210万公顷,但是与其小麦产量相比,仍十分有限,这给两国农业合作带来了局限性;从大豆种类上看,刘华芹说,中国进口大豆主要用来榨油,可俄罗斯种植的是非转基因大豆,无论是价格还是出油率均不占优,主要是用来制作豆制品等副产品。
刘华芹还提到,扩大大豆种植面积需要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而将大豆从俄罗斯远东主产地运输到中国所需要的物流成本也需要考量。
对此,俄罗斯方面的计划是,引入中国资本共同拓展大豆种植。俄罗斯谷物协会主席阿卡迪·兹洛切夫斯基就表示,俄罗斯大豆种植可以考虑引进中国投资共同生产以增强竞争力。据悉,在2018年年底,俄罗斯就已承诺为中国投资者提供100万公顷的土地用于农业种植。另外,刘华芹和张婷婷都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开拓对俄大豆贸易也有利于
中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
中国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大豆进口3175.1万吨,同比下降12.2%,其中1~4月进口美国大豆430.9万吨,同比下降70.6%。与此同时,以巴西为代表的国家对华大豆出口量却在迅速增加,1~4月,中国自巴西进口大豆1549.6万吨,同比增长46.8%;自阿根廷进口大豆215万吨,同比增长23倍。据美国农业部对外农业服务局的最新数据,目前巴西大豆约占中国进口大豆份额的75%,而美国仅为10%。
作者:XXX;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