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来自京津冀畜牧网的数字,今年上半年北京生猪存栏同比减少87.2%,生猪出栏同比减少76.7%,北京地区生猪产能下降程度全国第一,可以不夸张地说,北京养殖产业已经到了“无猪可养”的地步。
根溯源,自从2018年8月爆发非洲猪瘟以来,疫情的影响已持续一年时间,我们认为国内生猪养殖行业产能仍处于下行趋势之中,猪肉供应缺口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根据农业农村部 6 月份的 400 个监测县存栏数据,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分别同比下降 25.8%、26.7%,降幅继续扩大。从全国部分省市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畜牧业运行情况来看,生猪出栏量显著下滑,存栏量则大幅下降。存栏走势与猪价走势持续的大幅度背离,在历史上尚属罕见。
我们有充分理由预计非瘟疫情的常态化发展将继续压制行业产能的恢复。
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近几年,国家的政策是在北京梳解非首都功能,因此,像养猪这样的产业,注定在北京区域是无法长期存的。
在非洲猪瘟的背景下,北京各区县严格执行扑杀政策,北京区域生猪存栏急剧下降,产能下降近九成,可以说北京已终止了本地的养猪产业。
这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 北京当地屠宰企业的经营必须转型。
由于北京本地已经无猪可杀,国家现在又限制跨区域从其他地方调生猪进京,北京当地屠宰企业的经营必须转型,由屠宰型和加工型转变。
2、 北京肉类贸易得到新的发展机遇。
北京消费者吃肉必须外调,肉类贸易得到新的发展机会。国家的政策也是鼓励从调猪转向调肉,冷鲜肉、冻肉包括进口肉类在北京将得到长足的发展,这对很多贸易商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因此所带来的,对冷链物流提出更多的需求,北京将需要更多的冷库、冷藏车等冷链资源。
3、 北京地区冷鲜肉和冻肉消费成为主流。
传统的热鲜肉,必须建立要当地杀活猪的前提下。当前形势下,北京地区的消费者很难吃到热鲜肉,更健康的冷鲜肉和冻肉成为主流。
现在北京区域以鲜肉消费为主的餐馆和加工厂,在鲜肉高价格的情况下,也将转向价格稍低的冻肉食材。
北京的餐饮继续火爆,也会需要更多的肉类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