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欲降低、腹泻、增重降低甚至死亡等现象。
1、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
仔猪断奶后,胃内pH值偏高,而仔猪胃底腺分泌盐酸的能力十分有限,不能激活胃内蛋白酶源,因而消化吸收饲料中的营养水平十分有限,仔猪的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断奶仔猪也不例外,其较差的消化能力与旺盛的生长需求形成较大的反差。此外,仔猪肠胃内较pH值不能抑制其肠道内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增加了仔猪肠道感染疾病和下痢的机率,为了保证断奶仔猪胃肠道正常的pH值,断奶仔猪日粮中需添加一定剂量的复合酸化剂。
2、减少仔猪断奶应激的断奶方法及注意事项
仔猪断奶时不可生搬断奶日龄,必需根据仔猪的开食、体质、气候、料型及母猪的泌乳情况灵活断奶,如开食较早较好的可适当提前断奶时间(28天左右),冬季尽量推迟断奶时间(35天左右),母猪泌乳高峰期前不要断奶,母猪掉膘严重时应及时断奶。
断奶方法
(1)一次性断奶法:当仔猪达到预定的断奶日期,断然将母猪与仔猪分开。这种方法省工省时,操作简单,适合规模化养猪场。采用此方法断奶时,在断奶前3天左右适当减少母猪的饲喂量,为减少仔猪的环境应激,仔猪断奶时将母猪转走,仔猪在原产床继续饲养1周,然后再转移至仔培舍。
(2)分批断奶法:根据仔猪食量、体重大小和体质强弱分别先后断奶,一般是发育好、食欲强、体重大、体格健壮的仔猪先断奶,发育差、食量小、体重轻、体质弱的仔猪适当延长哺乳期。采用这种方法会延长哺乳期,影响母猪年产仔窝数,而且先断奶仔猪所吮吸的乳头称为空乳头,易患乳房炎,但这种断奶方法对弱小仔猪有利。
(3)逐渐断奶法:在仔猪预期断奶前的3~4天,把母猪赶到离原圈较远的圈里,定时赶回让仔猪吃乳,逐日减少哺乳次数,到预定日期停止哺乳。这种方法可减少对仔猪和母猪的断奶应激,但较麻烦,不适于产床上饲养的母猪和仔猪。
3、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断奶仔猪(亦称保育仔猪)是指仔猪断奶后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断奶对仔猪是一次强烈的应激。一是营养的改变,由吃温热的液体母乳为主改为吃固体的生干饲料;二是由依附母猪的生活变成完全独立的生活;三是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由产房转移到仔猪舍,并伴随重新编群;四是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而患病。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行高床网上饲养。这是由钢筋编织的漏缝地网、 围栏、自动饮水器、食槽和保温箱所组成,一般呈方形,每栏容纳10头左右仔猪,每头仔猪的面积为0.3~0.4平方米。在网床的一侧设一取暖小间,这种保育栏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仔猪的发病率。
(2)注意通风保暖。保育舍的室温不应低于20℃,取暖小间的温度应达28℃以上。由于保育舍内的猪只多,密度高,在寒冷季节往往可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氨气、二氧化碳),因此在保暖的同时要搞好通风,排除有害气体。
(3)断奶时继续使用补料时的饲料,不换料。根据猪的生长情况再逐步过渡到小猪料。
(4)刚断奶的一周要控制喂料量。断奶初期,由于仔猪的消化道 还不能完全适应饲料,很容易发生消化不良、下痢。断奶的第一天,仔猪往往采食很少,但第二天会因饿而猛吃,这样会消化不良而下痢。因此在断奶后的一周左右时间内适当控制喂量是非常必要的。
(5)环境过渡,仔猪断奶后头几天很不安定,经常嘶叫寻找母猪,为减轻应激,最好在原圈原窝饲养一段时间,待仔猪适应后再转入仔猪培育舍。断奶仔猪转群时一般原窝培育,即将原窝仔猪(剔除个别发育不良的个体)转入仔猪培育舍,关入同一栏内饲养,如果原窝仔猪过多或过少时,需要重新分群,可按体重大小,强弱进行分群分栏,同栏每头仔猪体重差异为1~2公斤。每群的头数,视圈舍面积的大小而定,一般可4~6头或10~12头一圈。
(6)断奶仔猪栏内应安装自动饮水器,保证饮水充足和清洁。断奶仔猪采食大量干饲料,常会感觉口渴,需要引用较多的水,如供水不足不仅会影响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还会因饮用污水造成拉痢等。
(7)保持良好的圈舍环境,栏内要经常打扫、消毒、保持干燥、卫生。
(8)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三定位”。尽可能不用水冲洗有猪的猪栏(炎热季节除外)。注意舍内湿度,湿度过大可增加寒冷和炎热对猪的不良影响。潮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孳生繁殖,可引起仔猪多种疾病。断奶幼猪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
(9)保育期间的仔猪是防疫保健的关键时期,要进行免疫接种,如猪瘟疫苗、丹毒疫苗、伪狂犬病疫苗等,应按免疫程序进行,并在转群前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同时根据猪群的实际情况,在饲料中酌情添加促生长剂或抗菌药物。
造成仔猪腹泻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病因分析
1、病原微生物感染
因饲养管理不善,猪舍环境卫生不良,消毒制度不严格,免疫失败或其他因素造成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仔猪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寄生虫性腹泻。
2、管理因素
(1)饲料饮水不当。母猪和仔猪饲喂霉变腐败的饲料,饮用污水,变换饲料不当,通风和保温不当等都可引起腹泻。
(2)应激反应。应激对仔猪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减少,饲料利用率降低,并因消化不良引起腹泻。仔猪断奶后,由摄取母体乳汁改成固体饲料时,在饲料干物质的磨损作用下,小肠绒毛很快磨损变短,甚至脱落,同时绒毛表面由高密度手指状变为宽叶状或平舌状,隐窝加深,肠道的消化吸收面积变小。这种变化将持续7~14天,严重影响仔猪的消化机能,食糜中的营养物质不能得到充分地消化吸收而以腹泻的形式排出。另外,仔猪断奶后胃肠道pH值上升,导致乳酸杆菌等优势菌群的数量减少,大肠杆菌数量激增,微生物区系遭到严重破坏,易发生腹泻。
(3)猪舍的温度和卫生。仔猪对环境温度很敏感,尤其是初生仔猪,其体脂很薄且自身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完善,当舍内温度低于其生理临界温度时,常导致腹泻。如果猪舍内粪尿堆积,通风不良,相对湿度较大,有毒有害气体刺激,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仔猪的体质和防御疾病能力降低,易引起仔猪腹泻。
3、营养因素
(1)母猪因素。一种是泌乳充分、乳脂率较高的母猪,这是由于仔猪吃乳过量,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导致腹泻;另一种是产后无乳的母猪,由于仔猪不能及时吃到初乳获得被动性免疫,因机能下降引起腹泻。
(2)饲料因素。一是饲料中含有引起仔猪发生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如大豆蛋白中的球蛋白和β-聚球蛋白)。这种抗原物质可引起仔猪小肠绒毛萎缩,隐窝增生,肠道损伤,使双糖酶的数量和活性降低,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另外,因早期断奶仔猪消化道及酶系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蛋白酶的活性较低,而且胃内pH值较高不利于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这就进一步降低了饲料蛋白质在小肠的消化吸收。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涌入大肠,在细菌作用下产生大量腐败物质,对结肠产生刺激导致结肠损伤,使结肠吸收粪便中水分的能力降低,发生腹泻。二是仔猪饲料配比不合理或者受到污染。饲料中的电解质不平衡或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硒)也易导致仔猪腹泻。饲料受病原微生物和毒素污染或添加药物过量也易使仔猪感染或中毒而腹泻。
仔猪腹泻的防制措施
1、防疫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场及舍内环境卫生,严格消毒制度,定期驱虫并根据本地区的流行病学有选择性的对母猪和仔猪进行免疫注射。对仔猪黄、白痢可在母猪产前15~20天注射1次仔猪K88、K99基因双价工程苗进行预防;对于仔猪红痢可在母猪产前30天和15天各注射一次仔猪红痢氢氧化铝菌苗进行预防。对仔猪注射三联苗预防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在猪瘟高发区要对猪瘟加强免疫。另外,在母猪饲料中添加VE或在配种前15天内及妊娠期间添加低分子脂肪酸,可以提高母乳初乳中的抗体水平,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
2、管理
(1)合理补饲
在断奶前充分补饲可使仔猪对饲料抗原获得免疫耐受,减轻或避免断奶后仔猪的超敏反应,保护消化道壁的完整性,减轻或避免腹泻的发生。仔猪断奶前一般至少要补饲600g饲料才能建立起较好的免疫耐受。
(2)合理控制采食量
在仔猪断奶的一段时间内限制采食量,有助于减少进入肠道的饲料蛋白质,避免消化不良,减轻饲料蛋白质的抗原作用和腐败作用及肠道损伤;限制采食还有助于减少摄入的大肠杆菌等病原菌,从而降低腹泻的发生。
(3)减少应激
仔猪对环境适应性很差,应避免或减轻仔猪在断奶、换料和分群等过程中的应激因素。要提早补料,可在1周龄左右开始诱食补料并采用逐渐断奶法,让仔猪有一个适应过程。在外界条件骤变时,仔猪料中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如VC、VE和电解多维等。并对断奶后的仔猪采用阶段饲喂,即从断奶前的高脂肪高乳糖的母乳转换为谷物和豆粕组成的低脂、低乳糖、高淀粉的饲料,要分阶段进行,湿喂,少量多餐。
3、饲料营养
(1)适宜的蛋白质水平
仔猪的蛋白酶活性较低而且饲料蛋白质是抗原物质来源之一,所以要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并注意饲料蛋白质的品质。要通过平衡多种必须氨基酸来降低饲料蛋白质的水平,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20%以下。仔猪不适应植物性蛋白质高的饲料,一般使用豆粕(饼)提供的蛋白不超过总蛋白的60%。
(2)适当提高日量纤维素水平
适量的粗纤维可以降低饲料养分浓度和增加饱感,使养分摄入量与仔猪消化能力平衡,并促进胃肠蠕动和食糜流动,加快病原菌的排出。另外,降低采食量减少了抗原物质和病原菌的摄入,从而起到减少腹泻发生的作用。
(3)添加酸化剂
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酸化剂(如0.5~1.0%以上的柠檬酸)可以降低仔猪消化道中的pH值,促进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降低消化障碍的发生率。此外有机酸具有较强的消炎杀菌能力,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调控胃肠微生物菌群平衡,防止和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
(4)添加酶制剂
仔猪日粮中添加酶制剂不仅可以减轻或消除饲料抗营养因子的影响,弥补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而且还可以刺激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促进内源性酶的分泌。
(5)添加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在肠道内参与微生物区系平衡,通过增强对肠道内有害微生物群的抑制作用以及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对预防细菌性腹泻,促进动物生长及提高饲料转化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6)添加促生长抗生素
一方面抗生素可以降低肠壁厚度,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仔猪生长;另一方面,抗生素还可抑制肠道内有害微生物,加速肠道的免疫耐受过程,从而减轻肠道损害,防止腹泻的发生。
4、治疗
仔猪腹泻比较容易诊断,但对顽固性腹泻和具有腹泻症状的病例要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其治疗要采用综合防治、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1)及时补液 对尚有食欲的病猪口服补液盐(葡萄糖20g、氯化钾1.5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加水到1000m1),对严重脱水病猪要静脉输液。
(2)调节胃肠功能 内服乳酶生、胃蛋白酶、鞣酸蛋白酶和干酵母等。
(3)涩肠止泻 可以使用阿托品、活性炭。
(4)防止继发感染 在补液的同时可以添加抗生素如恩诺沙星、庆大霉素、新霉素、磺胺类等,也可以肌肉注射、拌料。发生病毒性腹泻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或高免血清和免疫球蛋白。需注意的是在使用白细胞介素等血液制品时,应配合使用地塞米松、肾上腺素,以避免发生排异反应。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通常把30公斤~出栏的猪称为生长育肥猪,根据体重,可以划分为育肥前期(30~60公斤)和育肥后期(60公斤~出栏)两个阶段。生长育肥猪最大的培育目标是保持猪群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挖掘遗传潜力,促进快速生长。
1、转群
选择天气晴好的时间将保育舍的仔猪转入生长肥育舍
(1)转群前,提前将生长肥育舍清扫干净后泼洒2~3%火碱水溶液,放置1~2日,用水冲洗干净后,待其干燥后,方可转入仔猪
(2)为了防止仔猪打咬,转群应选择在下午或夜间进行,等猪只进入后,立即带猪喷洒复合酚或来苏儿消毒液,使栏舍气味相同,以减少猪只打咬的机率。
2、分栏、调栏
为了便于饲养管理,减少猪只的发病、打架和生长不均等现象发生,进入生长肥育栏的猪只要根据猪的大小、强弱实施分栏和调栏,分栏调栏的标准是:
(1)分栏时将栏内最大或最小的猪拔出,使栏内猪只尽量均匀一致,确保最大最小猪只体重相差不超过10市斤,并将大的小的猪只另行组合。
(2)调栏时按每头猪1.2~1.5平方计算,按栏的大小组合进猪,以实际用栏量的80%用栏,其余的20%作为预留栏(备用;即小猪阶段猪占栏面积小,用少量栏易管理)。
(3)在猪只长到70~80市斤时,进行二次调栏,调栏时将每栏最小的猪只拔出,按每头猪1.1平方赶入预留栏。
(4)在猪只长到120~130市斤时,按每头猪1.5平方进行第三次调栏,调栏同二次调栏一样进行。
3、饲养管理
保障栏舍干燥、温暖、卫生、通风和清洁饮水,每天清扫铲粪上午下午各一次。
(1)饲养前期:此阶段大概25~30天,喂小猪料,刚从保育舍转入时日喂餐次时间同保育舍,少喂勤添,保证总量,并逐步转变为日喂3次。
(2)饲养中期;此阶段大概45~50天,喂中猪料,日喂3次。
(3)饲养后期;此阶段大概25~30天,喂大猪料,日喂2-3次。
(4)夏热季节,请做好生猪的降温防暑工作。
(5)冬冷季节,请做好生猪的保暖防寒工作。
更多有关 猪拉稀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28 06:40:28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26 07:47:42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22 10:06:12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23 07:24:26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22 09:42:16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20 06:58:03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18 05:54:14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18 10:04:00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15 11:00:04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15 10:39:56
我家刚出生三天的小猪拉稀怎么办?别着急,这里有完整的治疗大全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06 11:43:00-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10 04:44:55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10 10:48:53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09 10:39:36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08 03:23:21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06 04:46:03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06 09:00:00
-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及时断奶是保障母猪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我国养猪生产多在仔猪4—5周龄时断奶,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着营养和消化两方面的应激,断奶过渡不好,往往容易出现仔猪食2019-10-05 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