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企业管理> 正文

中国饲料企业现状剖析

爱畜牧2015-11-15 11:46:00
【导读】我想把中国饲料工业发展分成这样几个阶段,可能在时间点上有出入。第一阶段为1983-1992年,称之为“补品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建立对饲料的认识过程;第二阶段为1993-2002年,称之为“产品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强调产品效果(而...
我想把中国 饲料工业发展分成这样几个阶段,可能在时间点上有出入。第一阶段为1983-1992年,称之为“补品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建立对 饲料的认识过程;第二阶段为1993-2002年,称之为“产品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强调产品效果(而非实现);第三阶段为2003年-2012年,称之为营销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充分发挥4P策略并运用到极致;第四阶段始于2013年,终于哪一年不知道,称之为“价值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应该是以技术服务为载体,以资源整合为助力,第五阶段将会是真正的品牌至上阶段。
  饲料企业多数成立于第二阶段即产品阶段,只要不是自我放弃或管理极度混乱,这个时期的企业存活率极高且利润率较高,只要在产品上坚持质量保障的企业都会有较大的发展,再加上有好的团队,更是如虎添翼,但是,正因为缺乏强烈竞争的行业氛围和危机意识,这些企业多数都阻滞于或止步于第三阶段,也正是饲料行业急速发展的黄金阶段。
  这样就构成了现阶段中国饲料企业十大需要反思与改进的现状(优点我就不讲了,让俗人去讲吧):
  1、都会为未来描绘一幅图画(战略目标),却不愿意为现在做准确定位,就好像一个人,总是似乎知道自己想去哪里,就是不愿意清晰了解自己究竟在哪里。
  我在《橙海战略》一书中对企业发展的三个关键点做了详细描述,第一个关键点:切入点,就是企业对定位和激活资源的精准把握,定位基于对国家经济趋势、行业现状与趋势以及自身现状的循环分析,包含企业发展周期、企业生命周期和竞争者地位定位,同时对企业有效资源的盘点和运用。对自身过高或过低的评价,以及对自身资源的有效利用度都会直接影响企业在第一个关键点上能否打好坚实的地基:不偏不倚,积极向上。
  2、缺乏对市场的基本尊重,对市场进行粗暴开发、野蛮维护。多数企业开发市场并非针对市场的人文生态和实际状况,往往根据企业自身需求强势塑造市场,以引导需求自居,也许最初确信能够为这个市场带来一片光明,最终却制造了更加黑暗。
  3、对渠道的作用认知度不足,利用经销商而非成就经销商,让经销商的商业化特征暴露无遗,促使经销商成了道德和利益的替死鬼。经销商的表面暴利与实际风险,既虚高了养殖成本,也破坏了养殖生态链的健康发展,进入越卖越慌、越养越穷的恶性循环。
  4、缺乏打造利益共同体的意愿和行为,更多基于打造企业单向竞争力,而非利益共同体的竞争合力。竞争合力是让企业、渠道、终端养殖以及为这些提供链接的营销服务团队都能够分享成果,现实中,终端养殖户往往接受“上帝”封号的同时“享受”无情盘剥。
  5、速食和高铁文化充斥了整个人力资源体系,培养用“速食理念”:一天速成,用人用“高铁理念”:一日到达。恶意挖人甚至挖团队的现象在全员浮躁的今天不再成为被抨击的对象,成王败寇迷惑了众人的双眼,道德变得无标准、无底线,使得一些不愿为伍的企业痛苦不堪,我不得不直接向一个小企业老板发出忠告:别把个人培养得太优秀,“人才挖掘机”就在大门口。但是我仍然想发出呼吁:恶意挖人何时休!我也同样想提醒这些企业:出来混总归要还的!
  6、道德约束能力空前丧失,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愈发突出,导致行业乱象丛生,浮躁成为主旋律。行业已经进入第四阶段,如果依然执于浮躁,就会离价值越来越远,返璞归真必将成为主流,所以,能够安于战略、出淤泥而不染的企业一定会再现辉煌。
  7、管理趋于固执,思维趋于固化,心胸开始固步,用营销的思维管理企业,用技术的思维拓展市场,用静态的眼光看未知的世界。管理即管事理人,人是根本,我们必须承认并接受,新时代人的秉性和思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理人的出发点和方法都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60年代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因我们的经历太多而要求太高,容易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8、对产业链的理解比较粗糙,缺乏人才及系统支撑的产业链盲动让很多企业深陷其中。产业链的核心不仅需要理解和精通各个环节的人才团队,更需要能够有机融合产业链的机制和团队,否则,各产业链只是一个帽子下的不同个体,在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同时,滋生了更难以解决的若干问题,这是一些企业没有想到的。同时,产业链整合最根本的核心是信任,而非资本,而资本的贪婪本性往往加剧不信任,所以不是哪个企业都可以成功搭建平台,一定是基于企业品牌美誉度和企业有一定奉献精神的真诚与大度,产业链整合的最佳平台只能是行业精神领袖创建,成功的概率比较大。
  9、对养殖群体生存及发展状态估计不足,支持不足,基于改善养殖民生的研发不足。养殖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养殖水平的提升是不匹配的,20年培养一个博士,却培养不了一个合格的养殖技术工人,不是智商问题,而是缺乏一套有效的培养体系和教练团队,更重要原因,是政府缺失的功能也没有几个企业愿意担当。
  10、资本作为营销元素而非养殖户的发展基金,畸形的理念迟早带来畸形的结果。真正能够帮助养殖户度难关的并不是资金,而是正确的养殖投资理念和养殖能力,企业为了销量,盲目鼓励扩大养殖总量,多家企业的共同推波助澜,让不名一文的人都可以成为养殖专业户,让只有一碗水的人却做起了天池梦,最终是黄河也会发生断流。(上篇完)
下篇:中国饲料企业的发展策略(待续)

正大康地同事联谊会秘书长 赵 明

赵明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 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