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分析
一、年度内小周期规律
从1995年1月到2006年12月中国平均生猪价格分月统计表可以看出,以一年为一个周期,中国生猪市场价格是一个先高后低再高的U型变化周期。一般从每年的3月开始,生猪价格开始下降,5-6月生猪价格降到最低(注意:2007年5-6月生猪价格上涨是个例外),7月开始回升,11月到次年2月生猪价格比较高。这就是年度“小周期”现象。 主要是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跟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有关,春夏两个季节一般口味偏淡,对肉类需求减少,到了秋冬季节,天气转冷,居民转而喜欢厚重口味,肉类需求增大,价格走高;二是受到节假日分布的影响,中国较大型的节假日集中在9月到次年的2月之间,肉类消费旺盛,价格偏高;三是生猪生产特性造成,一般仔猪出生在春夏之交,7月供应较少,所以价格走高,到了次年2月左右,生猪大量上市,造成猪价回落。还有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 饲料原料价格,7月到10月,正是玉米、大豆等谷物青黄不接的时间, 饲料原料成本开始上升,养殖成本随之上升,拉动了生猪价格的上涨。
二、年度间大周期规律
中国生猪价格在总体趋势上呈现上升趋势,2003年以前,生猪价格波动比较小,价格相对稳定。2003年7月后,生猪价格开始以较快速度增长,波动幅度也明显加大。 从图2-4,图2-5可看出,2000年后,中国生猪月度价格波动幅度有明显增大的趋势,从2000年到2006年12月发生了两个比较明显的周期,分别是2000年5月到2003年5月,2003年5月到2006年6月,2006年6月到2007年4月处于另一个周期的上涨期,由以上分析可看出中国生猪月度价格波动大致以三年为一个周期。
第三节导致中国生猪市场价格变化的市场供求关系
生猪的世代间隔为18个月左右。后备母猪需要8个月,从配种到产仔需要4个月,商品仔猪育肥出栏为6个月。这个生猪生物学特性构成了生猪价格行情变化周期的基础。 当生猪生产总量不足,恢复生猪供应的反应时间一般约为一年半以上的时间。国家长期缺乏生猪生产信息反馈的预警机制,信息反馈明显滞后,所以,生猪行情变化一般以三年左右为一个周期。 从经济学角度说,生猪价格波动,毋庸置疑地是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产生的,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抓住主要的几个方面,我们就能找到推动生猪价格波动的基本成因。以下框图显示了几个主要因素与猪价的变动关系,同时也显现出生猪价格变动的循环过程: 生猪的生物学特性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在自发调节的市场秩序下,当价格信号传递给养殖者时,生猪必须要经过一定周期才能生产出来。价格信号的滞后性导致大多数的非理性散养户产生对猪价乐观的预期,开始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而当母猪及育肥猪存栏量超过正常供给水平时,就引起生猪价格大幅下跌,使养殖户的预期利润不但无法实现,还有可能陷入亏损,严重挫伤其养殖的积极性,甚至退出。 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波动直接影响生猪波动的周期和波幅,是预测生猪生产和价格变动的主要指标。 在目前技术水平下,从二元母猪补栏算起,一般经过配种、妊娠到仔猪育肥出栏大约需要13个月时间。一般来说,生产波动首先是由能繁母猪的波动开始。当猪肉价格达到高峰时,生产者首先调整能繁母猪头数,然后逐步使产量调整到与需求适应的位置。历史上,生猪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会促进下一年能繁母猪增加0.47个百分点。反过来,能繁母猪每增加1个百分点,都将促进下一年生猪生产增加0.59个百分点。 饲料成本也是直接影响因素之一。生猪生产中,饲料费用要占生猪生产总成本的70%以上,饲料配方中玉米通常要占50-60%、豆粕要占到20-30%。所以当饲料主要原料如:玉米、豆粕价格大幅波动时,势必影响到生猪生产成本,最终影响到生猪价格。饲料成本变化传导到生猪价格需要一个过程,一般生猪价格波动先于玉米波动一年。反过来,生猪价格上升,会拉动饲料需求的增加,即玉米、豆粕的需求增加、价格上升;玉米价格的上升又对生猪价格的上升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但也有例外,如:1994-1995年和2003-2004年的两次波动,是由于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同时受到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出现同步增减的现象。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
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