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认为,互联网有些基本的价值观和传统商业不一样。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鸿祎:第一,用户至上。传统企业强调“客户(顾客)是上帝”,这是一种二维经济关系,即商家只为付费的人提供服务。在互联网经济中,凡是用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人,就是“上帝”。因此,互联网经济崇尚的信条是“用户是上帝”。在互联网上,很多东西不仅不要钱,还会把质量做得特别好,甚至倒贴钱欢迎人们去用。
第二,体验为王。没有互联网时,商家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的——通俗地讲,就是“买的没有卖的精”。有了互联网之后,游戏规则变了。消费者鼠标一点就可以比价、在网上讨论,变得越来越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因此,在互联网思维里,产品的用户体验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过去,厂商把产品销售给顾客,拿到了钱,就希望用户最好不要再找自己;在这个用户体验的时代,厂商将产品递送到用户手里后,体验之旅才刚刚开始。如果你的产品在体验方面做得好,用户每天使用时都能感知你的存在,就会主动帮你宣传、推荐产品,形成口碑营销和粉丝文化,也就意味着你的产品每天都在产生价值。
第三,免费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总结起来无非三种——电子商务、广告和增值服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必须拥有巨大的、免费的用户群。唯有如此,百分之几的付费率才能产生足够的收入和利润。因此,互联网经济强调的,不是如何获取收入,而是如何获取用户——这正是传统厂商容易误读互联网的地方。很多传统厂商一进入互联网就想着怎么赚钱,简单地认为只要使用互联网的技术,有了互联网作为分销、推广平台,成功就会水到渠成,这样的认识一定会导致失败。
第四,颠覆式创新。在互联网上,颠覆式创新越来越多地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创新用户体验,一种是颠覆商业模式。后者就是把原来很贵的东西的成本降得特别低,甚至把原来收费的东西变成免费。当年我们开始做免费杀毒的时候,传统的杀毒厂商不理解——怎么能免费干下去呢?直到今天,360都在通过浏览器、导航、手机助手、360搜索等这些互联网入口平台级产品,与合作伙伴分享流量,实现收入和共赢。以颠覆式创新重塑产业和行业,正是互联网思维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冲击。
互联网的游戏规则是创造用户价值
问:现在一讲互联网就是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移动终端,这让很多企业陷入误区,好像花钱用上互联网的东西,就变成互联网企业了。对此,你怎么看?
周鸿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众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也随之涌现,但对于企业管理来说,这些新东西都是战术层面的。传统企业要想转型、拥抱互联网,关键要了解互联网与传统商业不同的一些基本价值观。比如一个传统连锁企业向网络电商平台转型,那么它曾经拥有的门店、渠道优势,可能一夜之间就成为转型的包袱。如何解决变化带来的矛盾,化解来自企业内部的
阻力,能否平安度过转型的阵痛期,都决定着传统企业转向互联网的成败。
问:你认为,简单地把互联网看成分销、推广平台,都不是对互联网的真正理解。那么要如何理解互联网呢?
周鸿祎: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决定了要想获得商业利益,先要考虑如何建立和创造用户价值。在传统行业里,由于市场和地域广大,信息不对称,可以通过各种营销方式来获得客户。真正能够在互联网上发展的企业,只有想办法给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甚至是免费的服务,才能把很多人变成用户基础——有了强大的用户基础后,才可能去构建商业模式。所以,当你决定进入互联网时,不要想着一上来就赚钱,或者把传统生意简单照搬到互联网上,或者把互联网看成分销、推广平台,这都不是对互联网真正的理解。
最后胜出的决定性要素是用户体验
问:你认为,当所有的同行都在给用户创造价值时,最后决定胜负的是用户体验。为什么这样说?从“客户”到“用户”,一字之差,意义有何不同?
周鸿祎:“客户”是购买你东西的人,以前你把东西推销出去,让客户购买就达到目的了;现在则不同,用户是使用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人,但他们未必向你付费。你把东西卖出去或者送出去,用户才刚刚开始跟你打交道,可见用户体验很重要。
在所有的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你会发现最后胜出的决定性要素其实是用户体验。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想到的东西,对手也能想到,但对手往往容易忽略小的体验。所以,从小的体验出发去颠覆对手不是不可能。比如,有些电子产品递交到你手里时,就已经温馨地充好电,直接开机就可以使用;有的家电送到你家里,还要你自己找电池装进去,这样就会让人感到焦躁;还有的厂商会把电池一起给你送到,只要装上即可方便使用……这些东西重要吗?对厂商来说可能都不重要,但是从用户的角度讲这很重要。所以,体验经济很可能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 《光明日报》,张蕾)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