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014年6月,有幸陪同黄铁鹰老师一起对褚时健先生进行了几天访谈。住在哀牢山这片神奇的大山中的几天里,通过对褚老,农户,同行,田间地头跟不同人物的交谈和观察,再结合各自的经验与思考,获得了从感性和事实的表象到褚老成功背后的逻辑的感悟。我的这些感悟零零碎碎,但深感其份量重大,不敢轻易开写,总觉得如果写得太随意就没有对褚老的成功与自己的思考给予足够的尊重,并因此而婉拒了黄铁鹰老师出书前的写作邀请。我会抽空零零星星写一点和褚橙有关(抑或无关)的文字,并以《褚橙你也学不会》读后感的方式和大家分享。
本来还是按照自己的性子把缺少优质农产品的原因1,2,3,4……罗列分析,周末再想了一下,如果还是这样写,不就等于没有学到褚老的“抓关键问题”的精髓了吗?所以,现在修改,只写1~2个关键问题,其它非关键问题一带而过。
刘舜才
一说起中国的优质农产品,很多人就会念各地的名特优,可时至今日,大多数的名特优都消失了,照理说好东西应该是符合市场需求的——自然会得到发扬光大,可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很多“好东西”被劣质和有毒食品给灭了!!
在这个有毒食品泛滥的年代,褚时健老先生能够用10多年时间在一片大山上种出令人称奇的褚橙,虽说目前年产量只有不到一万吨的褚橙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犹如沧海一粟,真的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我们真正需要深深思考的是,褚橙能够给我们做农业的带来什么启示?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可以让中国生产出千千万万的褚橙这样的优质农产品。
今天上午在微信和QQ群请大家提问题:
我原来想罗列林林总总的原因,后来一想,上一篇才写了褚老的成功DNA是抓关键问题,那我也就想现学现用,找几个关键问题聊一聊。大家认为我们缺少优质农产品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期待您的参与。谢谢!
部分朋友的回复摘要:
孟凡杰:1、信任问题;2、成本问题。
何从志:1、质量把控;2、宣传力度。
杨勇:质量体系、消费者教育、交易平台、物流保障(最后一公里)。
刘文娟:急功近利,没有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打算,就算打着绿色,无公害的名头,也会为了眼前利益先“活”下去而降低标准。
蒙平凡:1、专注——日本的匠人文化值得学习;2、组织——台湾农会在稳定市场维持市场秩序方面很管用,可惜政府不放手让我们的行业协会发挥作用。
谢启宇:1、从大环境来说,还缺少优质农产品发展的土壤,一个人或一个公司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资金,好不容易搞出了一个优质产品,有一定知名度时,假冒产品就会大量出来,这样消费者很受伤,对所谓优质农产品就会不信任,阻碍了优质农产品的发展。2、从我国百姓的生活水平来看,大部分还消费不起优质高价的农产品,只有少部分权贵富裕阶层有能力消费,礼品市场有能力消费。
胡文辉:种得出来;到得了消费者手中;到消费者手中还保持优质。
大家看到了吧,什么是关键问题?虽然大家都是在农业里的大咖,大家说的也都很有道理,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大相径庭。所以,真正解决问题并没有我们想象的简单!
我自己来自偏远农村,直到现在回老家的时候还有机会吃到从前的那些个很丑但味道很好的老品种蔬菜,也还有农民自己养到200kg才杀的大猪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优质产品,可为他们什么没有做大做强呢?
我也学习了大家的思路,自己也曾经提出不少问题,但最后还是得归结到某个解决起来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作为关键问题,思来想去,我觉得生产者没有打通和消费者之间的通道是优质农产品缺乏的关键所在。因为没有让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联通,你的产品质量好坏只有看消费者自己去品尝后才知道,生产者也不知道谁在吃你的产品,更不知道消费者的口味与需求,这样的结果一是农民不要对产品的质量负责任(也负不了在责任),二是产品质量的好坏只由来田间收购的菜贩子说了算,而菜贩子做的也是短期生意,决定价格的是供求而非质量,第三,在目前这种菜农-菜贩子-批发商-零售的模式下,每一个参与者都在“做生意”而不是“干事业”,都只管眼前这一单有没有赚而不会考虑今后怎么做,农民关心的是产量而不是质量,这也导致很多名优产品消失。
为什么这样说呢?
你说是生产问题吗?我们的很多名特优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虽说离大规模生产可能还有一定距离,但只要有利可图,咱中国人做量的没问题的;另外,就是照搬国外技术,在土壤气候合适的情况下几年时间也基本上没问题。
你说信任问题吗?在目前的产业结构下,我买回来的东西每次质量都不一样,我也不知道是谁在哪里生产出来的,你要我怎样信任你?
……
农业生产者联通消费者的关键点:
①公司化运作:
只有在公司化运作的前提下,才易于做成规模,控制品质,光大品牌,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与信任,改变目前的种植业(养殖业也一样)只管种(养)一个环节,并且沦为产业链底层的局面。一种途径是大公司直接投资来做,如恒大目前在探讨的;另外一种是像温氏那样的“公司+农户”来达成。
②从生产计划、技术到营销一条龙,直达消费者:
如果只做生产,就会和市场与消费者脱节,生产者在种什么,什么时间种等问题的决策上犹如盲人摸象,所做的决策无异于赌博。我们的种植业总是面临今年辣椒(西红柿、香蕉、西瓜等亦然)烂在地里没人要,明年则高价买辣椒的境地。农民赚一年亏一年,最后啥也没有赚到,最终消费者却要承受高物价。生产者和消费者联通之后一是可以创立品牌和品种口碑,让优质的产品那个直达消费者手中,彰显优质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和销售,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虽然读褚橙的时候更多是感觉褚老重视品质管理,但从褚老谈论倒橙子时的心疼我们明显感觉到他切身体会到市场与营销的重要性,并坚持让下游有足够利润去持续经营。我们不但要像褚老那样做产品,还需要像他一样懂得经营与市场,懂得消费者,要不然产品再好也是不会长久的。
以上这两个要点,对于大多数想要干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要想解决他们应该没有很大的问题。我们处在一个人民需要优质、安全与健康的食品的时代,也正迎来政府重视食品安全与健康这的契机,我相信未来会有很多规模化、有品牌、能够获得消费者信任和喜欢的优质农产品涌现。
如果传媒和公众账号需要本文,请和作者联系。未经作者同意严禁转载。
刘舜才-微信号28063820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