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思想如何不同,观点如何交锋,有些东西却是应当形成基本共识的,这是我们讨论企业文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有哪些基本共识呢?这里权且列出五个前提性的内容:
第一,企业文化是一项深浅自悟的内容。文化有如读书,深者读之愈觉其深,浅者读之愈觉其浅。现实中大家对于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内涵、意义、方法、路径等的认识五花八门,不一而足,理论界如此,咨询界如此,企业界亦如此,这本身是一种正常现象。对于咨询机构而言,如果客户属于“深者”,咨询往往难以提供相应的价值服务;如果客户属于“浅者”,咨询又往往难以得到客户的认同和认可。
第二,不求基业长青,勿谈企业文化。这种说法可能有些极端,核心目的在于阐明企业文化与基业长青的内在逻辑关联,当然这里的“基业长青”是指理念信仰和价值诉求层面。如果一间企业、如果一间企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不是为了致力建立一家长久的、伟大的组织,而仅仅是为了赚一把钱的话,谈文化有何意义呢?这个时候所谓的“文化”不过成了一种装点门面的幌子和统驭员工的工具,而客观上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企业领导人比比皆是,借“文化”之名行“投机”之实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是我们的现实,也是我们的悲哀。
第三,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假设和选择。假设什么,就会 选择什么。如果你假设物质力量大于精神力量,现实利益大于理想追求,你就不会相信什么基业长青之类的说法;如果你假设这个世界需要的是投机取巧而不是规范和理性,你就不会选择万科那样的道路;如果你假设人性恶而不是人性善,你讲在口上挂上墙上的以人为本等等就不过是一种幌子和工具;等等。常常有人喜欢对企业文化进行正误判断或优劣区分,在我看来文化本身没有正误之分,没有优劣之别,本质上反映的不过是不同企业的情景假设和价值选择而已。
第四,文化确立一定是一个强势过程。价值观的确立是何其之难,不经过心灵的艰难砺炼,不经过非常的甚至是生死危机面前的痛苦选择,就像现在许多企业那样整出一套花里胡哨的东西摆给人看讲给人听自欺欺人,这样的文化有何生命力?记得以前在一篇博客中谈到过阿里的例子,更为知名是GE的做法,价值观与业绩作为评价GE上至CEO下至普通员工的两个核心维度,而价值观在其中又扮演着决定员工生杀大权的唯一角色。任何一家企业的文化一定有人认同有人不认同,有人适应有人不适应,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很大意义上就是通过强势的选择和淘汰机制将合适的人留下来,将不合适的人剔除出去。
第五,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家文化。这一点无需更多谈论,随着企业家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和群体越来越被整个社会所认同和接纳,随着企业家才能作为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的一大核心要素的基本观点越来越被整个社会所认可和接受,企业家文化对于企业文化形成与实施的本源性作用与影响也越来越得到更多的认同。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家文化,这同样应当是讨论企业文化问题的一个前提性、基础性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