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政策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其目标主要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人民银行认真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取得了新的成效。近日,央行再次重申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过快增长,抑制依然旺盛的信贷需求,防止投资反弹。鉴于一季度CPI上涨达到8%,通货膨胀压力不减,国务院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强调国内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价格总水平仍处于高位。因此,人们对货币政策有诸多猜测,似乎物价水平的高低成了货币政策的风向标,对此,笔者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即,目前的货币政策不能简单仅看物价眼色行事,而应全方位考虑,不能让货币政策包打天下。
之所以这样说,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紧缩货币政策对抑制目前的通胀作用可能并不是特别大
从通货膨胀的类型看,无非是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以及二者均有这么几种。如果是需求拉动型的,那么着眼于需求管理的货币政策,就应该产生相应的效果。但2007年以来尽管频繁使用需求管理的手段来调控经济(12次准备金,7次加息,数千亿的定向票据),2008年仍然使用紧缩手段,可是通胀的预期却越来越高。原因在于此轮中国的通胀,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中国1987—1988年和1993—1994年的高通胀时期,尽管货币增速同样处于高位。当下的中国已经高度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中,中国每年要消耗全球53%的铁矿石,全球每年新增原油需求的60%以上来自中国,中国现在的原油自给率不到50%,一半以上依靠进口。美元长期疲软,加之次贷危机将全球的资金都赶进了商品市场中寻求避险,导致原油、农产品价格暴涨,成为当前中国成本上升的主要推手,再加上人口红利的消退以及《劳动法》推出,都使得人工成本显著上升。因此,某种程度上讲,成本推动成为了此轮通胀的主因。可显然,这些因素并非完全取决于中国,如果美国不能担负起全球经济调整的责任,延续垃圾美元政策以转移次贷危机的风险。单凭中国的一己之力,想要把通胀压下来,难度太大。
二、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加大,货币政策的变化对投资信心、市场涨跌乃至通过资本市场进而影响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实施时就不能不顾及到这一点
在股市暴涨时,在财富效应的诱惑下,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闲置资金都会流入股市,而忽略实体经济本身的发展,另外还有一些银行、保险、信托的资金大量流入股市,从而变相压缩了提供给实体经济中的资金额度,造成需要资金的企业拿不到钱,而不需要钱的上市公司可以源源不断地圈钱,逐渐导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严重不匹配,当上市公司以股市投资追求高额利润--用高额投资收益再回报投资者--投资者再购买价格更高的股票,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如此恶性循环,必然会加剧市场风险的聚集。一旦资本市场出现像目前的暴跌,这样的畸形循环不但会对市场中的职业投资者造成严重打击,也会给实体经济部门造成巨大的灾难,同时对于那些依靠资本充足率搞信用借贷的金融机构来说,灾难会更大。而在股市暴跌时,投资者对预期的下降导致消费行为收缩,内需无法有效启动,如果继续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就会更加突出。据AC尼尔森公司日前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股民的消费意愿受到了股市下跌的直接影响,75%的受访者计划减少娱乐方面的支出,68%的受访者计划减少出去就餐的次数,43%和53%的调查对象表示将要在服装和科技商品开支方面精打细算。这个拥有约1.3亿个账户的股民和无数与之相关联的产业,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产业,一旦他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平稳发展。因此,在目前中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体系不健全的情形下,如果股市波动幅度太大,必将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经济行为带来影响。
三、货币政策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
而从目前情况看,经济下滑的风险确实存在。亚洲开发银行北京代表处发布《亚洲发展展望2008》(中国部分)报告中,警示了中国经济面临的3方面下行风险,并认为如果这3方面负面影响都成为现实的话,中国2008年GDP增长将可能下滑至7%。尽管我们并不认同他们的观点与结论(即我们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保持较高增幅的概率比较大,经济增幅不会大幅下滑),但我们同样忧虑,如果政策措施不当,对预期判断出现偏差的话,很可能会加剧未来经济的波动,会形成政策初衷与效果相背的结果,这点我们不能不顾及。比如,浙江中小企业在面对升值压力和贷款难度加大的情形,企业的筹资成本及运营风险上升,浙江中小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面临生存困局。无疑,对现有的产品及市场做出充分的评价与比对,逐步收缩边际贡献率低、市场风险大的产品,将资金腾挪至那些边际贡献大、利润率高、市场风险相对较小的产品和市场上,加快产品及市场结构调整,从“制造”走向“创造”是最终出路,但这个过程必将是一个比较痛苦的阶段,而且短期剧痛将不可避免,社会冲击也比较大,对经济增长特别是就业问题的负面效应比较大。基于此,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在充分考虑物价水平的同时,就不能不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过度紧缩效应做出预案,争取做到预调控,尽量避免顺周期调节。
应该承认,当前的对冲流动性以及加强信贷调控等货币政策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不断生成和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在目前输入型、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趋大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一个显然的问题就是既然通胀短时间内下不去,就应该坦然面对,从供给上多下功夫,加强社会保障等民生建设的投入,解除制约当今中国居民消费的各种瓶颈。财税政策应在稳定物价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运用财税杠杆,大力支持粮油肉等农产品生产,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相关财政工作,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合,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这些大的宏观变量要协调一致,才能够保持经济和金融的稳定。
总的来说,治本之策还在于财政、产业、贸易政策等的协调配合,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激励效应的杠杆作用,解决供给效率、要素流动的效率问题。
货币政策不能不考虑物价水平的高低,但在目前这种背景下,也不能对货币政策在这方面寄予不切实际的希望,货币政策实施和效果评价要回归到需求管理面,要对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