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企业管理> 正文

想要改变结果,必须先改变行为

网络2017-04-25 21:09:00
【导读】  公司的生意能否成功与员工的能力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里所提到的能力是指创造成果的能力。  成果是人们行为催生的结果。因此,要想改变结果,必须先改变员工的行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在改变某种行为习惯时,根据场合不同,有...

  公司的生意能否成功与员工的能力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里所提到的能力是指创造成果的能力。

  成果是人们行为催生的结果。因此,要想改变结果,必须先改变员工的行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在改变某种行为习惯时,根据场合不同,有时需要采取截然相反的行为,例如,增加某种行为的频率,或者减少某种行为的频率。

  以前,我们往往注重片面强调结果的管理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反应型”管理法。但是,这种方法的效率极低。因为等到出结果时,行为早已结束了,再采取什么措施都没用了,就像马拉松教练必须寸步不离地守在终点一样。如果教练离开终点,跑去鼓励选手“抓紧时间,再跑一圈”的时候,选手可能会跑错路线。如果教练不熟悉流程,就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因此,领导必须切实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密切关注员工的行为,确保他们没有走弯路和歪路。

  但是,有些教练往往不熟悉情况,什么都说不准。例如,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沿途要过桥吗?呃,不过天桥,过小桥。大概能看到黄色屋檐的小屋吧?还是只能看见红色屋檐的小屋?嗯,到了最头上的十字路口后,到底该向哪边转呢?”如果真遇上这样的教练,那么选手就惨了。

  盲目裁员和雇用新员工会影响公司的稳定局面

  商业是行为的集合。如果离开了员工们的行动,那么公司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但是,有些公司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为了达到提高公司业绩的目的,盲目地裁员,频繁地进行人事调整,大量雇用新员工。有时这些方法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会起到积极作用,也可能会导致负面影响,充满了不可预见性。许多公司都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如果由不懂人类行为基本原理的管理者来插手人事管理,就会让公司蒙受巨大的损失。只要充分领会行为分析的精髓,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改变员工的行为,就完全可以依靠现有的人员结构达到改变公司面貌的效果。

  虽说改变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采用过于极端的方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在美国引起争议的“微观管理”就是极好的例子。

  所谓“微观管理”,是一种对员工行为细节进行微观管控的方法。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管理者过分关注员工的行为细节,对员工的一举一动横加干涉。推崇微观管理理念的管理者实际上陷入了一个误区。他们坚信:为了顺利展开工作,必须对员工的行为进行严密管控,必须通过严明的纪律实现管理效果。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微观管理往往难以见效。其不仅会阻碍员工发展,还会压抑员工的个性,并不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近年来,企业开始意识到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并非是改变人本身,而是改变人的行为。可以说,日本终于迎来了科学看待行为分析的契机。但是,到目前为止,国民对于行为分析的认识仍不够深刻。这是因为大家至今仍未正确把握改变行为与改变人之间的关系。

  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过去的行为方式已经落伍了。部分经营管理者已经看到了这一问题,并意识到事态紧迫,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了。但是,片面关注结果的倾向依旧明显。

  职业经理人的本职工作就是通过管理实现预期目标。因此,经营管理层将关注的焦点聚集在结果上是无可厚非的。这种方法的真正弊端在于:在取得结果前,需要交很多“学费”。并且,充满不可预见性,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特殊情况。

  例如,某经理致力于提高公司的收益。在达到最终目标前,会发生许多行为。如果不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这些行为上,就无法控制整个流程中消耗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也就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 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