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企业管理> 正文

职业经理人的财富进阶路径

网络2017-04-25 21:05:00
【导读】  2008.05.1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职业经理人财富进阶之路何在?  当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感到罪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荣。职业经理人不满足于只获得劳动力价格,并不构成对他们诚信的挑战,在人力资本已作为与货币资本同样重要...

2008.05.1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职业经理人财富进阶之路何在?

  当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感到罪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荣。职业经理人不满足于只获得劳动力价格,并不构成对他们诚信的挑战,在人力资本已作为与货币资本同样重要的要素,纳入企业价值范畴时,人力资本渴望拥有一定企业剩余价值索取权无可厚非,他们有理由渴望更多的财富。

  当年轻的中国职业经理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时,他们会自然地把眼光首先瞥向身旁的“老板”们,这些依靠资本控制着利润分配的人或组织,这些财富追逐游戏之中的最大赢家。显然,思考职业经理人的财富进阶路径,并非只是职业经理人自己的责任。这个问题的完美解答,带来的将是更多的财富,老板们的财富,社会的财富。

  过去多年中,中国企业和职业经理人已走出四条成熟的路径——MBO、进入民企、创业以及做VC。

1 MBO:亿万富翁“制造机”

  郭为由职业经理人变身神州数码大股东。

  去年8月,神州数码公告称,赛富基金等联合郭为全资拥有的境外公司KIL,分别购买联想控股和基金股东GA原来在神州数码中持有的29.60%和13.34%股份,郭为将持有神州数码共10.29%的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

  在相关部门审批非常严格的情况下,这起业内最大的管理层持股计划(MBO)格外引人注目。

  “现在MBO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资本市场人士王吉舟对《第一财经日报》如此表示,几年前暗潮涌动的MBO也已消停,不过还是有很多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进行MBO,并完成自己的财富进阶,比如水井坊、宇通客车等。

  “多数国有企业MBO恐怕是大势所趋。”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总裁姜汝祥对本报如此表示,长期来看,经营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和老总们却和资产没有关系,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如果不MBO,企业死亡的可能性更大。”可以想象,如果十年前开展MBO,会有更多企业在竞争中活下来。

  不过,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质疑,让MBO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一位行业内人士对本报表示,通常的MBO会采用这样的方式,例如给企业作价1000万,拥有200名员工,安置员工每人需要3万元,那高管只需用1000万元减去600万元,向国家支付400万元,如果存在100万元税务,就只需支付300万元。“在这一过程中,没有第三方存在。”姜汝祥对本报如此说,而且有太多机会让国有资产估值降低,造成不公平交易,这也是MBO广受指责的最大原因。

  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和国有企业活力之间作出抉择,是一件困难的事。

  “现在政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位致力于为企业高管MBO提供资金的企业老总这样对本报说,似乎是因为这种“生意”需要更加隐秘的环境,他坚持不愿公开自己的身份,但他表示:“MBO确实需要更加注意公平的问题。”

  行业人士分析,神州数码此次MBO能够获批,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赛富投资基金与郭为全资拥有的KIL公司收购联想所持股权时的价格为每股3.5港元,较神州数码8月1日停牌前收市价3.6港元只有2.78%折扣。

  与MBO停步不前相比,高管股权激励得到国家政策支持而红火异常。“相关政策出台后已经有83家上市公司进行高管激励。”荣正咨询董事长郑培敏对本报记者表示,跃跃欲试或者“箭在弦上”者更是成群结队,“上市公司对此的态度是激进的。”另一位咨询行业高层对本报如此表示。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方式可以大致分为两种,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在实践中,限制性股票可以分为两种:折扣型和业绩奖励型。”郑培敏对本报表示。

  “高管激励不应超出企业家的能力范围之外。”平安证券分析师陈镜池对本报记者表示,超出高管能力之外的激励只是“送股”;少数上市公司在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时授予价格过低,而在设定业绩“门槛”时也过低。

2 民营企业上市:富翁批量生产法

  一家公司上市,一群百万富翁员工诞生。

  这是职业经理人最渴望的财富进阶路径,唐骏是这种路径最好的代表。近日,唐骏从盛大离职,获得10亿元一次性付清的原始股份,其中包括现已经在A股上市的紫金矿业原始股份。

  当然,这种路径激动人心之处并非在于能产生唐骏等高级管理人员的10亿元财富故事,与其他路径相比,这种财富进阶路径似乎能让普通职业经理人“受惠”,因为这是唯一诞生过“百万前台”的路径。

  一位朋友至今仍为他的同事遗憾。

  两年前,她的同事曾经加入阿里,拥有不错的薪水且能获得期权,可半年之后她的同事选择了离开。今年阿里在香港上市,“他的股权保守估计也在千万元以上。”这位朋友每次谈起这件事都能发出由衷遗憾,“他现在创业了,可多少年才能赚到 1000万元啊。”据公开资料,按平均持股计以及13.5港元的发行价计算,阿里有4900人人均身家超过100万港元,按绝对值计实际拥有超过 100万港元身家的员工将超过1000人。

  此前的百度上市也创造了李彦宏、刘建国、徐勇、梁冬等8位亿万富翁,至少有300名员工将成为拥有595万元人民币的百万富翁。

  看上去,这是一个高科技公司经常选择的路径,而现在这种路径正在蔓延,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用期权增加自己的号召力,当然也全部集中在民营企业。“这种方式只在中国多见。”荣正咨询董事长郑培敏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在国外,创业和高管股权激励比较常见,这种参与公司发展,获得老板部分存量期权或股权,并在企业上市后实现巨大财富进阶的路径很少。

  “职业经理人薪酬提升最好的方式就是爬等级。”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总裁姜汝祥对本报记者说,而中国企业并不能给经理人的升迁或者薪酬提升一个明确的预期,在没有直接线性渠道的情况下,员工就会渴望暴富,向往一下子拿到很多,就如同中大奖。

  当然,这也就成为吸引他们最好的方式。

  企业给创业元老一定股份或报酬很正常,但如何激励后来员工呢?

  联想的做法值得借鉴。1999年,联想在集团内部推行员工持股计划。这个员工持股计划是进一步明确员工持股会所持35%股份的分配,这35%中的45%是对联想未来的留成,这可以看成是联想的“未来激励”。

  企业上市或者成功后,对创业者的处理也将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当企业面临新的发展阶段,元老们需要退位时。郑培敏认为抓住时机“杯酒释兵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显然,企业给予创业元老的股份或者其他奖励就是“酒”。

3 创业: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宿命?

  前几天,一位长期在外企高层工作的朋友放弃优厚职位辞职回家。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有很多,可都不让人满意,“没想过创业?”有人问他。“没有,我觉得做一个职业经理人很快乐。”他说。

  显然,这是中国职业经理人中的一个“稀有动物”。“中国企业往往是一个大老板带领一群小老板,每个人都怀揣创业的梦想。”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总裁姜汝祥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寄希望于创业而完成财富进阶的职业经理人比比皆是。

  甄荣辉,贝恩管理顾问公司前中国总裁,2000年4月放弃每年千万元的收入创办无忧工作网;许志平,家用电脑、联想1+1品牌的拓荒者,1998年创办世纪星空管理咨询公司;刘持金,诺基亚中国负责人,辞职后成立一家咨询公司。

  从事咨询行业的姜汝祥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不少客户中的职业经理人,做几年就出去开个小公司或者小加工厂,死掉之后再打工,然后是再创业,“我公司的员工也有很多人出去创业。”

  职业经理人的创业显然并非只是想获取更多的财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也很重要。打工只是成就别人,创业才完全属于自己,这种理念在职业经理人颇受推崇。

  “中国职业经理人群体没有建立经理人文化,屁股坐在职业经理人位子上,而脑袋仍是企业家的。”姜汝祥对本报记者说,他们喜欢暴富和奇迹。同时,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没有建立严密的“官僚”体系,其管理体制多为“诸侯”体制,这种体制适合市场拼杀,也很容易造成员工“哗变”创业。

  “正常情况下,一个组织中有80%的人倾向于安定,而20%不安分的喜欢创业,可我们的文化是把80%人都逼到创业路上去。”姜汝祥对本报记者说。当然,中国职业经理人喜欢创业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市场的机会实在太多了。

  在创业之路上,国企、民企和外企职业经理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印记。

  不过整体而言,与普通人创业不同,职业经理人创业更容易获得“第一桶金”。因为在创业前,职业经理人就已掌握很多成功要素,比如冒险、对机会的追求与敏锐、“狐狸型”用人策略以及一定的客户资源。因此“很少有出去创业赚不到钱的”,姜汝祥对本报记者说。

  尽管经理人创业很容易获得“第一桶金”,可长期生存并不容易。

  有调查显示,80%的经理人创业一段时期后走向步履维艰。奇虎董事长周鸿祎这样认为:“很多从大公司出来的人创业不成功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都是用大公司的一套,因为大公司有很多的资源,做事情都是假定环境很平顺。很多小公司,恰恰是又没有钱,又没有流量和人气,就逼得想出各种歪招、怪招,找出一条路。”

  4 风险投资人让别人赚钱最赚钱

  VC的投资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可奇虎董事长周鸿祎总觉得,别人轻松获得风投往往是编出来的故事。“当年我也很自卑,别人怎么运气那么好?”“我出去融资,总是融不到钱。”在一次对话中周鸿祎公开这样说,他后来发现那种别人抢着往兜里送钱的融资故事,很可能是假话。

  曾经四处游说渴望风投的周鸿祎现在自己成为天使投资人、用自有资金投资初创公司的富裕的个人投资者。

  和周鸿祎一样,离开亚信CEO职位后原本希望休息半年的张醒生,只休息2个半月后也成为天使投资人。

  和他们路径相似的,从职业经理人到投资人的,还有林欣禾、吴鹰、沈南鹏等。

  周鸿祎投入资金并不多,在几十万到一百万美元之间,一年最多投资3~5个项目。这与VC相比,有些“小巫见大巫”。

  “能让别人成功的人最成功,能让别人赚钱的人最赚钱。”这是周鸿祎的名言。成为天使投资人的前职业经理人们,生活在变得更加闲适,但财富的积累却没有停步。天使投资人并不是期望通过投资广行善事,风险投资最重要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周鸿祎认为是企业跟风险投资的一个契约,这个契约就是利益分配机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在慢慢铺就天使投资人个人的财富进阶之路。目前,周鸿祎投资的几家企业都发展得不错。

  同时,周鸿祎坚持所投资项目所占股份不会超过5%。作为天使投资人,即使付出再少的钱,占到绝对控股的地位也不是一件划算的事,这等于将自己放在危险的位置。以为注入资本就能让企业成功是愚蠢的,企业成功是要靠钱,但最重要的是团队创业的精神。

  怎样的企业才能让风投们更容易动心呢?

  “首先这个市场足够大,”一位风投基金投资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说,“职业经理人足够匹配这件事”,创业团队不能有明显短板,且要有充分的创业经验,但这也会有例外,一个是创业者可能没有经验,但有特殊的背景也可以接受,或者有“超级人物”对其进行“背书”。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 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