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企业管理> 正文

非中国式管理之三:员工的角色

网络2017-04-25 21:02:00
【导读】  2009.02.18 来源:全球品牌网文:贺一涛  我们在前面讲过,重新认识员工是重构企业与员工间关系的基础,那么自然涉及到要从本质去认识员工。如何认识到员工的本质呢?应该分别从两个方面来讲:员工的角色、中国员工的特点。  ...

2009.02.18 来源:全球品牌网文:贺一涛

  我们在前面讲过,重新认识员工是重构企业与员工间关系的基础,那么自然涉及到要从本质去认识员工。如何认识到员工的本质呢?应该分别从两个方面来讲:员工的角色、中国员工的特点。

员工的角色

  有两种角色是大家都已经很熟悉的了,企业人角色、社会人角色,甚至可以分的更细,这些已知并不是本文阐述的对象。我们要针对的角色是需要和大家共同探讨的。

1、员工是专家吗?

  如果是技术部门或者销售部门,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他们是专家,也需要成为出色的专家。但如果是个门卫呢?

  两个月前,我去拜访一位客户时早到了15分钟。由于我是由别处赶往客户所在地,所以必须坐在一楼前厅里等我的设计师到来。当时站在前台里的两个门卫小伙子引起了我的兴趣。他们穿着常见的门卫制服,那衣服是很干净的,但人却冷冰冰的。见到有陌生人来访程序性的说:您好,找哪个部门,找谁啊……那签个字吧。”不过有例外,那就是我发现当穿着时髦的漂亮姑娘走进来时,两个小伙子不仅堆满笑容,语气也变得柔合了许多:“您找XXX啊,请签个字吧,他在四楼,从这边上电梯……”。姑娘办完手续,转身走向电梯的时候,两个小伙子不约而同的凝视着她的背影……过了大约两分钟,其中一位对另一位指了指门外说:“你要不要?” 说完自己就跑出去了,回来的时候手里举着已经被吃掉两颗的糖葫芦。

  我在那里坐了不到15分钟,仅仅15分钟,实在不知道这两位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门卫这工作说简单就简单,因为可做的事情并不多;说难也很难,微笑、礼貌、站姿、语调、语态都能坚持做到良好可不容易啊!如果有做管理的朋友看到这里就想起 “员工素质”的问题,我劝您打住,因为这又回到那个古老的矛盾上去了,于事无补。我们这里应该讨论的是,一个门卫,为什么能把那些简单的事情都坚持下来,做到优秀,做到专业。

  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先把书本上那些人性化管理的大道理全部扔掉,而后回到现实中,深刻回忆,唤醒自己内心的那句话,是“不就是个门卫嘛!”还是“他是我们的一员”。

  卡内基的教育中有一项“每个人都很重要”,其中列举了罗斯福总统散步至花园时会跟花匠亲切的打招呼,这让花匠很是受宠若惊。因为花匠在想“我不就是个花匠嘛,可是总统居然这样对我……”你认为罗斯福的花园里会出现难看的杂草吗?事实上,大多数曾经“重要”的人不是因为问题,就是危机的衬托,否则就显示不出来他的重要性了。难道要等到客户投诉,或者小偷堂而皇之的进了公司才想起门卫的重要性吗?至那时,已晚矣!

  对企业来说,无论哪个岗位的哪个员工,都是重要的。因为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职责,而这个职责正是企业经营所需要的一部分,门卫、清洁工、文员、销售员、部门经理、副总经理……全都一样,所以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岗位上的专家,这样企业才能获得充分的资源效率,否则,资源就没有被充分使用,就处于浪费状态。

  而想让每一个员工成为专家,做为领导者、管理者,必须告诉每一个员工,你的岗位对企业很重要,而我相信因为你的到来,这个岗位将更出色。只有怀着这种态度,员工才能认可企业,才能为之感动,进而才会调动起周身能量投入到工作中。事实上,这并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是理念、文化和机制。但我依然使用了这个词,因为根源还是在于领导者对待员工的态度。

  有些领导者累的可怜、蠢的可怕!明明是他亲手创立的企业,明明都是他批准加入的员工,他却要扮演起双重角色:亲娘、后妈。对某些技术或者销售的精英们,他就是亲娘;而对于其他部门,或者后进们,他就是后妈。要知道,精英们不会看到这种态度就感恩戴德,他们只会更加担心,更加隐藏自己——他们很清楚,迟早有人会超越他们,而那时今天的亲娘也就变成后妈了。

  门卫成为专业的门卫并不难,难的是领导者如何清晰这种专业价值,以及如何建设专业价值。

2、员工是决策者吗?

  其实今天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决策不是领导者、管理者的专利,员工同样拥有决

  策权。例如罗斯福的花匠,他不能决定任何一件国家大事,但他可以决定让总统带着什么样的心情离开花园。

  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工作,所以他们可以决策是否偷懒,是否应付差事,或者出色完成;他们更加可以决策自己是否继续在这个企业工作下去。

  现在有个流行的词似乎是针对员工决策问题的,就是授权。不过我认为首先这个词谈的太滥,所以我不想谈;其次授权只是“术”,不是“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能解决了,怎么还会有争议呢?最后,这里还有一个很难讲的问题,适度授权是否只是一种理想化的东西?权力需要授吗?

  有个企业里面的财务,挪用几百万公款去买彩票。这个命够背的,一次都没中上。结果因涉嫌贪污被抓了。那么我想请问:他有拿着几百万公款买彩票的权力吗?肯定没有,连一毛钱的权力都没有,可他不就这么做了吗?

  授权、分权是从逻辑层面看到的解决办法,可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逻辑本身就是有盲区的。比如律师这个职业的本意是维护法律赋予每个人的权益,包括原告、被告。律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这些不够懂法的人维护自己的权益。这说的通吧;律师也是人,也globrand.com要吃饭啊,所以委托人(原告或者被告)就应该给律师付费,而律师也有权在没有收到费用的情况下停止服务。这也说的通吧;成功案例多、知名度高的律师收费就高些,反之亦然。这还说的通吧;于是有钱就能请到大律师,没钱就请不到,而大律师打官司的经验、方法比小律师丰富的多……再接着往下,我就不用讲了,大家会发现,怎么会是这样呢?事实如此嘛!我们今天所说的逻辑本身有盲区,盲区还不小呢。

  如何修补这些盲区呢?让我们用一个儿时都曾有过的经历试试吧——关闭大脑,用心思考。看过下面的每个问题后,把眼睛闭上,用你内心深处的存在和自己对话。

  (1)我希望成为员工的领导,或者还是朋友、老师、教练?

  (2)我爱我的员工,并且衷心希望他们成功吗?

  (3)我设想过员工因为在这里工作,而获得家人、朋友赞许的场景吗?

  (4)当发现某个员工退步的时候,我的第一想法是什么?

  (5)当派给某个员工任务的时候,关于任务完成,我的第一假设是什么?

  (6)每个月,我有多少次与员工的单独谈话,都谈了什么?

  (7)我的员工爱他们的薪水是否胜过了爱他们的岗位及我?

  当这些问题都有了清晰的答案以后,我保证,你会豁然开朗。而在这之后,就应当讲

  适度授权是一种有效的机制保障了。但为什么一开始我不这样讲呢,因为这些问题没想明白的时候,授权不可能适度,也不可能有效,因为你的决策将是纯逻辑的,你的假设里员工不是人,而是某种机器。但现在就不同了,逻辑的盲区被修补了,员工一个个都成了活生生的人,你也明确了,应该如何适度。只是有一点要强调:关闭大脑,用心思考。

3、员工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如果照顾好我们的员工,员工就会照顾好我们的客户,客户就会照顾好我们的生意。”

  这是宝洁一位高管的经验之谈。但也有人不这样认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一位做汽车4S店的老板。她大力向我“推销”她的管理理念,并且举出实例证明:

  “我有位朋友很能干,社会关系也很多。他公司几十号员工拼死拼活干三月也给他挣不了多少,人家自己出去跑关系,不到三个月搞回一个多亿……”

  我当时就问她:“那么他公司里的员工都很帅、很漂亮喽!”

  她说:“你这么说什么意思?”

  我说:“因为他的员工也就是拿来充充门面罢了,所以应该好看点,这才是资源的合理利用。”

  ……

  也有客户对我这样抱怨过:公司里整个业务部一年的工作,还不及我自己一个月干的

  多。这些老板真是人杰了,我看把那些拿钱又干不了事情的主全辞掉算了,你一个人干的挺好啊,要他们白吃饭不干活啊?

  今天企业界的项羽太多了。谁是项羽?就是那个盖世英雄啊!啥是盖世英雄?这得分两种了。一种是大家公认的,比任何人都强的;另一种是自以为是,又逼着别人认同的。不管哪一种,他都不应该当老板。因为这种人当了老板,企业不可能变大,只会越来越小;更要命的是,这种老板一般都类如项羽——只知道下一场仗怎么能打赢,却不知道怎么才能当皇帝,才能坐稳江山。

  还是那个老道理,只有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才能使用得当;使用得当,才能效率增加;每个个体的效率增加,才能整体成长——组织的成长。

4、员工是人吗?

  这话很不好听,可我还是要这么说。

  有这么家公司,领导非常喜欢开会,有时从下午四点能开到晚上十点。大家伙饭都没吃哪!嘿嘿,在这家公司里不吃饭开会、不吃饭搞活动(例如节日的文艺表演)是常事啊。搞得员工是怨声载道。不用问,你已经知道了,他们那里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一分钱都没有。

  这不,经济危机来了,领导们就赶紧抓住了“危机教育”的机会。在一次全公司会议上,领导暗示员工,2009年就业形式会更差,如果你们想保住饭碗就努力干!我晕死去算了,还要咋努力,在岗位上吐血而亡吗?

  不过说句真话,他们的员工确实不怎么努力,90%以上的人把工作当应付差事。话又说回来,无论你现在是什么身份、什么级别,让你到这家公司里工作,你会怎么做呢?不要讲什么人生目标、个人成就的大空话。眼前看到的都没什么保障,公司又怎么让你相信将来会有张甜饼吃?更何况,这家公司在他的行业里已经做到西北第一了。

  中国市场环境与国外不同(可参见《中国市场的根本特征》),国外是市场已经告诉企业经营管理的规则、标准了,中国没有这个。但企业管理同样依附于市场经营存在,管理必须适切于市场环境。所以今天管理好的公司,都是善于借力市场资源整合内部资源的公司。可是有些企业并不借力,市场经营面做好了,就停留在经营面,管理层面一塌糊涂。这就是所谓经营好的公司赚钱,管理好的公司健康,文化好的公司快乐的区别。

  而在这种公司里,领导者、管理者们都带着一幅有色眼镜,在这幅眼镜里,公司是一部赚钱机器,员工是上面的零件——即使最基层的管理者也会欣喜于自己是个大点的零件。我知道,市场发展到任何时候都会有这种赚钱的公司存在,因为市场同样需要他们。可是如果你真的想让自己的企业基业长青,而不是某一天终于重重的摔了下来,那么请记住:

  员工是真真实实的人。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 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