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1月01日 来源:中国企业家
60后CEO是该干嘛干嘛,80后CEO是想干嘛干嘛。很多人相信,80、90后里将出现那种“有大理想的人物,包括政治家和对大变革的推进者”
巧合还是恶作剧?12月7日这天,俞敏洪老师应该颇有被捉弄的感觉。
上午,他冒着严寒来到中国大饭店,参加“男人四十”——新领军者的超越与颠覆论坛。这时候,他是充满危机感和不安全感的中年男人。他身边坐的都是些60后的行业领军者,正襟危坐,表情凝重——蒋锡培(博客)、陈志列、吴长江、冯东明、汪潮涌等。不见得每个人都能从这场金融风暴里挺过去,不过,他们都知道,男人四十,这可是个值得玩味的年纪。他们的背后,则是中国企业界逐渐进入由40岁左右的人当家的“四十世代”。俞老师趁机倒了倒中年企业家的苦水,他说:“我们需要保护!保护民营企业家是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连俞老师都这么说了,大家心有戚戚焉,觉得,要活得好可真不容易。
“四十世代”的企业家应有什么样的超越与颠覆?俞敏洪说,自己的最大突破是“摆脱了现在其他培训机构没有摆脱的夫妻店的模式”。而蒋锡培则认为,“要成为领军者确实需要赶超,如果一旦成为了领军者也有被颠覆的可能,要不断的超越和不断的颠覆,才能保持领军者的地位。”陈志列则希望把自己的野心扩展到全球,“当了七八年中国老大了,说当当世界老大吧,目标2015年希望做全球的老大。”
吴长江则把自己的“雷士速度”总结为:“很多人问我有什么创新,有什么颠覆性的动作,我说也没有。我们做的所谓创新,就是恰到好处,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发展进行相应调整。”冯东明的美克美家曾被评为十大创新模式之一,他的秘诀是:“我们关键的是把世界的水平平移,家具的零售模式平移,家具连锁店的模式平移,这个平移之间的跌差就是我们的利润。”
下午,俞老师走进楼下的另外一个房间,参加一场名为“80、90后的管理挑战”的论坛。这时候,他被一群“长得像60后的80后”簇拥着,恢复了大家熟悉的导师状,以商界老鸟之姿指点江山,教导大家如何管理手下的毛头小子。他说:“我天天跟80、90后打交道,我就是中国的孩子王。他们是迷茫的一代,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在金钱和荣誉之间挣扎。我们60后有责任把他们引导出来。”
80、90后真的是“一代”吗?当大家谈起他们的时候,忘了一件事: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是奔三十的了。
60后真的是“走下坡路的男人”吗?如果说权力真是***,那么商界男人的青春一向是延长的。
这里有一面镜子。从这镜子里,60后和80、90后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仿佛近在咫尺的过去和似乎无限遥远的未来。这面镜子也并非莫须有。等到60后们退休,比他们年轻三十岁的80、90后必将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下一代中层、高层和创业领袖。中国商界终将完成自然的代际传承。
“不用等那么久。”1965年出生的俞渝说,“现在,当当网的员工平均年龄27岁,其中很多中层都已经是80后了。”
这是今年最具形式感的一场论坛。大家预备以80后的方式来讨论80后。60后的三位,俞渝、俞敏洪和姜明,80后的戴志康,四人三组各据山头,各自分组(俞敏洪与姜明一组)讨论问题:80、90后的爱与怕。
最后,当然,这些讨论并不能提供标准答案——要知道,在哈利波特褪掉额头上的那道疤痕之前,谁也不知道他的未来会怎样。不过,在公布答案之前,先告诉你两个有趣的细节:台下提笔猛做笔记的除了记者我,几乎全是60后,80、90后则全部空手。围着俞渝、俞敏洪的全是80后,围着戴志康的则全是 60后。
三组人马惟有在这一点上保持一致意见——80、90后和60后是有着天然差异的两代人,他们的成长路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没一样相同的。20年前,江南钟表匠蒋锡培破釜沉舟,借了5万块钱开始创业;20年后,游戏迷戴志康读书读腻了,拿打工赚的钱开了互联网公司。60后是该干嘛干嘛,80后是想干嘛干嘛。
戴志康举了个例子。“80、90后的思维模式和心智模式可能确实和以前的人不一样。”他说,“比如,很多公司在面试员工的时候会问:你未来十年有什么打算?有个人这么跟我说,他说想过个三五年就去自己开一公司。一般来说,这不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候选人。但我觉得,越有抱负的,说明他的内驱力非常大,依靠他的内驱力,你减少的是管理成本。如果他认为地上脏了,不用你催,他自己就会出去买一把笤帚把地扫干净。”
年轻人的优点和缺点一样明显,一方面是自私、短视、没有忠诚度、没有耐心,另一方面是学习能力强、真实、坦率、知识面广。有位听众是一家汽车配件企业的老板,最近,他任命一位80后担任驻京办事处主任。一开始,他也战战兢兢,觉得对方“太率性,感觉不是太负责任”,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跟客户一聊,发现效果不错,“他没有框架,非常敢想敢做”。不过同时,他又有了新的担心——“我担心他的忠诚度,因为他会把个人价值看得比公司的职业价值更大。” 很多人都同意他的意见——80后适合做同事,不适合做下属,因为难以驾驭。
的确,做80、90后的老板会越来越难。这一点俞敏洪深有体会。“我们做过很多调研,80后心中的偶像绝对不是超女、超男、电影明星,甚至不是政治家,80后最崇拜的人就是那些有社会责任感、有个人魅力的企业家。他们对于老板的要求很高,如果他们不服你这个老板,你要领导80后就会很难。绝大多数80后对老板是看不起的。你又要有个人魅力,又要有文化,眼光还要比他们好,所以非常难当。”
这场讨论的最大收获是总结了“管理80、90后的七大招数”:1、理解和懂得,80后很容易有这样的逆反心理:你不理解,我就不当着你的面做,这是最危险的;2、陪玩,作为企业的老板和管理者,尽量在轻松的场合完成沟通,比如卡拉OK、徒步旅行;3、建立规则,80后比较自由,必须让他明了和接受企业的规则,会少惹很多的事情;4、引导,80、90后是比较迷茫的一代,引导他们走出迷茫,并且走向未来,更加健康地发展,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责任;5、环境,不仅仅是办公环境好,更多的是开放和平等的环境;6、正向沟通,要严厉批评80后他会非常难受,甚至背后做出很极端的行为;7、提供机会,有限度地让他们闯祸。
对于60后CEO来说,保持目前的商业地位绝不容易。他们乐于谈论过去的商业历程,却对于未来绝口不提。80后CEO则恰好相反——除了未来,他们还能拥有什么呢?就目前而言,80后大多在互联网这样的创业型企业中,在国家政府部门扮演角色的还很少。不过很多人相信,这一代人里将出现那种“有大理想的人物,包括政治家和对大变革的推进者。”
俞敏洪惟一的担心是——这不无道理——“对于中国社会的黑暗面,那些需要小心翼翼行走的地方,我担心这些年轻人不能适应。他们要么终生不能融入其中,要么变成混江龙式的人物,比有些60后更黑。另外,中国政界的上升历程都是以20年为阶段的——长达20年的污染,别把好好的80后熬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