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饲养管理 > 企业管理 > 正文

管理是人性与系统的艺术

     网络  2017-04-25 20:58:00
【导读】  管理是人性与系统的艺术,它兼具哲学、心理学的人文色彩,又包含组织行为学、逻辑学、战略学等理性色彩。这是管理学之下的两条主线,成功的管理理论体系,都需兼顾这两条主线,而其中的大成者,需要看此两主线的融合程度,有所偏废...

  管理是人性与系统的艺术,它兼具哲学、心理学的人文色彩,又包含组织行为学、逻辑学、战略学等理性色彩。这是管理学之下的两条主线,成功的管理理论体系,都需兼顾这两条主线,而其中的大成者,需要看此两主线的融合程度,有所偏废都不是好的理论体系。

  自从工业化革命以来,商业社会经历了大工业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阶段,前者以工业流程标准化为目标,后者以技能化、知识化管理为目标。未来管理理论的第三次革命,暂且可定义为人本管理,以充分激活个体价值,并使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充分融合为导向。至今站于第二次革命之颠、而又对第三次革命有所前瞻者,非德鲁克莫属。

  过往我们所形容之人本管理,带着浓郁的中国化色彩,本身中国式管理距离发达国家至少相差两个身位。因此,对人本管理,在以之为目标的前提下,需要进行界定以避免混淆。

  人本管理大致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价值观管理,要求企业的战略及价值观均清晰可鉴,才能实施;第二层次为价值管理,个体价值与企业价值得以充分融合,要求企业战略清晰可鉴,分配模式公平公正;前两个层次可视为形而上管理,相对而言,第三层次为形而下管理,以物质或环境改良等因素,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主要是形式层面的手段。

  关于这三个层次的举例,第一层次是稻盛和夫的管理哲学,第二层次有两个企业代表,一是马云的阿里,它距离第一层次最近,但不完全成型;另一个是华为,它跻身第二层次在于它的分配模式设计,其次才是充满狼性的集体文化;更多的中国企业只处在第三个层次。

  探讨人性与系统之对接,前者为后者之依据之一,系统之搭建,除了需符合人性特征以外,还有一必要条件,那就是依据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并以此而制定的战略。人性化、战略化是成熟管理体系的两个充要条件。

  而这两个充要条件之间,也是相互影响之因素。不同产业环境需要不同的群体特征与之吻合,例如,互联网产业正处于上升周期,产业环境变化迅速,且娱乐化氛围浓郁,因此,对组织特性的要求必为年轻化、多变化;而对于家电、日化等传统产业,格局较稳定,受众更传统,因此对组织特性要求则是较为系统化、流程化、标准化。这些产业特征都需要与人才特征相匹配。

  但无论差异如何,符合人性之管理都是共同的目标。本次探讨之重点,正是以人性为导入角度,探索管理体系之搭建。个体须通过组织兑现各层次需求

  

  通过个体人格特征研究来对接企业管理的方法论,此前大致有两个角度,一是从需求角度出发,以马斯洛理论为代表;二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九型人格即是从属这一角度。

  这两个角度各有侧重,前者以个体需求层次的划分,目的是通过梳理接口用以对接企业的利益体系,后来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在马斯洛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了ERG理论。ERG是生存(Existence)、关系(relationship)和发展(Growth)需要论的简称。它与马斯洛理论的区别在于,认为需求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限,而是构成了一个连续体而不是从低到高的层次。ERG理论更为体系地阐述了人的内在需求是一个整体,单方满足都不是最佳的方案。

  而相对后者而言,从心理学角度对员工进行剖析,符合工具精准化的方向,能为企业的培训体系以及用人体系带来更加高精度的使用参照,就好比搭积木,当我们完全知道积木的形状材质,那么它的位置与时效也就一目了然了。但这一角度有个问题恰恰是其视人为工具化的属性,这一问题带来的结果好坏参半,好处是个体在一个企业系统当中可以获得较精准的职业路线设计,坏处是只要一天在这样的系统当中,员工都将被深度定制,从工作技能到心智模式,因此它本质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人只是在这个系统流转并被改造的对象,是否符合人本思维,取决于企业所提炼之文化的包容度与普适性。

  上述两种接口提炼的角度,均站在企业角度,对个体需求或特质进行分析,并以分析的结果呈现作为标准参照。把本不可量化之个体感性之成份变成程式化内容,这是组织行为理论的进步,但仅限于具体应用的层面。

  伟大企业首先应是文化共同体,其次才是商业共同体。因此,应用层之上,还有价值观等因素需要对接,我们可视之为理念层;应用层之下,需要个体与群体之组合整体对接社会层,以此形成反馈回路,才算是完整的。

  个体与组织之对接接口,可首先简化至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两个板块的内容。首先,个体需要通过组织获得某种在社会身份,并通过组织的评价与输出置换成物质条件,也就是说,组织是个体赖以生存的直接载体,而当前最为主流的组织形式就是企业。

  其次,除了作为物质兑现的载体,个体通过组织获得的社会身份、又能让个体实现社会认同,社会认同同时涵盖了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内容,前者如地位、名誉推动的物质增值,后者如地位、名誉本身的增值带来的精神享受。

  整体而言,上述内容包含马斯诺理论的五层次,只是简化接口便于加以梳理并实现对接,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个观点:个体必须通过组织(当前主流的组织形式是公司)才得以兑现其物质或精神的需求。管理须通过系统对接人性层次

  

  正因为个体对组织具有依赖性,而组织意志又往往不是个体意志客观而有机的组合,因此个体意志与组织意志之间的抗争,是人类历史的永恒话题,无论是政治史还是经济史,在此只探讨管理范畴的相关内容。

  组织虽由个体形成,但组织者的组成却不一定代表整体利益,它是某一个体意志或者是一部分具有相同意志的集合,这往往成为其它个体与组织展开斗争的导火索。而斗争却也未可避免,因为每一个体的意识觉醒与能力提升并不匹配,因此,于功于过,皆看作为先行设计的组织者以何为本。若以私利为本,则必引争斗,若以大同为本,则对立不存。

  因此,大同是思考人性管理的前提,也只有在这一道的层面达成共识,才有深入的必要。否则,若仅以术的层面纯粹探讨管理手段的变化,只为治标不治本的求全策略。

  虽然企业组织未必能做到(也未必需要)个体的终极归宿,但大体的组织认同度还是需要有所保证,这是个体获得荣誉感的直接来源,若不存在认同,则在精神层次的获得将大打折扣甚至缺失。缺失则意味着两个问题的出现:一是需要提升管理成本以维稳,二是需要支付更高昂的物质代价来创新。

  因此,无论从管理角度还是创新角度,越是希望有更优秀的表现,则需要越深入企业的文化基因。因为驱动个体的元素当中,越往金字塔上方,越是涉及精神层次的需求。假如金字塔顶端的内容缺位了,那只能依靠重赏之下的勇夫行为,替代通系统过文化驱动实现的持久效果。但必然还是不能完全替代,昙花哪有百日香呢?

  同时,关于做大与做强的长久话题,以管理之视角,今则可以有所观点。做大与做强并不矛盾,而令其分割的原因,正是上述所提到的两个问题:一是基因改造不力,二是系统起不来。形而上与形而下需同时齐备,才可承载大中见强的体系。

  这一部分只作引子,再往下的工具层面,外界已研究颇多,不再赘述。但现实必须回归到一个问题:对文化层面的探讨、对人性化的多年呼吁,却看似成效不大。时代之弊,人之格局决定也,第三部分作叙述。管理局限实则时代局限

  

  管理内容是最为人格化的内容,因其施受双方都为人。管理能力的局限体现的是人格的局限,而人格的局限又折射时代的局限。人格局限包括人的思维格局、价值观体系等,而时代局限制约人格的内容又包括意识形态、经济形态、政治格局等等。用阶段论的眼光看待这些局限性,利于每一个体实现客观定位并作相应调整。

  那么,中国当前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局限当中,或者说处于什么阶段内?

  一、工具思维盛行、功利化色彩浓重。中国经济刺激的引擎不只是驱动着全球的发展,内生式的需求旺盛亦让国人自身不得不争相拼抢资源、完成原始积累,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必需的,经济进程的曲线在始发端总是极其陡峭地上行,而用以支撑的唯有全民性的功利疾行。这其实也暗合“猫论”的提出与实践,实际该方针暗含的意思之一是:放低底线、大胆向前。前三十年解决口粮问题,就如企业解决生存问题,生存期何谈企业文化?

  二、配套跟进速度滞后、基础受速度影响。经济运行的轨迹往往在速度与高度上有着矛盾(所谓高度可以这么理解,类似于以全球产业链来看,落后的经济体必然屈居末端,换言之其位于低位,现实就如中国制造业的位置)。良性经济需符合螺旋式上升的特征,既保持一定的速度,又能在设定的节点内升至另一高度。

  速度可以是牺牲的结果,但上升一定是系统的结果。这个系统不只涉及经济本身,还与政府、教育、民生等有密切关系,共同组成企业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例如,教育体系为企业界输出的人才拥有什么样的时代局限,该局限必然也会成为企业的局限。

  三、理论积累趋零、受用西化为主。趋零的根源在于第一点的工具思维导向,理论体系需要以某一高度为支点继而向下系统演绎,工具化不可能上升到这一高度。这是为速度而牺牲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若不及时补上、则将付出代价的东西。开题所言的人性研究及客观应用,及属于这一范畴,正当空窗期。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