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饲养管理> 企业管理> 正文

王育琨:猪没事,人有病,管理错了!

网络2017-04-25 20:58:00
【导读】  当下流行管理理论的致命误区,就是一再刺激人们追求做大做强。人的贪婪一旦被刺激起来,就无所不用其极。圣雄甘地100年前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他说,"地球提供的资源可以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但是却不能满足人们的贪欲"。今天重温先...

  当下流行管理理论的致命误区,就是一再刺激人们追求做大做强。人的贪婪一旦被刺激起来,就无所不用其极。圣雄甘地100年前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他说,"地球提供的资源可以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但是却不能满足人们的贪欲"。今天重温先知的告诫,不由得让现代人汗颜。金融危机尚未缓解,人类又遭遇了甲型流感的侵袭,两种灾难看上去不搭界,但我坚信出自一个病根:猪没事,人有病,管理错了!

  我们这几代人最致命的一个错误是,从小就被教育和教育孩子们要争当第一、要出人头地,要成为最棒的。做企业开始就奔着大规模和一流去的,而不讲究把产品和业务做细。目标与手段之间,常常有不少鸿沟。人们善于动用各种各样的精巧计算或欺骗,还美其名曰用智慧跨越。终于,爆发了禽流感、SARS、手足口病、口蹄疫、甲型流感、金融危机等大灾难。自作孽,不可活!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在颤抖中把握生命节律

  人们常常在剧烈的颤抖或震荡中,迷失本性,丧失平衡。韩国草根总统卢武铉,凭借坚强的意志一生度过劫难无数,可最后连一个安静的后院都被剥夺了,健康不好,数天失眠,书也读不下去,字也写不成,生命已然失去了意义。只好把酝酿了很久的想法在5月23日早晨付诸行动,跳下了山崖。

  卢武铉的悲剧,一下子让我想起4700多年前,老子有关万事万物的"橐龠现象"。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他把天地之间比喻为一个大风箱,无论是什么人,无论是什么组织,都免不了置身其中来回颤抖和震荡的命运。人们常常自以为是,常常自以为目标明确、头脑清醒、意志坚定,而实际上却不停地荡来晃去迷失准星。

  一霎那间,可能"瞥见一念狂心歇,内在根尘俱洞彻;翻身戳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可是,没过多久,又会气不打一处来,恶向胆边生,狂躁掌控了全局。有多少知名的企业家,在取得巨大成后,却因为一时把持不住剧烈颤抖中的节奏或节律而功败垂成,身败名裂,实在令人惋惜。

  人们如何能够在剧烈的颤抖中把握节律呢?重庆缙云山李一道长概括出来的颤抖意识、整体意识和良性意识,不失为一种既实用又有抽象穿透力的方法。用他的话说,就是用良性意识从整体上把握颤抖中的节奏或节律。那些在颤抖中把握不住节奏或节律的人,就可能出事。

  "橐龠现象"是一种常态。在颤抖中把握节奏,离不开整体意识和良性意识。整体意识最重要的是"无我",是要跳出"一己"的欲望,来观看事务的微妙之处。老子说"无欲以观其妙",就是这个意思。人一旦"无我"了,也就有了一种油然的悲悯心,观察一个特定事物,就会抓住整体。

  良性意识是没有分别心的意识。凡事只要降临到你头上,就是一种缘,就是一种激发你生命中潜能或磨练你的机会。这时,最忌讳做出对自己有利或不利的分别,近利避害。人为什么会有情绪?为什么气会不打一处来?就是头脑中那些条条框框太过强烈,任何一件事都要过一遍筛子,有利的就情绪高涨,无利的就愁眉苦脸情绪低落。一旦你醒悟了,所有降临你的,都是一种缘,都需要你冷静面对。一安心,脑子就活了,方法就多了。安心才能立命,安心才能承当。

  没有人听到卢武铉无助的求援,也没有人与他探讨"颤抖意识"。其实,所有降临的东西,不管看上去多么穷凶极恶,无非是磨炼心性的一种机会。这时,卢武铉如果能够没有太多的分别心,没有太多的是非荣辱,跳出一己的圈子,俯瞰一下历史上的这么一个下台总统所要经历和体验的东西,或许就有了别样的心态。卢武铉已经给了这个世界最震撼的东西。他至少让更多的人,一下子体悟到老子说的"橐龠"现象,证悟了在剧烈的颤抖中从整体上把握节奏的重要性。

  一个人和一个组织,在不断的颤抖或震荡中把握住节奏和节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危机引发了中国经济界的反思,但许多学者的反思在天上飞,不落地,很少给企业人真正的启迪。因为那些反思只是说法的转换,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证悟。

  真正的研究是一种证悟。十几年做企业的经历,给了我一种"以心比心"的研究方式,"常能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微"。在推究案例时,我与处理棘手问题的企业家不同,常常能"无欲"、"无我"地观察企业所遭遇的困扰而从整体上把握走向。同时,我也不同于一般经验学者,我不是从理论出发衡量企业的利弊得失,而是把自己置身企业现实、现物、现时的场景中,推己及人,以观察研究当事者为妙的心理变换。由此出发,我认为下面几个小题目值得中国企业人证悟。冷笑话背后的教训

  有一种说法,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中国人造成的,看起来像天方夜谭,但是说起来津津有味。我看也有些道理。

  1949年建国,我们学习苏联老大哥,结果把苏联学得一定要当世界第一,什么方面都要第一,军事、经济、科技、政治全要世界第一。结果苏联在自以为是中解体了。

  1972年我们跟日本建交,又开始复制日本的体制,复制日本的企业榜样,结果学了十年,世界能源危机让日本企业又蔫了。

  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又开始拜师美国。我们心目中的伟大公司,都可以在美国找到范本,对美国公司的仰视和模仿,成了过去30年中国企业界的主旋律。中国企业家常常不顾现实中的真问题,只要是美国一流大公司采用过的流程或制度就大力引进。中国经济保持30年高速增长被树为榜样,中国学美国,全球就都学美国,结果把美国学习得自以为是,最后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金融危机。

  这是一个冷笑话。每一个冷笑话的背后都有悲惨的故事。这个冷笑话背后的悲惨的故事是什么?

  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是最强大的国家,长期占世界GDP的1/3,日本人一直学习中国,把中国所有的文化都复制过去,甚至把我们的禅宗也复制到了日本。日本武士政权首先用禅武装了武士,成就了武士道,后来蒙古大军横扫欧洲,可在日本小国却吃了败仗。后来日本接着跟中国学禅,一直学出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后,日本又继续用禅武装了他们的企业。中国经济增长30年感到很骄傲了,但是一直到今天,弹丸之地的日本,经济总量仍高居全球第二。

  日本真正的强大,是能够安心于一个一个小生意,安心于一个一个小物件,找到精进、追求极致的平台。日本人可以把喝茶做成茶道,把击剑、拳术做成剑道或柔道,把军队做成武士道,可以有"花道"、"书道"、"水饺道",可以把一个小营生做成艺术和禅。而在禅的发源地中国,则没有时间和资源去精益求精。我们的机会太多了,要想出人头地,就要比别人有更加宏大的计划和驾驭更大规模的资源,由此带来的一种文化意识,对我们子孙后代的文化心理塑造,都有很强的负面影响。

  我们怎么骄傲得起来呢?我们如何在大危机中,不断重新调整改变自身的能力?日本企业遭受着一次次世界危机的冲击,在缺乏资源、缺乏市场的弹丸之地,建立起世界第二强经济体。当年日本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美国惊呼日本的世纪到来了,而日本人却能有着不可思议的静气,他们照样专注于一个个细小事物中的创造,甚至推出《日本沉没》的小说和电影。日本人这种深感天命无常,战战兢兢的忧患意识,很值得中国人静下心来,虚心学习。中国企业最需要学习的是,日本人安心、凝视和专注于细小事物中的那份静气。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每个国家都有强国梦。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而秉持的心智和理念却有着天壤之别。中国历史上不乏"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的典例,究其原因,不外是轻而失根,躁而失君。不可否认,中国历史上曾经被日本人超越,但只要我们去掉分别心,不对任何一种文明打上一些莫须有的标签,只要适合我们的运作,就义无反顾地与它们生活在一起,甘为天下溪,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景象,就必然会出现。中国人的大局观哪去了?

  美国杂志《国家利益》对中国的评论说,"中国经济很活跃,但是并不可怕,因为中国不具备影响力。"他们的逻辑是:中国刺激内需来替代出口订单的减少,几乎不可能,因为中国的各个利益主体都恪守着自己的蝇头小利,不在意整体利益;同时"中国缺乏个性、缺乏独创性"。这两个特点使得中国的内需不可能真正给激发出来,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引擎,由此也成不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所以中国不具备影响力,并不可怕"。这些评论,在某种程度上切中我们的时弊,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比如中国内需的第一推动力房地产。现在市场疲软了,可房地产一系列利益相关者都在考虑自己的蝇头小利。房地产价格实际上由五个部分组成:(1)建安成本;(2)企业管理成本;(3)土地地价;(4)各级政府征收的各种各样的税费;(5)房企利润。在这五个因素之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地价、各级税费和房企利润占到80%以上,这三部分如果能适当下调,比如说降低30-40%,那么中国住房市场就会被刺激起来,一系列的需求由此就能被激发出来。而目前无论房企、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相关部门,都还缺乏这种承当。中国的各个既得利益主体,能否勇于承当,是启动中国内需最为关键的因素,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渡过危机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中国人的创造力哪去了?

  中国人缺乏个性,这是近现代西方人甚至日本人对我们的评价。这个帽子戴在头上都几百年了,还是没甩掉。这里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中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机会非常多。我们的企业按耐不住迅速扩大规模、赚取利润的雄心,哪里还能专注自己的领域进行创造?许多企业家一不小心做大了以后,什么赚钱做什么,开始横跨许多行业,最后干脆做起了投资。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方式来钱快做什么,贪大求名,扭曲了多少人的心智!一种弥漫开来的浮躁,使得"安心、精进"成为一种罕见现象!

  现在企业的董事长和CEO,遇到问题会自然而然地把问题交给他的团队。团队接到指令后,会想到以前积累的方法,会直接上网上搜索,会想到找咨询公司给提供咨询报告。对公司运营完全隔膜的咨询公司,接到这个业务后去找以前的工作案底,去找其他公司的问题借鉴,一些不懂企业运作的项目人员,却能在一个格式化的框架内整理出这个公司运作所需要的信息。最后,公司老板再依据这些二手材料,作出"英明"决断。没有人再耗神费力去进行独立观察和独立思考了,这种剪刀加浆糊的思维范式已经泛滥成灾。

  真正的危机是人们停止了独立观察和独立思考。我们的脑子已经被二手货充斥不能辨东西南北了。我们的习惯和一系列成见,已经形成一座座大山,把我们的心智给压扁了,难以轻松自如地看待事物了。庞大的架构,曾经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东西,却让我们失去了捕捉机会的敏锐,一种惰性的病变已经侵袭了我们的肢体。

  真想大呼一声:回来吧,独立观察和独立思考!回来吧,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个性!回来吧,中国企业人的独立承当!"数一数二"还是"小而精"、"小而美"?

  有一种理论在中国很流行: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可是,金融危机一来,做标准的华尔街投行整体倒下,做品牌的通用汽车濒临倒闭的边缘,做产品的苹果则红红火火。

  一如苹果公司抱着"与别人生产相同的产品是一种耻辱"的信念,当一个公司,真正专注于细小物件的创造了,就给世界创造了惊喜和美感。供应商、协作商、资金、品牌、资源、人才就开始向这个公司汇融了,整个供应链的建设就以公司为圆点展开了,公司规模和影响力也就跟着扩展开了。

  中国30年经济高速增长,干什么都赚钱,深深毒化了一些企业家的意识。"数一数二"、"做强做大"这样的理论,最容易打动他们的神经。于是,他们为着一个宏大的目标,每时每刻处于紧张之中。要"数一数二",就要多启用资本杠杆,就要花巨资砸广告,就要去编织一个个宏大的概念,继而塑造一系列的概念传奇,而那些老老实实做企业、做产品的人,则被看成是"小农意识","视野不开阔"。

  "数一数二"的理论,被国内以讹传讹,说成是杰克·韦尔奇的理论。韦尔奇则不厌其烦地在他的自传中喊冤:数一数二,只是他刚接手GE时的权宜之计。当时GE的规模过于庞杂,官僚体系则都为维护本部门的利益而"据理力争"。韦尔奇不得不祭起"数一数二"的旗帜,把那些臃肿的部分砍掉。可是当企业进入正常状态,不把细小的环节做精,不把细小的事物做细,也就没有了做企业的味道。可以说,人们一味追求高增长、高速度、高消费,一味做大做强,是引爆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我宁愿相信,"数一数二"只是副产品,你一旦以它为目标,也就本末倒置了。这一年来,我一直在探索"地头力",一种凭借专注于细小事物形成一个强大的"场",促使企业中每一个人去头拱地解决现实问题。地头力不是理论,而是现实中企业家在一个个细小事物中头拱地创造的写照。

  当一个公司的每一个业务现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地头力,都能一刻接一刻地追求极致和精进,这个公司就是最强大的;当一个国家的企业都有独一无二的地头力,都能一刻接一刻地追求极致和精进,这个国家就是最强大的国家了。危机后:回到管理本真

  如果说,马克思当年揭示的资本主义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危机,那么今天中国所面对的就是生产能力绝对过剩的危机,这是目前中国实体经济需要在一个时期内面对的严峻情势。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到达一个拐点,即从过去需求过度膨胀转变到需求有限的紧日子。需求膨胀的日子,有点类似跑马圈地运动,而需求有限的紧日子,才回到了经济的本源。我研究了一系列企业案例,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大危机是我们回归经营管理本真的契机,我们需要回到客户真实需求点,回到员工的现场开拓力,深耕细作,降本增效,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增强赢利能力。这时,重要的不是整合多大规模的资源,甚至也不是制定出整体的转型战略,重要的是别那么浮躁,别那么雄心万丈,而是安心于做好每一件事,凝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承当起一刻接一刻地精进,就一定可以开发出生活这个巨大的、生生不息的矿?脉。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 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