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饲养管理 > 企业管理 > 正文

赵曙明:德鲁克的管理思想

     网络  2017-04-25 20:57:00
【导读】  目标管理、自我管理、顾客导向的组织、高层管理团队、效能与效率、时间管理、企业愿景、业绩管理、知识工作者、组织分权、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扁平组织、团队、企业社会责任、后资本主义社会……德鲁克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有多大?看...

  目标管理、自我管理、顾客导向的组织、高层管理团队、效能与效率、时间管理、企业愿景、业绩管理、知识工作者、组织分权、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扁平组织、团队、企业社会责任、后资本主义社会……德鲁克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有多大?看看这些名词就知道了。

  德鲁克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提出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随便列举就有目标管理、自我管理、顾客导向的组织、高层管理团队、效能与效率、时间管理、企业愿景、业绩管理、知识工作者、组织分权、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扁平组织、团队、企业社会责任、后资本主义社会,等等。就连最近流行的平衡计分卡等管理方法也能够从德鲁克的著作中找到影子。毋庸置疑,德鲁克先生是有史以来对管理理论贡献最多的大师。在这里,我只能列举几点做简要介绍。顾客导向的组织

  

  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是盈利能力,还是利润最大化?德鲁克认为,盈利不是企业和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的一种约束因素。利润是对企业活动的检验。企业的主要职能只有两点:一是营销,创造顾客;二是创新。企业存在的目的不能从自身寻找,只能从外部,从对社会的贡献中寻找,从客户那里寻找。要满足客户的要求,简单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只有依靠企业的创新。“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是要从营销的角度、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并最终由顾客来定义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因此,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确认顾客要什么、想什么、相信什么、期望什么,这些是企业高管必须接受的客观事实,高管必须尽一切努力从顾客那里获得答案,而不是试图猜测顾客的想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找出“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这一问题的答案。

  在企业内部,管理者的任务变成了实现知识员工的工作绩效。例如,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1966)一书中,德鲁克直言不讳地指出:“人们聘用管理者,就是希望他的工作卓有成效。”可以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正是德鲁克对管理者个人实现卓有成效的论述,而《管理:使命、责任、实务》(1973)一书,则是德鲁克对组织如何实现卓有成效的最好阐释。在德鲁克看来,绩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只有实现真正的绩效产出,企业才能够维持生存。因此,在德鲁克的管理哲学中,绩效始终是管理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因为,如果没有绩效,管理本身就没有存在的意义。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德鲁克认为,如果缺乏目标,根本就无从管理,所以,经理人务必要先进行“目标设定”,才能进行“有效管理”和 “目标管理”。但是如果要实现“目标管理”,就必须要有“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烈的工作动机。目标不是命运,它是方向;目标不是命令,它是承诺;目标不是要决定未来,它是要动员企业的资源,创造未来。没有目标就无从管理,管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目标存在。目标不是一堆数据,而是“明确、简单、清晰,并且可操作的愿景”。然而目标能成为组织的行为,并且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这就需要员工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予以有效地自我控制。管理本质上是依据目标、业绩和责任进行的管理。管理者和员工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有责任上的差别。员工的权利不是来自于管理者授权,而是来自所承担的责任。区分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唯一维度在于时间。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员工的目标引向组织目标。管理者需要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因为管理能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因而越是高层管理者越是应该集中于组织长远目标。管理者必须在多种目标、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平衡。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一个有着多重目的机制的活动,即管理企业,管理人员,同时也管理工人和目的。知识员工管理

  

  德鲁克认为,现代组织中知识工作者数量日益增多,并且知识工作者的成果通常要与其他人的成果结合起来才能够产生效益,因而管理者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判断管理者的标准并不是下属的多少,而是其成果对公司的影响。德鲁克将那些“对促进机构有效运转负有行动和决策责任的知识工作者”都称为管理者。由于知识工作者难以监督,因而组织效率将取决于组织成员能够对自身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德鲁克先生进一步阐述和发展他的思想,提出现代组织管理的核心在于“自我管理”的思想。时至今日,这些思想依然在领导学研究中处于前沿。例如,最近有学者提出内部企业家理论,认为真正有创造力的企业要使得组织内部每个员工都成为企业家。殊不知,这些最新思想在德鲁克先生几十年前的著作中便得以体现。

  在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领导学方面的研究还认为有效的管理者是天生的,并试图从管理者的素质角度出发,寻找有效管理者所具有的不同于常人的个人特质。德鲁克先生从他自己的研究和咨询经历出发,认为没有一个有效管理者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有效只是由于在实践中学会了一些有效的管理习惯。

  德鲁克认为组织中的管理者通常会遇到四种情况,而自己基本无法控制,然而每种情况都会向他施加压力,将工作推向无效,使机构运作不灵:

  (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

  (2)管理者往往被迫按照老一套方法开展工作;

  (3)只有当别人使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具有有效性;

  (4)管理者身处组织之内,但如果他要有效工作,还必须努力认识组织以外的情况。

  为应对这些情况,德鲁克认为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如下习惯:

  (l)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

  (2)不埋头于工作,注意使自己的努力产生必要的成果,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3)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以及上级、同事和下级的长处;

  (4)精力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域;

  (5)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

  如今,德鲁克对管理者工作面临现实问题的描述和相关建议,已成为经典,被经常引用。社会责任

  

  德鲁克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可以说是西方传统社会责任思想的一种体现。也许在德鲁克的著作和文章中,“社会责任”一词与“绩效”一词同样显著,社会责任的观念类似于社会精神在西方人的观念中一样显然。但我们反向思维就会发现,社会责任是绩效的基础。管理之所以必须追求绩效,不仅是因为绩效是组织生存的基础,还因为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正如德鲁克曾指出的:“管理是一项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管理中,组织与员工的双向责任正是德鲁克思想和著作中一个深层次的基础。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