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饲养管理 > 企业管理 > 正文

王中 :中国农牧业,冲突,可能是最好的解决之道(上)

     爱畜牧  2017-06-15 16:00:00
【导读】.rich_media_content img{max-width:750px;} ...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农牧专业委员会/会长

 谋易企业管理咨询机构/董事长/王中

一个行业的发展,通常有三种推动的力量:合作、竞争和冲突。当然,合作是最和谐的方式。不过很可惜,中国人不善于合作,而热衷于竞争和博弈,所以各种传授“诡道”的书反而大行其道。打价格战是竞争,同行之间的竞争,而跟客户之间则是博弈。虽说博弈本身有利于平衡,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博弈本身就是一种能量和效率的消耗。

 

一、为什么非要自己干?

养猪和做饲料是两回事,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我发现,大部分能做好饲料的,未必能养好猪;而能够把猪养好的,饲料又做不好。但中国人就是这样子,喜欢自己做,不想被别人赚到钱,结果自己做的综合成本更高。一家养殖的上市企业,好多年了都做不好饲料,但一直很“坚定地”在坚持摸索,付出了很多的成本,但乐此不疲,就是不愿意买别人的。

 

有的饲料企业近几年感觉增长乏力,甚至是迅速下滑,干脆打起了养猪的主意。养猪比做饲料更容易吗?风险更小吗?不是吧?做饲料成为10亿富翁的至少能找出100个,养猪的呢?找10个都不容易。所以,我说,如果你现在的事情都没做好,就不要盲目的往上下游扩张了。盲目扩张的弊端在下一个行情的低谷就会有很多企业尝到苦果。

 

有的饲料企业说,我很想合作啊?所以,我们推出营养定制甚至是代工的合作方式。不过,你真的是带着真诚来合作的吗?只要一抓住机会,你就想多赚点钱,动点手脚,所以,猪场不傻,猪场也不想和你合作。

 

曾经有一家企业,大力宣传自己的“欧式配方”如何科学,如何领先,但现在再也只字不提了。为什么?本来推出欧式配方就是为了从成本的考虑,使用高粱、大麦等原料,是从竞争的角度,而不是客户的角度,价值的角度。至少宣传是有问题的。也许,当玉米豆粕再次大涨,高粱大麦重新拥有价格优势的时候,它还会卷土重来。

 

在畜禽产品价格低迷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养殖场选择了使用自配料,或者是为了更省钱,或者是因为不信任。缺乏信任,是合作最大的障碍和成本。

 

二、为什么非要竞争?

经常有人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设计(饲料)产品的时候,是考虑人还是考虑动物?”问这样问题的人显然很纠结:他知道产品应当满足动物的需求,但人又是决定动物有没有机会享用的决策者。这个问题在哪里?在于缺乏能够让客户信服的能力。你没有能力去证明你是对的,所以,你只好选择迎合,而客户的表象需求也许是有偏差的,因为,他毕竟不是专业,就像患者一样,不能患者要做什么,医生就照办。所以,患者喜欢找专家,找权威,找教授,找主任医师,因为他们的资历、身份和证书在为权威背书。

 

其实,很多企业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更多的是从竞争的角度出发。君不见很多产品是在营销人员的建议下推出的,营销人员在市场上看到什么产品好卖,就要求企业生产什么。这是从竞争的角度来思考。

 

问题是,当你把过多的精力用到“竞争”上面,就会忽略了我们本来应该干的事情。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从产品的角度来说,有时候,客户并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尤其是缺乏专业的客户),而是应该如何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和创造更高的效益。站在客户的角度为他着想,用自己的专业和资源帮助客户创造。

 

我们通过研究大量的案例发现:喜欢把目光落在竞争的角度,容易随波逐流,很难成为卓越的企业,即使曾经销量很大。反而是那些很执着,甚至有些偏执的企业,最终可能成为令人尊敬的企业。数年前,一家风头正劲的企业,挟资本优势,重金收买经销商,但几年下来,那些花巨资买来的经销商并没有更上一层楼,反而经营每况愈下。因为,它没有带着经销商承担为养殖户创造更高价值的使命。

 

温氏是农牧行业最大的企业,也是市值最高的企业,但却又是和同行从不直接“竞争”的企业。温氏的战略很坚定,它们持续地为实现战略而改进,而完善。温氏的“敌人”是自己,是低效率,所以,温氏是“不战而胜”的典型,恰恰是不竞争,反而成为行业的翘楚。

 

三、行业的冲突-相背而行

今天,行业的参与者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冲突:个体与个体,组织与个体,组织与组织之间,监管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凸显,这些冲突共同构成了今天的混乱感觉。

 

部分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在搞一刀切,引起了与养殖场之间的冲突;养殖场认为经销商赚的钱太多,也形成了冲突。不过,这种冲突是隐藏在下面的,通过拖延欠款来表达不满或平衡。而经销商也开始和过去的合作伙伴-饲料厂和兽药厂开展抗争,原因是他们开始搞直销,恰恰那些目标是最优质的客户-现金客户,而把不想要的客户丢给了经销商。不管上游企业是基于什么考虑,但冲突是显而易见的。

 

今天我们看到的冲突远远超过合作的案例,就在这冲突叠加的冲突之中,大多数的行业参与者都变得更加迷茫和无奈,人人都想突围,人人都想破局,但就是无法实现,只能苦苦的挣扎。这种对未来失去信心的煎熬,折磨着很多从业者,当然,也包括企业的拥有者,他们也无法例外。所以,一个词在行业里有着很高的频率——转型。大家都知道应当转型,但很少有人清楚地知道应当如何转型,更多的是走一步看一步。很多企业的经营者甚至不敢再制定五年计划,因为,他看不清未来五年会是什么样地。【未完待续……】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