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中国饲料行业有二万亿规模的产值,为什么在中国企业500强只有3家企业,未来谁可能长期保持500强企业这个殊荣呢?我们必须从行业的发展谈起,饲料行业历经30多年的迅猛发展,行业产能过剩,多年引领养殖行业发展的辉煌历史从2014年始,一去不复返。接下来饲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会是什么呢?市场将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所有的人都在拭目以待。
根据多年研究这个行业的历程表明,必然会出现以下几大转变:
1、由前几十年饲料行业、饲料企业牵引养猪行业格局,逐步转向由养猪企业发展牵引饲料行业转型。
今天,养猪业新格局已然渐渐呈现,就是规模化养殖的比例在不断提高,但每一年以一定比例的速度逐步过度,一些规模不大的散养户,通过几轮猪价的洗礼,他们将逐步向家庭猪场场这一群体发展,这一阶段,作为饲料企业,必须要认识这一大批人的需求,那就是由小向大转型过度中碰到的困惑和问题,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那么,就是为用户提升养殖技术咨询,培训服务,金融服务,优质产品等建立健全起综合服务体系,这样,就大大提高下游养殖户的品牌忠诚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特别强调推广创新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超高性价比产品,为未来向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市场消费者肉食需求的变化,牵引饲料企业的科技进步,特别是原料由单一的消化能向净能体系的转型。
随着猪肉产品在我们市场上的消费在升级,品质在升级,人们对肉的品质、风味、环境污染、环保、生态问题的日益重视,养什么样的猪能获得更好的效益,用什么样的饲料能使猪的肉质更优,更受消费者欢迎,卖相更好,成为越来越多养殖户关注的焦点,针对以上问题,国内一些有条件的集团化大企业,就会更进一步采取高技术手段,如选用消化吸收更优秀的净能体系,在生产加工工艺方面,采用饲料原料生物发酵工程、膨化工艺,在饲喂设备、运输设备、饲料配方、营养标准、检测手段全面升级,通过信息化、自动化等,这些高端技术、生产工艺术的广泛应用,使饲喂动物的效率更高,产品性价比更优,达到养殖成本降低,而猪品质更优的目的。
3、有品牌有实力的大企业,通过市场竞争,真正形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局面,加速了饲料行业的整合。
近年来,我国大型饲料企业借助管理、采购、资金、技术、品牌、服务等综合优势,加速扩张市场版图;中小型企业举步维艰,时刻面临着要么做大、要么做强、要么退出的艰难抉择。作为市场追随者的中小型饲料企业,一是面临大型饲料企业价格屠杀,大型饲料企业主动降价,中小企业往往迫于各种压力被迫降价,在轮番的价格压力下,本来有限的利润空间越来越薄,中小企业越来越被动,永远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年年在看着大企业的脸色。
二是面临着市场上养殖户持续不断的优惠诉求,全国集团性饲料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最大限度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采取各种手段,如技术服务、金融服务、超高性价比产品,中小饲料企业举步维艰但却不知所措,甚至盲目低价跟进、大面积赊销,如此无序竞争,中小饲料企业将难以生存,因此,近几年时间,中国申请破产的饲料企业越来越多,从前几年的13000家锐减到了现在的6000多家,50%以上的企业消失了。这种消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正倒闭了,另一种是被兼并了,所以这个时期也成为并购的大时期。
4、由单一饲料生产商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牵引实力饲料企业形成产业链一体化、技术创新和综合服务型平台。
过去几年,我国饲料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科技创新能力较低。而一些大型猪饲料企业,前期通过不断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应用,通过科技创新,树立了品牌形象,获得丰厚利润,逐渐成长为连续大型企业。
5、可见,只要你能在全行业做得最专业,成本做到最低,质量做到持续稳定而且最优,无论是在什么环境下,你都会有市场。
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企业可考虑把饲料业务和养殖业务高度结合,逐步形成一体化经营,构建畜牧饲料综合生产体系,实现饲料企业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从上游原料收储到原料基地、示范养殖,下游食品深加工和城市分销,逐步向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转型。从而更好地抵御市场价格风险,获得产业链综合利润。
这样一来,从行业层面来说受到养殖规模化程度、养殖存栏数量等因素影响;从公司层面来说受到公司经营模式、渠道等因素影响,一体化经营模式可使饲料生产很大一部分转为企业内部消化。单位毛利中,单位成本受到公司经营模式影响,一体化经营可以更好地抵御市场价格风险,提高议价能力;单位价格决定于公司产品质量,技术领先型企业可通过高附加值饲料产品获取高毛利。综合服务型企业不仅能提供专业化服务使下游养殖户获利、还能提高下游养殖户“粘性”,建立综合服务平台的品牌形象。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