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中超7个月猪价低于行业成本线,意料之中,上市猪企前三季度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前12大猪企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超196亿元,资产负债率再度提升至75.45%。
因饲料原粮价格下降、养殖成绩提升,头部猪企逐步走出“规模不经济”的怪圈,行业“马太效应”更为鲜明,成本差异使得上市猪企头均盈利/亏损分化较大。近期淘汰母猪价格大幅下降,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业内人士获悉,生猪产能去化进入加速期,头部成本较低的猪企将在猪价回暖后享受更长业绩红利期。
三季度猪企业绩分化明显
根据上市猪企披露三季报,虽然猪价7-8月短暂回暖,但前12家上市猪企前三季度整体亏损,合计来看前三季度较半年报亏损再度扩大,合计亏损超196亿元。其中亏损排名前三名依次为温氏股份、新希望和*ST正邦,亏损额达到45.3亿元、38.58亿元、28.19亿元。
今年超长期低迷猪价下,养殖成本降低对于猪企业绩复苏、现金流正向流入至关重要,据不完全统计,前12家猪企中仅有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巨星农牧前三季度亏损额较半年报收窄,这也意味着仅有这三家实现Q3单季度盈利,其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属于行业龙头,截至目前总出栏量占12家猪企总数的60%以上。
上述三家猪企单季度盈利原因主要在猪价回暖期公司养殖成本进一步下降。牧原股份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三季度猪价回暖,初步计算仅第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达到77亿元,目前公司生猪养殖成本在15元/公斤左右,今年年底希望生猪养殖成本能重回14.5元/公斤。温氏股份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低于8元/斤的肉猪销量占公司肉猪总销量80%,三季度养殖综合成本已降到8.1元/斤,9月份降至7.9元/斤,成为公司本年度最低单月成本。
龙头猪企已逐步走出曾经“规模不经济”的怪圈,头部猪企养殖成本下降使得行业“马太效应”更为鲜明。从头均亏损来看,牧原股份前三季度头均亏损最低,约为39.19元/头,温氏股份头均亏损约247.18元/头,而正邦科技头均亏损已达到681.23元/头。在当前的养猪微利时代,显然成本越低的猪企在猪价下行时期能保证少亏,在猪价上行期能快速获得丰厚盈利和现金流,而养殖成本较高的猪企将承受更长业绩压力期。
面临“史上最长亏损期”,目前养殖成本较高的猪企天邦食品(002124.SZ)、傲农生物(603360.SH)频卖股权、子公司回笼资金,另外据媒体报道,从去年至今新希望先后两次向成都国资出售18个在建和已投产的养猪场,回笼22.43亿元的资金。
新希望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坦言,公司饲料等业务盈利情况较好,三季度主要还是养猪业务亏损,公司养殖成本还需进一步下降,对于出售猪场,公司是在保障未来出栏量的基础上对闲置资产做的盘活处理,目前这个措施还在实施中,主要出于现金流和公司上下游产业链协同考虑。
行业负债率再度提升产能去化有望加速
对比半年报,上市猪企前三季度负债率再度提升。前12家上市猪企中,前三季度除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天康生物(002100.SZ)下降外,其他猪企负债率均小幅上升,前12家猪企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75.45%,较二季度增加不到3个百分点。
其中,天邦食品、傲农生物和*ST正邦资产负债率排名前三,均已超过80%,分别为87.03%、89.41%和162.61%。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袁春兰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养殖端仍处于亏损状态,10月份亏损幅度继续扩大,目前不管是规模场还是散户可能均存在资金偏紧的情况,压力增加。
此外,三季度猪价反弹低于市场预期,同时秋冬北方多地母猪受疫病影响增加,市场情绪悲观,母猪淘汰速度加快,最近淘汰母猪、大幅下跌。行业人士认为,猪企在高猪价期间积累的资本杠杆或在今年四季度进入消耗殆尽期,生猪养殖行业已进入产能加速去化区间,根据以往规律推演,能繁母猪淘汰属于猪周期底部信号之一。
袁春兰进一步表示,本次淘汰母猪增加主要是北方部分地区受疫病影响,大量母猪被动出栏,加之中小散受资金压力选择主动淘汰母猪,母猪淘汰主要集中在中小散户,去化相对明显,但规模场防控意识相对较强,母猪淘汰量相对较小,且规模场暂未出现主动去产能的现象。
温氏股份表示,当前猪价背景下,养殖行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若当前的低迷价格维持到明年二季度,行业可能会面临较大资金压力,部分企业甚至会出现经营危机。考虑到行业资金情况,明年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出栏增长的企业将有所减少,叠加可能的冬季疫病影响,预计明年市场供给量不会有太大幅度的增长。初步预计明年二季度起猪价开始逐步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