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呼吸系统传染病。该病在世界上发现较晚,1987 年在我国开始流行,造成后备猪群大批死亡,给养猪者造成严重损失。
( l )病原体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迄今已发现2 个生物型共巧个血清型。
( 2 )流行和传播病菌主要存在于病猪呼吸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大规模集约化饲养的条件下最易接触传播。在不良气候条件下或在运输之后,更易引起流行。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但以3 一6 月龄的猪最为常见。
( 3 )临床症状该病自然感染潜伏期1 一2 天,人工接种病原可在6 一8 小时发病。临床上根据该病的病程长短通常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4 种。最急性型:发病猪突然死亡,见不到症状表现,病死猪的腹部、双耳、四肢发给,口鼻流出带血的红色泡沫。急性型:病猪减食或废食,精神沉郁,嗜睡,呼吸急促,并有腹式呼吸,常呈犬坐姿势,张口伸舌。如不及时治疗,1 一2 天内出现窒息死亡,部分转为亚急性或慢性。亚急性型或慢性型:体温正常或稍有升高,咳嗽,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由于抵抗力的下降往往与猪喘气病混合感染,从而使病情加重。
( 4 )病理变化急性死亡的病例,两侧肺炎病变明显,肺的尖叶、心叶呈紫红色,质地坚硬,肺间质内充满红色胶冻样物质,肺表现有纤维素样物质附着并有淡黄色液体渗出,肝、脾肿大,个别病例除胸腔外,在腹腔中也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慢性病例大多表现肺与胸膜粘连,肺脏除有坏死性结节或局部坏死灶外,肺边缘有虾肉样病变区,质地坚实,切面易碎,肺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间质增宽,气管水肿出血,下领淋巴结肿大充血。
( 5 )实验室诊断
① 细菌分离培养:无菌切开新鲜肺病变部,取组织块或气管分泌物,分别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和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经37 ℃ 24 小时,前者见有1 一1 . 5 毫米圆形、中间凸起、边缘整齐、灰白色半透明菌落,将其进一步纯化培养,后者结果不表现溶血现象。
② 显微镜检查:将其纯化的菌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革兰氏染色,可见有红色、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
③ 生化试验:将其纯化培养的细菌,进行生化鉴定,将细菌分别接种一系列含有NAD (辅酶工)的生化培养基中,结果如下:V- P 试验为阴性;M - R 试验、尿素酶水解试验均为阳性;对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甘露醇、木糖、阿拉伯胶糖、鼠李糖。
④ 血清凝集试验:将纯化的分离菌株,用生理盐水洗下制成菌悬液与标准嗜血杆菌阳性血清作平板凝集试验,结果发生了典型凝集反应,而菌悬液加生理盐水作对照的未发生凝集现象。
( 6 )防制措施
① 加强饲养管理:按照消毒规定对养猪场进行严格有效的消毒。及时清理粪便等污物,降低因污物发酵和腐败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猪呼吸系统的损害,尽量减少尘埃向空气的扩散;合理调节饲养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湿度;随时观察,发现患猪,立即进行隔离。
② 加强引种前的检疫工作和预防接种:最好采用本地分离的致病菌株所研制的自家苗,进行免疫预防,可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方法是将纯化的分离菌接种于巧克力培养基上培养,然后用生理盐水洗脱,稀释为5 . 0 xl 护个/毫升的菌液,加人3 %的福尔马林溶液,37 ℃ 灭活48 小时,经无菌检验合格后,放置在4 ℃ 冰箱保存备用。
③ 尽早确诊,及时治疗:该菌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时最好进行药敏试验,以免造成损失。常用的药物有氨节青霉素、卡那霉素、葱诺沙星等,疗效显著。
时间:2012-07-08 07:24:41来源:网络
上一篇: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