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猪友家园
 猪友分享
  

头条 推荐 专题

生猪市场仍然处于“猪周期”的低谷阶段

    在市场风险面前,通过构建准确、成熟的大数据来奠定行业信息的基石,或许能逃脱“猪周期”的魔咒。

  2013年已经进入第四季度,生猪市场仍然处于“猪周期”的低谷阶段。大部分生猪养殖企业情绪并不高涨,显然今年行情仍不乐观。

  其实,自2011年经历了猪价疯涨后,整个生猪市场已经持续低迷至今。今年初虽然生猪行业受到了黄浦江漂流病死猪、禽流感、瘦肉精等客观事件的影响,但究其根本还是“供过于求”。生猪存栏量过度饱和带来的隐患,包括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和育肥猪的存栏量,都在严重影响着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猪周期”这个魔咒一直无法破除。生猪养殖者也在困惑,何时应该补栏?

  如今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规模化养殖也在快速发展。建立动态的数据和完善的预警机制是规避市场风险的最好方法,已成了行业的共识。一些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也已经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企业数据信息平台。那么,生猪市场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了吗?

  市场信息不对称

  与股市一样,生猪养殖同样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很多养殖者深有体会。这个市场风险的关键就在于,养殖者无法预判市场价格及行情。中国目前的生猪养殖行业现状是各自为战的状态,而且散养户的群体庞大,风险更加无法控制。

  生猪养殖需要一个过程,最快的育肥阶段也要4~5个月,周期比白羽肉鸡的40天长很多。加上投入的成本大,如果是从种猪开始饲养,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期间市场价格不停变动,养殖户无法知道自己饲养的生猪将来是否能够赚到钱,因此看起来养猪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那么建立一个清晰的数据库就成为当务之急。要对各地的市场需求数量和消费习惯进行准确的市场调查,建立动态管理的数据库,以便随时掌握市场变化;然后按照市场调查结果安排生产,对生猪养殖也要建立动态管理的数据库,将养殖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盲目扩大养殖规模造成供求失衡,从而导致行业的全面亏损。 点击下一页更精彩

更新时间:2013-12-04 19:28:47 点击: 发布人: 会员投稿 来源:网络  
上一页 :2013年养猪产业进入“营销2.0”新时代 下一页:最后一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投放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投稿指南
  • 展会合作
  • 免责声明
  • 媒体合作
  • 手机访问
  • 友情连接
  • 微信公众
  • 网站留言
  • CopyRight © 2011-2013 开云App软件介绍 pig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1016505号-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