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常见病有哪些?如何防控?

   xiaoz   网络    2021-06-24 18:00:00
【导读】 一、刺参烂皮病 1、 症状 发病刺参的体壁失去形状和弹性,皮肤溃烂,骨片散落,逐渐融化成鼻涕状的胶体,**后其...

一、刺参烂皮病

1、 症状 发病刺参的体壁失去形状和弹性,皮肤溃烂,骨片散落,逐渐融化成鼻涕状的胶体,**后其躯体全部烂掉,只在附着物上留下一个白色印痕。

2、流行 烂皮病俗称化皮病、溃烂病,从稚参到成参均可发病,稚参、幼参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参。此病主要在夏季高温期发生,因发病原因不同,有时有传染性。

3、预防

⑴ 幼苗培育稚参前期,除继续投喂单胞藻外,还要加投鲜鼠尾藻磨碎液,以维持营养平衡,随着稚参长大,其残饵和排泄物也逐渐增多,要经常吸底、换水或倒池,保持水环境良好;各项操作要小心,防止幼参损伤,培育用水**好经过过虑,去油,去金属离子,杀灭桡足类;为防止此病的发生,可在每千克饵料中添加0.1克土霉素。

⑵ 参苗运输时尽量走短途好路,着苗袋或附苗板要固定好,防止振荡造成参体损伤;运输时要充气、控温。

⑶ 放苗时要尽量放养大规格苗种,放养前用青、链霉素各30×10-6浓度的药液浸浴半小时,受伤个体要单池培养至痊愈后放养。养成期间要定期消毒,一般每20-30天消毒一次,每次水深1.5米,用40千克/亩生石灰粉末均匀洒落在池中,沉底后变成白灰,对刺参无害;室内养殖可在培育水体中用浓度为(0.5-1)×10-6的土霉素或四环素与磺胺类药物交替使用。同时可在刺参的人工配合饵料中添加0.3克/千克饵料的土霉素或四环素。

4、治疗

⑴ 刺参育苗期间,稚参密度大,正值夏季高温,一旦发病很快波及全池,所以,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必须早发现早治疗。稚参发病时,要马上分池,加大水交换量,培育用水必须经过沙虑、消毒、去金属离子。在稚参饵料中添加0.3克/千克饵料土霉素或四环素,同时用浓度为2×10-6的洗必泰溶液或用0.5×10-6苯扎溴铵加(5-7)×10-6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3小时后换水,隔天一次。

⑵ 刺参养成期间,由于放养密度较低,参体的抗逆性增强,一般不易爆发此病,即使发病也是局域性的。可经常派潜水员下水观察刺参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发病个体,潜水员下水收集病参,加大换水量,全池消毒。将病参放养在小面积池中,用青、链霉素各50×10-6药液浸浴半小时,换水;也可用80-120×10-6苯扎溴铵溶液浸浴12小时,换水,隔天一次,连用四次。

⑶ 如果是水质污染引起烂皮病,需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停止换水,加强内循环,等污染解除后方可换水。编辑:南方渔网

二、刺参排脏

排脏是刺参在受到强烈刺激时,常常把内脏包括胃、肠、呼吸树、背血管丛、生殖腺等排出体外的现象。

刺参的排脏比其他刺参要显着得多,排脏常常是紧接着体壁的强烈收缩,内脏通过总排泄腔经过肛门排出体外。引起排脏的不良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人为的干露、温度的急剧上升或下降、水质的污染以及物理、化学刺激等。刺参排脏后,经过一定的时问内脏还可以再生。

此外,刺参在离开海水时间过长时,刺参的体壁会融化,整个刺参将会“化掉”。所以刺参采捕后应该立即处理,不可久放。

三、刺参不摄食症

生产中常出现拖便现象的苗种多数表现为摄食差、生长慢、体色暗。究其本质,拖便症其实是海参患肠炎的一种表现,是由细菌感染肠道造成肠道黏膜受损、脱落而造成的,其粪便黏性大,容易黏附在刺参肛门处不易脱落。

关于海参肠炎拖便的治疗,往年整体上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生素类,但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容易反复,如此一来,肠道受损严重。可以选用纯植物提取的乐畅桉树精油拌料,有效抗炎抑菌,治疗肠炎拖便问题,同时对于海参的纤毛虫问题可以起到驱除左右,菌虫双抗。

四、刺参烂胃病

病症:海参幼体胃壁增厚、粗糙,胃的周边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继而萎缩变小、变形,严重时整个胃壁发生糜烂,终可导致幼体死亡。患病幼体摄食能力下降或不摄食,发育迟缓、形态大小不齐,从耳状幼体到樽形幼体变态率低。

发病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饵料品质不佳如投喂老化、沉淀变质的单胞藻饵料,或饵料营养单一如单独投喂金藻类、扁藻等饵料。另一方面,一些细菌感染幼体也可以导致此病发生。

预防:使用水产类消毒剂在育苗池及其设施的消毒育苗池、管道、车间、板及其筐一条龙消毒:每瓶(1000ml)兑水200L,均匀投在沙滤池内预防各种细菌、霉菌及病毒引起的疾病。根据车间水体大小和筐、板的多少,调整用量。池壁消毒:10ml兑水2L,均匀喷在池壁,停留5分钟以上即可,不用再冲洗池壁。

治疗:一方面投喂新鲜适口的饵料如角毛藻、盐藻或海洋酵母,满足幼体发育和生长的需要

另一方面适当加大换水量,减少水体中细菌数量,配合使用呋喃类抗菌素药浴有良好疗效。

在海参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不要忘了学习海参烂胃病治疗方法。因为海参烂胃病症状在海参的养殖区同时普遍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现象。致使许多养殖户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严重挫伤了养殖者的积极性。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提交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