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十四届哈兽维科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论坛猪病防控专场7日哈尔滨圆满收官开幕式现场 2018年8月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2018第十四届哈兽维科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论坛猪病防控专场7日哈尔滨圆满收官
开幕式现场
2018年8月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主办,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独家承办的2018第十四届哈兽维科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论坛冰城夏都哈尔滨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辉煌七十载 维科助伟业”,全国100余位规模猪场代表、媒体代表抵达现场,探寻猪场四大疫病(蓝耳、伪狂犬、病毒性腹泻、猪瘟)流行现状与未来防控之道。
哈兽维科副总经理熊永忠先生主持开幕式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蔡雪辉研究员、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田志军研究员、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刘长军研究员、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国文教授、山东益生股份曲立新博士、哈兽维科总经理冯建民、江苏省徐州市农委周伟主任、牧原集团技术总监韩有胜、雨润集团养猪事业部总经理史景松、内蒙古伊利集团奶牛科学院赵晓军、大伟嘉集团养殖部总经理赵宝凯、大好河山集团总经理闫学军出席论坛开幕式,哈兽维科总经理冯建民致欢迎辞。
哈兽维科总经理冯建民先生致欢迎辞
2018年是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成立七十周年,冯建民先生表示,哈兽研建所七十年来,陆续取得辉煌的业绩和骄人的成果,哈兽维科作为哈兽研全资企业,承担着哈兽研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已经成为哈兽研科技创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哈兽维科立足养殖户需求,在关注研发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做出重大调整,突破性地将营销体系划分为市场部、强制免疫疫苗事业部、畜苗事业部、禽苗事业部和技术服务部五个部分,希望未来为养殖户提供更加系统、直接、优质的服务。
开幕仪式结束后,猪病分会场精彩开讲。本届论坛猪病会场共邀请到五位专家,分别是哈兽研蔡雪辉研究员、哈兽研田志军研究员、哈兽研陈建飞副研究员 、华南农大张桂红教授、温氏股份养猪事业部王连想副总经理,现将专家报告干货内容遴选如下。
PRRS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思考
蔡雪辉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病原监测与流行病学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从流行毒株来看,我国PRRSV以北美基因型为主,但多种PRRSV株共存的态势已经形成,NADC30样毒株近年有逐步取代HP-PRRSV毒株成为主流毒株的趋势,此外,由于疫苗免疫不当,毒株变异的多样性也日趋明显。而从流行时间来看,经典PRRS的主要流行时间在1996年-2005年,高致病性PRRS的主要流行时间在2005-2014年,从2014年至今,我国始终处于多种毒株并存的局面。
对于目前我国PRRS的防控,蔡雪辉研究员指出,猪场过分依赖疫苗的策略急需调整,只有以净化与根除疫病为目的应用疫苗,才会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在防控过程中,猪场应该明确一点——疫苗不是“万能的金钥匙”,目前并没有一种特定的疫苗产品可以免疫所有PRRS毒株,而且在免疫过程中,多毒株疫苗并用的模式弊大于利,因此,猪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对广大养殖企业而言,建立PRRS防控长期计划,特别是种猪的净化势在必行。此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建立以生物安全为主的PRRS综合防控体系,制定合理的生物安全措施,在PRRS防控中尤为关键。
我国猪伪狂犬病净化难点及解决方案
田志军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病原监测与流行病学研究团队专家,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在猪场免疫前,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免疫退出机制”,即明确野毒是否流行,如果流行,要进一步判断流行强度,进而根据野毒的流行强度制定针对性的免疫程序;如果未流行,要判断没有发生疫情的原因,判断是由于疫苗免疫使猪群获得临床保护,还是猪场没有野毒感染,进而根据不同疫病野毒的流行状态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做到“免疫无疫”“无疫维持”“疫病根除”。只有做到两个“有据可依”——是否免疫有依据、免疫强度有依据,才能真正达到“减针减负”的目的。
对于猪场的伪狂犬病野毒流行情况,应该如何判断呢?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野毒抗体阳性代表该动物曾经感染过野毒,不代表养殖场正在流行野毒。正确的检测方法是,在母源抗体消失后(主要针对种公猪和后备猪)的某个时间点检测到野毒抗体,才可判断为养殖场正在或近期发生野毒感染。对于发病猪场,需要明确“净化”对象是空间,而不是某个个体,建议采取温和法(即尽量不影响猪场正常生产秩序情况下)对猪伪狂犬进行净化根除:首先淘汰阳性种公猪,逐步淘汰生产性能正常的阳性母猪,完全保证后备猪抗体阴性,连续3次(半年以上)伪狂犬病处于不流行状态,猪场开始进入净化状态。净化开始后,野毒不流行状态持续24-36个月,可以进行净化验收。
猪病毒性腹泻新挑战
陈建飞 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主要从事猪冠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病原诊断、抗体检测和疫苗研制工作。
造成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情况十分复杂,有冠状病毒(PEDV、TGEV、pDCoV、PEAV)、轮状病毒(A群、B群、C群、H群)、呼肠孤病毒(MRV)、小RNA病毒(kobuvirus、PEV-9、Teschovirus、Posavirus1)、猪博卡病毒(Bokavirus)、猪星状病毒(Astrovirus)、猪杯状病毒(Norovirus/Sapoviru)。其中,引起我国猪腹泻的毒株以PEDV和轮状A型G5基因型为主。
控制猪病毒性腹泻有两大关键点:第一,引种(母猪、公猪、精液),这一环节存在风险,建议自繁自养;第二,确诊病原,根据不同病原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
陈博士特别指出,猪场疫苗免疫失败可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1.营养状况: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缺乏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如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淋巴器官萎缩;2.猪群状态:年龄、品种等,如果个体抵抗力差,病毒感染会引起发病,如果群体抗体水平偏低,病毒来临会导致疫病的流行;3.环境因素:如温度过低或过高,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影响免疫调节,导致机体应答能力下降;4.免疫抑制病:如PRRS、圆环病、球虫病、中毒症等风险;5母源抗体:此项因素对弱毒苗使用效果影响大;6.疫苗抗体间互相干扰:出现竞争同一受体或产生干扰素抑制等;7.其他腹泻病原:如多种腹泻病原:PDCoV、PEAV、MRV、PEV-9、RVB、RVC等。
猪瘟控制和净化
张桂红 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主任,广东省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防控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生猪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根据近年检测数据,猪瘟流行率(PCV阳性率)逐年降低,总体平均阳性率大概在3%左右,主要以隐形、温和型感染形态存在,感染猪持续带毒,但体内病毒量低,以2.1分支亚型为主,是净化的良好时机。建议广大猪场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猪瘟净化:第一阶段进行猪瘟带毒调查,第二阶段进行猪瘟稳定控制,第三阶段进行猪瘟全群净化,淘汰检测带毒的猪只,第四阶段进行种猪群的再监测与净化效果分析。
对于猪瘟的防控,C株疫苗是目前最理想的动物疫苗,免疫最早4天可产生有效抗体,免疫持续期可达6-11个月,口服免疫也可以获得部分保护,而且攻毒不会形成持续感染,截止目前,对所有基因型均可交叉保护。但美中不足的是:无法用血清学方法进行免疫与感染的鉴别诊断,需要采扁桃体,而且抗体产生的产生的效力受到蓝耳病毒的干扰。除C株以外,E2可以阻断中等毒力猪瘟疫苗的垂直传播。
最后,张桂红教授表示,如何维持猪瘟的净化状态?猪场要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理念及管理体系,切断传播途径,特别是种猪场,必须开展重要疫病净化。针对近期发生的高致死性非洲猪瘟疫情,张教授特别指出,一旦发现,马上扑杀上报,这是最佳防控方案。
规模化养殖生物安全管理及主要疫病控制
王连想 博士 温氏股份养猪事业部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
受近年来国家环保、土地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散养户大幅退出,随着规模化养殖企业产能的不断释放,逐步填补散户退出后的供给缺口,规模化养殖程度不断提升。
对于广大规模化猪场而言,建立系统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尤为重要。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四大关键点进行考虑:1.加强基础设施配套,为猪群创造良好居住条件,提供生物安全基础;2.加强育种体系建设,确保种猪数量和质量,规范引种,减少引种次数和频率;3.延伸产业链,规划生产和运输,减少饲料环节生物安全的影响;4.规划和优化生产流程,推进批次生产,减少生物安全风险。
最后,王博士指出,养殖场要适应中国养猪生产新形势,推动转型升级,其次要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控制,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同时强化主要疫病控制,减少生产影响。
哈兽维科技术服务总监夏伟主持活动
自由交流环节
随后,进入自由交流环节,专家针对猪场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精彩解答,至此,2018第四届哈兽维科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论坛(猪病防控专场)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收官。据哈兽维科总经理冯建民先生透露,论坛未来还将进一步整合行业内专家及技术资源,助推行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参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