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吴粲(代蔚)毕业于四川大学,世界范围策划经济学开拓研究者,代表作《策划学第六版》(由世界权威出版社Cengage Learning翻译到世界各地做教材)、《时间的终极问题》(对时间的最新解释,先出版中文书抢占观点,有关论文投到世界权威刊物,已经修改多次)。某大学(文章仅代表自己观点与学校无关,故隐去)战略博弈与策划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广安满屋飘香酒业法人。(有关作者实证资料见文尾)。
百年难见猪价疯狂!
10月26日四川某商场猪肉已经涨到39.8元,3个月内已经涨了3倍多,几位近百岁老农谈及此事,摇头说他们与猪打了一辈子交道,还是第一次见到猪价涨得如此疯狂!
如果说是猪瘟造成,然而一辈子养猪也很多次遇到过,但从来没象今年猪肉价涨得如此疯狂!
成都某商场的猪肉价格
蜂拥养猪,公司乱投资,应对手段有违经济学常识和科学原理
最近10年,非洲猪瘟总是不定期发生,这种病全世界都束手无策,只要一遇上,那就彻底倒霉。所以时常听到生猪或猪肉价格反复无常,听到某公司或农村小养猪户得了猪瘟亏惨或没有发生猪瘟但猪价却下跌而依然亏损的故事。当然也有遇到猪没生病但猪价又高,很多养猪户赚欢的年头。
近10年,无论公司或农民养猪基本是靠运气。如果养猪不得病,猪价又好,那就赚钱了;如果养猪不得病,但猪价不好,同样赚不到钱。
那么问题来了。
问题1:当非洲猪瘟无法应对,为什么公司还要大量投资去养猪?
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加紧建设养猪项目,各地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特别是养猪大省四川各个市都在大力上养猪新项目。
成都市:近期总投资2.1亿元的种猪场建设项目顺利开工;设计年产10万头商品仔猪的种猪场扩建项目完成设备安装,计划本月底引进能繁母猪3000头,设计年出栏14000头的彭州市多赢生猪专业合作社项目,目前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成都积极与多家养猪企业洽谈,目前已落实项目26个,总投资16.55亿元,可新增存栏3.8万头种猪,存栏41.1万头商品猪。绵阳市:今年新建大型种猪场3个,新增优质仔猪25万头,标准化代养场85栋,新增产能10万头。加快实施龙头企业的种猪场、大型规模养殖场在建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成后新增产能200万头。(“四川当前生猪生产情况如何?这场会给出了最新进展”,四川在线,2019年10月26日。)
问题2:新建养猪场如此多,如果不生病,那么如此多的猪,市场能否容纳?怎么赚钱?如果发生猪瘟又将造成多大的损失?
各地蜂拥养猪,是不是病急乱投医?公司是不是乱投资?是否符合经济学常识和科学原理?
从科学角度看,当前根本还无法治疗这种猪瘟而且是世界难题,为什么非得要抱幻想?难道又去冒险重蹈覆辙?
当非洲猪瘟还无法应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赌运气似地去投入养猪,而应该冷静地等待:让猪瘟过去或等待医学技术能够治疗。而从经济学角度这是非常明显存在高风险。
猪瘟病猪不能运走
当前最好的应对办法:去发展它的替代品和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
当猪瘟疯狂而现今医学技术又无能无力时,最好的办法是去发展它的替代品和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式:减少吃猪肉。而目前只是四川及贵州等省份爱吃猪肉,尤其农村,而城市居民已经越来越减少吃猪肉。
猪肉的替代品有很多,牛肉、鸡肉、羊肉、鱼肉等等都能够替代,以前很多人炒菜也难以离开猪油,而现在很多城市家庭炒菜都不喜欢用猪油,而改用植物油,因为肥胖及高血压的人增多,从健康角度,植物油更符合人们食用。当植物油能够满足,再配合鱼肉也能够成为猪肉的替代品,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在这种特殊时期非得要去冒极大风险去养猪。
这几年牛、鸡、羊发病率相对猪要安全得多,所以应该大力发展替代品的养殖而不是急于引导去养猪。
假设猪瘟远去如此多的猪,市场如何容纳
从国家战略角度,涉及食品的其他产业应该从中吸取什么?
粮食、猪肉等涉及国家战略的主要食品,除了用储备来预防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另外必须直接或间接找到它的替代品,当发生百年甚至千年的自然灾害才能应对,不然对国家就可能导致灾难。
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和预防决策已经非常发达,绝不能象过去落后时代坐以等待或乱决策,当遇到大的自然灾害时就束手无策或手忙脚乱。
前几天我在各大论坛和自媒体发表了:“《粮食安全》白皮书惊醒曾辉煌2000多年一产业!可省耕地9584万亩https://www.toutiao.com/i6750519114285974030/”,从国家战略角度讨论了应该对粮食消费很大的酿酒产业的替代品——甘蔗酿酒给予重视、支持!
袁隆平等我国农业专家培育的优良种子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但到如今,杂交种子的技术已经到达极限,再有杂交种子也存在一定隐患和弊端:第一,如果未来发生几百年甚至千年难遇的灾难,当种子受到威胁时,对粮食就存在很大安全;第二,每年购买种子也增加了农民的种植成本。
广安满屋飘香酒业公司则另辟蹊径,从工业角度找到了与粮食消费很大的酿酒产业的替代品——甘蔗酿酒,每年能达到节省耕地9584万亩,最终为解决粮食安全的目标相同,意义同样重大。
历史上甘蔗白酒曾是主流或是粮食白酒替代品,现在虽然随着种植和良种技术的提高,粮食产量已经大幅提升,但也应该有忧患意识,并且为防备千年以上自然灾害,不能出现国家战略失误。而且我国还是一个粮食进口大国,2018年,包括大豆等油料和饲料在内的粮食进口总量为11555万吨。
从猪瘟疯狂,猪价猖狂,吸取教训,粮食等其他产业的国家战略布局,要做到安全,不能只局限于储备和培育良种这条独路上,还需要多方思路,另辟蹊径。
老甘蔗酒标证明中国悠久的甘蔗酒历史
作者实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