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养猪这个行业很不招人待见,“又脏又臭又累,还赚不到钱”......这似乎成了大多数人对养猪业的刻板印象,甚至还有很多人对养猪这事嗤之以鼻。
养猪“成本大战”一触即发!猪企各出奇招
不过,2018年我国养猪业迎来了“戏剧性转变”。受非洲猪瘟、环保政策等叠加因素影响,我国生猪产能瞬间蒸发了近6成,导致猪肉价格也出现大幅度的上升。一时间,不被看好的“二师兄”也站上了风口!
虽然这场“变故”让很多养猪人赔了个底朝天,但在那场“战斗”中真正存活下来的,都尝到了一波难遇的超级猪周期红利的“甜头”。以小规模猪场来说,自己养个30头母猪,一年轻松百万到手!大型猪场就更不用说了。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对于养猪业来说,非洲猪瘟无疑是一场“大浪淘沙”。在市场严重缺猪缺肉的情况下,养猪拼的是产能,是速度。而未来行业竞争会更激烈,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技术和成本是取胜的关键,简言之,未来养猪比拼的是花更少的钱、更少的时间、更少的资源养出同样好的猪。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
产能恢复超9成,养猪利润随之缩水
为了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近年来,相关部门不断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同时还陆续出台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养殖场户贷款贴息等各种扶持政策。在市场利好以及政策支持的双重刺激作用下,规模猪企加速扩大产能,中小养殖户补栏增养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生猪产能加速恢复。
最新官方数据显示,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超过4100万头,已连续14个月增长;生猪存栏超过4亿头,已连续10个月增长,生猪产能已恢复至常年水平的90%以上。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由年初的16.1万增加到17.7万家,去年空栏的规模猪场也有超1.5万个复养,养猪户比年初增加228万户。
由此见得,这两年养猪巨头扩张的步伐可谓甚猛,同时,在养猪红利的诱惑下,中小养户复养的积极性也很高。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向好,市场猪肉供给矛盾相对弱化,生猪价格也随之大幅回落。大家都知道,猪价最能反映生猪产能的恢复情况,产能恢复得怎么样,看猪价就知道了。
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在今年2月中旬以及7月中旬出现了两次猪价高点,均在38.1元/公斤以上。目前生猪价格为33.9元/公斤左右,与此前高点相比,下跌了4.2元/公斤。按照300斤的大肥猪来算,养一头猪的利润缩水了630元。
对于未来猪价是否会再涨,养殖户似乎已经不那么在意了,他们更关心的是猪价什么时候会跌,跌得会有多猛。综合业内大佬的预测,普遍认为明年上半年生猪供给将会恢复到常态水平,届时猪价也会逐渐接近2017年的价格水平,回落至正常价格区间。
总体来说,随着生猪产能的逐渐恢复,明后年来看,猪价下行是必然的趋势。同时,未来生猪养殖出现阶段性过剩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全行业扩容最后的格局就是价格低过成本线,继而进入下一轮“猪周期”,而未来养猪也将从“速度的竞争”变为“成本的竞争”。
“成本控制”成为未来盈利关键,巨头已做好准备
近日,上市猪企先后发布公告,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各出奇招。以7大头部猪企三季度养猪成本为例,牧原股份为7元/斤;新希望为7.1元/斤;大北农为7-7.5元/斤;唐人神为8.05元/斤;金新农为8.8元/斤;正邦科技为10.05元/斤;天邦股份为11元/斤。
从以上数据来看,各个上市猪企的成本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最低的是牧原为7元/斤,最高的天邦达到了11元/斤,中间差值达4元/斤!这其中主要和各大企业的计算方式不同有着较大的关系,当然,这也与养殖技术、方式的不同有关系。
相比于非瘟爆发之前,目前各个企业的养殖成本都有非常明显的上升。究其原因,一是非瘟防控成本上升,包括用药、生物安全防控等;二是饲料价格不断攀升;三是企业扩张,加入了很多新入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成绩;四是产能扩建新摊成本较高,母猪生产成绩不高。
这可以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求证:10月份出栏一头商品肥猪成本为1850元,比非洲猪瘟发生以前增加260元。其中,玉米价格上涨使饲料成本增加80元,防疫成本增加130元,粪污处理成本增加50元。
不可否认的是,本轮超强猪周期已进入下半场,猪价整体进入下滑通道已不可逆,为应对未来的低猪价,头部猪企在纷纷加速扩张的同时,也早早意识到要将“降本增效”作为核心工作。同时,上市猪企先后定下了成本控制的目标,“成本战”或即将打响!
作为养猪业的“一哥”,牧原股份在非瘟前的综合成本为11.5-11.8 元/公斤,在行业中非常具有竞争力,公司明年主要通过智能化升级逐步降低成本,使其降至非瘟前水平;正邦科技将制定严格的成本考核和奖惩方案,力争明年将成本将至16元/公斤;新希望则是通过数字技术进一步优化运营成本将成本将至11-12 元/公斤,并表示理论极致成本可以达到 9-10元/公斤。
哪家上市猪企能脱颖而出?我们拭目以待!
行情下行,中小养殖户怎么做好成本控制?
对于大型养殖企业而言,他们产业链齐全,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强,哪怕是养猪不赚钱,还能通过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来进行生产或销售,从而获取利润。而中小养殖户则不同于此,要知道,养猪不是靠着一腔热情就能办好的,更要讲究方法和技术。
对于中小养猪户来说,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养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够在市场价格下行周期存活下来。而资金本身就不充足,因此降低养殖成本就显得格外重要。
降低养殖成本可以从基因、营养、生物安全、生产管理、环控等方面着手。具体来看:
1、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自繁自养,二元母猪培育最佳;
2、对于母猪性能差、产仔数少、成活率低的猪群,应及时予以剔除;
3、学习大场,做好生猪品种改良,并做好猪群饲喂保健与饲喂营养。
4、积累经验,提高养殖技术,把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放在首位,正确认识积极应对,做好猪场卫生,定时消毒,切断一切猪瘟传播来源,全力做好猪场生物安全防控。
5、控制好养殖规模,最好不要满负荷生产,100头的猪场可以控制在保持80头以内的存栏量,这样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以便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6、加强交流、把控上市行情,尽力错峰出栏上市。(来源: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