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如何成功引种

   j1018256129   网络    2020-11-09 11:54:03
【导读】 后备种猪的引进对猪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特别对新建的猪场,甚至可以说是决定...
猪场如何成功引种

猪场如何成功引种



后备种猪的引进对猪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特别对新建的猪场,甚至可以说是决定将来猪场命运的一步。因此,要保证引种成功,在坚持适应市场需求、追求最优遗传品质和健康匹配的总原则下,就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  引种前的准备

1.1 隔离舍等的准备

隔离舍(场)最好设在场区外,且最好是从来没有养过猪的;宜配套运动场,以供种猪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保证肢蹄的健壮。隔离舍(场)必须提前彻底清洗消毒并空置一段时间。在隔离舍(场)附近,要准备好卸猪台或卸猪架,没有时可堆一堆与车高度相同的细沙,以保证卸猪安全,防止肢蹄损伤,减少应激。最好按供种场家提供的配方提前配制好引进猪的全价料,保证有1周的过渡期。有条件时可准备一些胡萝卜、青苜蓿和瓜菜等青绿多汁饲料。同时要准备一些药物,以备预防和治疗由于环境及运输应激引起的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

 

1.2 引种时机和时间的确定

猪场引种最好避开养猪效益高峰年,因此时引种,种猪挑选余地小,且价位较高,引种繁殖出后代时很可能又进入下一个低谷期。引种应避开当地最冷和最热的季节。新建猪场在决定建场后,可依据引种数量多少先建1 ~ 2 栋后备猪舍,隔离封闭消毒后先引种。优点是至少提前半年见效益;缺点是不利于防疫,各种设备及设施不完善,不便开展工作。

 

1.3 引进品种和代次的确定

要根据猪场生产目的确定引进的品种,不同的生产目的引进的品种可能各不相同。祖代种猪场可引进同一品种原+种公母猪纯繁生产祖代公母猪,父母代种猪场可引进不同品种的祖代公母猪杂交生产二元母猪;商品猪场可直接引进二元杂种母猪,配套终端父本公猪或二元杂种公猪生产三元或四元商品猪。商品猪场若要生产生长快、瘦肉率高的猪肉,可引进“洋洋”二元母猪;要生产瘦肉率适度、肉质好的猪肉可引进“洋本”或“本本”二元母猪。

 

1.4 引种数量的确定

要根据猪场自身条件和规模,生产种猪的更新比例等确定引种的数量。老猪场一般可引进少量公猪、母猪,达到增加或更新血缘的目的即可;如果是新建猪场规模小时可按生产规模一次全部引入,但引进种猪数量较多时,还应分批进行,以增加选择强度和便于有计划地配种,避免因自身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而造成重大损失。新猪场如按生产规模引种时一般引种数要比最大母猪容量多出15%,因为种猪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进行淘汰。引进公猪时要考虑有足够的血统及数量,本交时公母比例为1 ∶ 20 ~ 1 ∶ 25 ;采用人工授精时公、母比例为1 ∶ 100 ~ 1 ∶ 500,在实际引种时可适当高于这一比例,以免因个别公猪不能使用耽误母猪配种。

 

1.5 引种体重的确定

许多猪场,特别是刚步入养猪行业的新猪场都喜欢引进体重大的种猪,认为引进种猪的体重越大,其生产性能就越好。其实,引进体重过大的种猪极易给今后的生产带来隐患,如果在猪体重为80 ~ 90 kg 时进行挑选,除事先定购或该猪场专门销售客户买回去马上可配种的种猪外,体重过大的种猪很可能是别人挑剩下的猪,质量可能要差一些,不仅挑选余地较小,而且影响引种后的定向培育和免疫计划。体重小于50 kg的种猪,由于体型还没有定型,生殖器官发育不明显,不易挑选。故引进的种猪一般要求体重在50 kg 以上,不宜过大过小。引种数量大时,还要把体重距离拉开,不论是公猪还是母猪,大、中、小体重应各占一定比例,以便科学地安排生产计划。同时公猪的体重、年龄一般还应大于母猪。

 

1.6 供种场家的确定

在满足所需品种的前提下,首先选择场家要选有品牌、具有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有足够的供种能力和较高的育种技术水平的场家。品牌是实力的象征和体现,如完善的育种体系,良好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等,才能保证种猪质量。其次选择场家要把种猪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重点调查种猪的来源、时间、规模、代次和性能,一般建场时间短,并且种猪直接来源于国外的可能疾病较少和性能较高。有条件时引种前进行采血化验,合格后再引种。尽量坚持从一家猪场引进,否则会增大发生疾病的风险。第三选择场家应先进行了解或咨询后,再到场家实地查看,切忌盲目考察,以免看到的猪可能只是一些“模特猪”。目前外引品种来自不同国家,或尽管来自同一国家,但是来自不同的育种公司,在体质外形、生产性能方面也会有差别,因此在引进种猪时,不仅要关注种猪来自哪个国家,也要了解来自哪个公司。第四选择场家还要综合考虑本场与供种场家在区域大环境和猪场小环境上的差别,尽可能地做到本场与供种场家环境的一致性,故引种时不宜舍近求远。

 

1.7 引种人员的确定

引种是一项技术性和责任心很强的工作,如猪场本身技术力量和经验不足时,特别是新建猪场,最好聘请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但也应注意不要上了一些为获取回扣不惜推销劣质种猪的所谓专家的当。

 

 

2  现场选种

2.1 观察健康状况

由于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种猪场都不提供猪病检验报告,故选种时只能在全面了解供种场家整个猪群的健康水平和免疫状况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观察来判断猪群的健康状况。具体到每头猪要注意观察营养状况、精神面貌、有无红眼、泪斑、眼屎、粪便形状、尿色、有无咳嗽、气喘、皮肤颜色、采食情况、鼻嘴歪斜(可能有萎缩性鼻炎)、疝气等。必要时可用远红外线体温计测量体温,以判断个体健康状况。

 

2.2 观察体型外貌

对公母猪体型外貌的共同要求是应符合本品种特征,无明显缺陷,活泼好动,眼睛亮而有神,面目清秀,头颈较轻,身体匀称,腹宽大而不下垂,骨骼结实,四肢结构合理、强健有力、蹄系结实等。

 

对母猪要侧重于对乳头、外阴、腹线的观察。要求乳头在6 对以上,其中3 对在脐部以前,有一定距离,没有无效乳头,排列整齐均匀;外阴较大且下垂,不可太小或上翘;腹部要宽不宜过于平直。值得注意的是不要选择“双肌臀”或“双肌背”体型特别明显的个体,不能按商品猪的要求和标准选择种母猪。

 

对公猪要求背腰平直,后驱丰满发达,四肢强健有力,雄性特征明显,眼光有神,活泼好动。对公猪的睾丸、包皮、性欲要重点观察。睾丸摸起来感到结实但不坚硬,大小一致,睾丸过小产精量也少,而超大型睾丸,则可能是病态;还要看包皮有无积液;对接近性成熟年龄的公猪要观察性欲状况,一般性欲旺盛的公猪会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和交配欲望,吐沫也较多,有条件时还要观察公猪爬跨发情小母猪的能力,如公猪虽能正常爬跨,但阴茎不能正常伸出、过短或过软的公猪均不能选择。

 

2.3 查阅系谱和了解生产性能

挑选的种猪必须有耳号,并附带耳标、免疫标志牌。对预选的个体,通过查阅系谱剔除生长慢和同窝中有遗传缺陷的个体,查清个体之间的血缘关系。纯繁时公母猪间尽量不要有血缘关系,引种数量较大时,每个品种公猪血统应不少于5 个,且公母比例、血缘分布要适中。对预选的个体通过询问场家相关人员了解生产性能情况。对种公猪应该侧重于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胴体品质等性状的了解,对母猪主要侧重于繁殖性能等性状的了解。如选择的是经过性能测定的猪,最好选择育种值高的特级猪,但可能价格也高。

 

2.4 索要各种证明和技术资料

种猪选定后,应要求场家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动物防疫合格证复印件、发票、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种猪系谱卡和种猪合格证及饲料配方、免疫程序和饲养管理规程等。以备路上查验和便于引进后的检疫和饲养管理工作。

 

总之,实际引种过程中,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种猪场,通常无法提供一些更为具体的生产性能数据,且在选猪时,种猪场不允许客户进入生产区,客户只能隔着玻璃幕墙进行挑选。因此要购买到性能优良的种猪是不容易的。选种时一定要坚持健康第一、生产性能第二、体型外貌第三的原则。还要注意选种时要心中有标准,切忌进行比较,以免选“花眼”。此外,对公猪的选择要更严格一些。

 

 

3 种猪的运输

3.1 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一般有汽车运输、空运、铁路运输等,常用的为汽车运输。最好使用专门运输车辆,每辆车应配备2 名司机,并选派有运输经验的专业人员押车。在装猪前12 h 应对车辆及随车用具进行2 次以上彻底清洗消毒。车辆要有专门的隔栏,防止途中挤压。车底板最好铺上苇帘、稻草或锯末等,以防止肢蹄损伤。

 

3.2 装车

装车前最好给待运猪注射一支长效抗生素(如长效土霉素等),对应激敏感种猪可注射镇静剂(如盐酸氯丙嗪等)。起运前,充分饮水、但不能让猪吃得太饱。长途运输每个隔栏的猪不宜过多,以每头猪都能躺卧为准,但也不宜太少,太少运输成本增大,太松反而易造成猪的损伤。装猪时大小猪应分栏,有爬跨行为的公猪最好使用单栏。装猪时应轻轰慢赶,防止损伤肢蹄。夏季应在早晚凉爽时进行,如气温太高可边装边用水浇淋猪体和车厢,注意通风、防拥挤、防暑、防雨淋和太阳直射;冬季应在中午较温暖时进行,注意保暖防风,但在车的侧面或后面要留有通风处,篷布要有透气性。装猪完毕后要尽快起程,防止停留时间过长,猪只打斗造成损伤。

 

3.3 路途行车

汽车长途运输应尽量走高速公路,避免堵车、急刹车和急转弯等。中途应随时停车检查运输设备是否完好及有无猪只逃脱,驱使猪只站立,观察有无受压和应激反应猪。夏季在早晚和夜间行车,避免中午行车,可盖上遮阳网,猪只中暑及时用水降温。冬春季在晴天和白天行车,要遮好篷布,多垫垫草等。根据运输距离和气温情况,带足饮水和饲料,补料以喂青绿多汁饲料和湿拌料为佳。不应在疫区、城镇和集市停留和饲喂。

 

 

4  引进后的饲养管理

4.1 细致管理

到场卸车时轰赶要轻缓,捉放要小心,防止损伤猪只肢蹄等。卸完后不要急于赶入猪舍,应在原地休息30 min后,用围布缓慢轰入猪舍。按品种、性别、大小、体质强弱和健康状况分群饲养,但体重过大或已有爬跨行为的公猪应单栏饲养。分群后应对猪群喷洒一些有气味的消毒药物或空气清洁剂,并有专人看护12 h 以上,防止打斗造成损失。进栏后不要急于喂料,先少量多次饮水,饮水中最好添加0.3% 的食盐、2%的蔗糖、电解多维或口服补液盐等。待休息半天后,先投喂少许饲料,然后逐渐增加,3 ~ 5 d 后恢复正常喂量。分群后应及时调教,使猪建立起采食、睡卧、排泄三定位习惯。保持舍内空气清新、干燥干净,确需冲洗时,尽量在一天中最热时进行。

 

4.2 防治疾病

引进后10 d 左右的饲料或饮水中可加入预防剂量的广谱抗生素等,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若引进种猪出现骚动不安而惊群等应激症状时,可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等抗应激药物;出现腹泻症状时可充分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等。引入15 d 后先驱虫,再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必要时作抗原与抗体水平监测。平时要密切观察引进种猪的健康状况,对伤病猪要及时隔离,护理治疗。

 

4.3 隔离驯化

引进的种猪在隔离21 d 后,应通过接触本场的微生物群给予驯化,使之在配种前产生足够的抗体,与所处环境的微生物群系保持“和平共处”的平衡状态。接触的微生物群类型及驯化期的长短取决于引进种猪和本场猪群的疾病状况及其病原谱差异,通常需4 ~ 6 周。对蓝耳病阳性的猪场来说,如引入高度健康尤其是蓝耳病阴性的种猪,其驯化适应期可能要延长至60 ~ 90 d。具体作法是:第1 周可用哺乳仔猪的粪便与引进种猪接触,但本场有猪痢疾、C 型魏氏梭菌、猪丹毒和球虫病时不宜进行接触感染;第2 周用胎衣、木乃伊拌料给引进种猪吃;也可采集母猪粪、尿和唾液、新生病仔猪的肺脏等材料制成水状悬浮液,添加到饲料中饲喂;第3 周按1 ∶ 5 ~ 1 ∶ 10 的比例将本场40 ~ 50 kg 的育肥猪与引进种猪相邻关养,最好能通过隔栏互相接触;第4 周按1 ∶ 20 的比例将本场淘汰的公母猪混入引进种猪群。但驯化适应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接触的时间和强度,如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暂时停止接触,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在完成隔离驯化,确定健康无疫情后,才能允许与本场猪合群饲养。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石旭东,梁妍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