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推动中国这艘大船行稳致远,那么打开创业创新大潮的闸门,就要靠改革这把“金钥匙”。创新与改革是孪生兄弟。现阶段的改革,不仅仅是利益格局的调整,更重要的是通过体制变革,破除一切束缚创业创新的桎梏,激发起全体人民的创造潜力,增强发展的新动能。
一是以政府自我革命为创业创新腾出空间。本届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当头炮,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了创业活力。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下一步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同时,要规范审批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全面制定和实施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今年要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核心是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政府要在减少和纠正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的同时,做好服务质量的加法和工作效能的乘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强监管、造环境上,走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依法行政“三步棋”,推进政府自身权责调整和行政流程再造,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二是以产权制度改革调动创业创新主体积极性。要靠产权改革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本等要素,尤其是科技和人力资本。近些年来我国科技成果丰硕,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几年居世界第一,但没有很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中间有两个障碍:一个是科技成果产权制度不合理,我国中高端科技资源70%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大学里,转化率却不到10%。中关村等地开展了将成果处置权收益权赋予承担单位、股权激励等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将很快推广到全国。这些制度设计体现了“谁创新、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明晰了科技成果作为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产权归属,目的是让创新者获得与其成果价值相应的收益,有利于成果权能实现,有利于价值最大化。另一个障碍是转化不畅通,技术和产权市场不完善,缺乏知识和技术资本可交易可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使成果在上游形成“堰塞湖”。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加快建立市朝转化机制,同时,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立法,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形成知识产权市朝产业化的完整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让成果转化有法可依、依法保护;还要大力保护财产权等物权,人们只有在看到创业创新的财产得到有效保护后,才能解除后顾之忧。
如何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三是以需求引领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要放手让市场选择和配置创新要素,让市场主体面向需求开发新产品。我国模仿型引进式创新已经碰到瓶颈,技术上的“天花板”越来越多,各行业各领域迫切需要更多的原创性基础性创新,企业应以新思维、新发现、新原理,引领新创意、新产品、新技术。我国一些传统主导产业举步维艰,如果从单纯提供产品向供应链服务、全方位解决方案转型,插上创新创意的“翅膀”,就会实现附加值的倍增。因此,必须把创新的主导权交给市场,建立企业牵头、市场导向的协同创新机制。
四是营造公平诚信的法治和市撤境。公平的环境对创业创新至关重要。要加大公平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的力度,让违法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机制,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一路畅通。要大力反对行业垄断、技术垄断、行政垄断等限制竞争、打压创新的行为,从而保护好创业创新的火种,形成全社会的正向激励机制。
五是构建开放式人才体系。人才是创业创新的根本,要破除一切禁锢人才发展的藩篱,用改革红利释放人才红利,让更多的“千里马”奔腾驰骋。人才最期盼的是自由创造的空间、自主发展的权利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环境,要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在项目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他们更大的自主支配权,把更多资源投到“人”身上而不是“物”上面。要实施更加积极全面的人才开放政策,降低外国人才引进门槛,简化投资兴业、出入境等手续,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全世界人才来华。
六是完善创业创新政策和资金支持方式。中小企业占全社会就业的80%以上和创新成果的70%以上,是创业创新的主力军,并具有打破既有格局的“鲶鱼效应”,但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应当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首先要降低门槛,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在放宽市场准入、注册和经营便利化、简化创新产品审批等方面加大力度,扩大创业创新空间。其次,要继续加大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税费减免力度。今后创新支持政策要向普惠式、引领式转变,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政策。现在,国家已经设立40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启动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还有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等,各级政府也可以相应设立,还可根据情况考虑设立面向高校毕业生创业、科研人员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等相关基金。此外,还要完善社会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为创业创新融资搭建起四通八达的通道。
七是健全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搭建创业创新公共平台,不仅要发展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传统孵化器”,更要对创新工厂、车库咖啡、众创空间、网络空间等“新型孵化器”给予大力支持,发展一批创业特色小镇、社区等,鼓励发展创客实验基地、创业者加速器等多形式平台。企业也要由传统的管控型组织转变为新型创业平台,让员工成为平台上的创业者,从而形成市场主导、风投参与、企业孵化的创业生态系统。政府可以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举办公益性或非公益性的平台、中介机构等,重点帮助缺乏经验的创业者和中小企业进行市场分析、制订计划、法律服务等。今年国家将建立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重大科研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将向社会全面开放。与此同时,还要完善“一站式”行政服务甚至网上服务、上门服务,而且,针对创业创新者的社会保障也要跟上,以解除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