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防疫体系的构建

yuanfenwuyue 网络 2014-11-13 02:39:47
猪场的防疫体系关系到猪场的安全,体系构建不完整就会造成养殖的重大损失,怎样构建一套防疫体系达到降低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压力,阻止疾病传播和提高养殖者经济效益的目的,是我们所需求的。
1、猪场的选址
 猪场应该选在人口稀少,周围没有养猪户的地方,要远离大公路、铁路,最好有一条专门的猪场公路,而且少有其他人员过往。水源要方便安全,猪场最好建在干燥、向阳、通风的矮山坡上,社会条件应电力充足,远离居民区500m,远离畜牧场500~1000m,远离公路300~500m。场内布局要合理,将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等根据地势顺序安排,不同区间要有隔离措施,如绿化带隔离或墙体隔离或水池隔离等,另外在布局中规划出行走路线,区分出净道、污道。猪舍之间要拉开距离,最好有10米以上的距离,舍与舍间种植香樟、桂花、桢楠树等能净化臭气,吸尘降噪的树种。
2、控制场内其他带毒生物
 带毒生物有很多,如老鼠、鸟类、猫、狗、鸡、鸭等。这些生物多数带毒而本身不发病,但他们的存在却对猪场生物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如老鼠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带毒者。夏季蚊蝇滋生,是乙脑、附红体的高发季节,猫狗是弓形体病的传播者,鸟类是衣原体的传播者,而且鸟类、禽类还能携带口蹄疫病毒,而其自身不发此病。
3建议完成门卫制度
 门卫是防疫的第一道关口,其主要重点在于,严格执行防疫制度,每天更换消毒盒,消毒液要求清洁、浓度准确。进场人员要更衣、换鞋、洗手、消毒,进入车辆要严格消毒,执行进出(包括人员、物品等)登记制度,登记要准确、清楚、整齐。非单位人员禁止入内并谢绝参观,若有特殊情况通报负责人批准。
4坚持自繁自养隔离时间充足
 自繁自养能够保证场内猪只相对封闭,新病不易引入,而且长时间的饲养,对自己猪只的老病也会心中有数,防治起来比较容易。如有种猪引入,先在隔离舍专人饲喂60天左右,再引入后备舍,与少量经产母猪混合,让其适应本场的环境和微生物。对于外来引种的猪只,第二天开始做好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等疫苗,并在饲料中长期添加0.5%的奥得曼A,增强猪体免疫力和疫苗效果。
5坚持全进全出制度
 这项措施是现代养猪业成功的关键。猪舍最好设计成小单元式的。猪舍内外净道与污道分开,走过污道后绝不在没消毒的情况下走净道。舍与舍之间要有专用的转猪通道,转猪前后都要对通道、猪只、猪舍充分消毒,建议使用微生态环境改良剂-护舍安,对于畜舍和环境进行喷洒,使畜舍表面覆盖大量有益微生物,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有条件的可以在母猪从妊娠舍转入产子舍前过一通道,上有淋浴,下有温水池,最好有人按摩刷拭其身上污物和消毒。将产期接近的母猪(一般是一周内的预产期)安排于同一产房内,这样断奶时一起断走,做到彻底消毒,断奶后几乎是同期发情,一般3天~7天能发情配种,方便操作和管理,返情观察也方便。这样操作同批母猪又进入下一次循环,断奶猪只统一进入保育舍,保育结束后又一起进入育肥舍,各个舍的大小配套,流水化生产,各阶段都实行全进全出。而且,由于猪只日龄接近,应激小,少得病,即使得病也较为单一,诊断和治疗都相对容易。实际生产中,许多猪场由于规模不大,或者各阶段大小不配套,无法全进全出,但至少要保证同一栏内和相近栏内猪只体重日龄接近。有的猪场为了节约空间,将日龄差异太大的猪只混养在一起,甚至僵猪也关在一起,造成猪只短时间可能不发病,时间一长就暴发,而其病情很复杂,得不偿失,为什么?原因可能是大一些的猪抵抗力和适应力好些,带毒而不发病,小一些的抵抗不住大一些的猪带来的病菌,容易发病,而且病情加重后可能大猪也抵抗不住了,也可能发病,使病原和病情都变得复杂化。
6重大传染病处理
  当重大传染病发生时,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控制传染病就像消防队员扑灭森林火灾一样,要及时发现起火点,尽快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还没蔓延开来的时候就要通过隔离、消毒,将传染源圈定在小范围内,不让其多点暴发。这样操作再可怕的传染病也不容易散布开,那就不可怕了。生产中还要注意这期间人员一定要固定好,不能乱串,隔离时划定一定的区域,可将可疑猪周围的猪一起隔离,相对安全的猪只移走,将可疑猪只孤立起来,而其他安全的猪只在这个期间禁止转舍。饲喂病猪要有专人饲养,无法专人饲养的情况下要在饲喂完健康猪后再饲喂可疑猪,最后才是病猪,用具一定要分开,使用完后要消毒。对于病猪要及时诊断,标本兼治,对无价值的猪只及时淘汰或处理,解剖、深埋等操作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和避免人为散毒。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