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C博士,建明工业全球产品经理
翻译:罗正 博士, 建明工业(珠海)有限公司
免疫调节剂在替代促生长抗生素中的作用
家禽免疫系统
家禽的免疫系统由两部分组成-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和特异性免疫系统
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由家禽抵御疾病的各种自然因素组成,这些非特异的防御机制暗示生物安全和良好的饲养管理对于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遗传因素:连续的遗传选择是家禽具备了对某些疾病的强大抵抗能力,比如某些品系的鸡天生对禽淋巴白血病病毒有抵抗力。
体温:家禽有较高的体温,大约40.5℃-41.7℃。高的体温阻止很多如动物病原感染他们。比如,黑腿病和炭疽在家禽上面就不是问题。
解剖特征:家禽的皮肤被羽毛所覆盖,这可以减少外伤。病原不能通过完整的动物机体表面(皮肤和粘膜)或者被限制在机体粘膜分泌物中。
共生菌:健康的鸡拥有稳定的肠道菌群。这可以阻止病原的入侵和定殖。
呼吸道纤毛:气管上面有纤毛,他可以清除呼吸道的病原和排泄废物,同时可以将细小的粉尘清理干净。但是氨气可以让纤毛系统失去作用。
免疫调节剂在替代促生长抗生素中的作用
特异性免疫系统
特异性免疫系统也叫获得性免疫系统,包含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由免疫球蛋白(抗体)和产生他们的细胞组成。抗体是免疫细胞针对接触到的外来物质(抗原)而产生的,并能与之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比如:新城疫抗体只能与新城疫病毒结合,而不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结合。特异性的细胞免疫由引起细胞免疫反应的所有细胞组成,但不包含产生抗体的细胞。T细胞是在胸腺产生的,而B细胞是法氏囊产生的。
免疫力类型
有两种类型的免疫力: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是动物机体接触到某种外来物质(病原)后自身产生抗体和效应向细胞的过程。鸡在接受疫苗注射或者感染疾病时都会产生抗体。破坏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系统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对主动免疫造成负面影响。被动免疫是动物从母体获得抗体的过程。鸡的母源抗体存在于蛋黄、白蛋白以及蛋液之中。
家禽肠道免疫
消化道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器官,他有两个重要功能: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屏蔽不需要的物质和病原。由于其表面巨大,消化道也成为许多病原主要的进入集体的门户。消化道免疫系统保证其不与食物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不与共生菌反应,只对病原起作用。如果这功能丧失,将导致肠道炎症反应或者组织损伤。
炎症反应
肠道免疫系统在保持动物肠道健康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肠道炎症反应如果导致肠道健康程度降低就必须进行控制,否则将会对肠道自身造成损伤。肠道炎症反应发生在高生产性能的动物,比如肉鸡,会导致肉鸡生长速度减慢,增加疾病感染的风险。产气荚膜梭菌一类的有害病病原会因肠道炎症反应而获益。降低肠道炎症反应的一个手段就是减少饲料营养浓度从而减低炎症反应,但是这在经济上是得不偿失的。一些促生长抗生素具有抗炎症功能,但是减少促生长抗生素使用或者完全禁止促生长抗生素使用已经成为共识,因此生产生都在寻找合适的替代物。
免疫调节剂
在食品动物上,免疫调节剂被定义为具有调节免疫反应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物质。免疫调节就是控制免疫系统或者用治疗手段干预免疫系统。免疫调节剂可以是合成的,也可以是源于生物的,对于免疫系统具有正向或者负向调节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物质。潜在的免疫调节剂对于抗菌物质具有很多的优势。由于免疫调节剂不直接影响微生物,他们就不会产生所谓的耐药性问题。
免疫调节剂在替代促生长抗生素中的作用
家禽中常用的免疫调节剂
益生菌
益生菌是重要的用于控制肠道病原的物质,具有平衡肠道菌群和调节宿主免疫力的作用。日粮中已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肉鸡具有促生长作用,除了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外还能调节肉鸡对肠道病原所产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益生菌对免疫系统的调节表现在对抗体产生、巨石细胞活性、淋巴细胞活性以及伽马干扰素的产生的方面。常规正确的使用益生菌可激活免疫系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系统被激活后会提高干扰素和细胞因子产生,提高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自然杀伤性小宝活性,上调单核细胞氧孢能力。益生菌在肠道表现出肠道稳定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尤其是对前细胞因子和抗炎因子的产生。日粮饲喂益生菌的可以提高鸡只产生新城疫和法氏囊病毒抗体的滴度。使用益生菌增加了肠道中分泌性IgA的产量。同样,盲肠中产生其他抗体的细胞也会增加。
2. 丁酸盐
丁酸盐被证明对动物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对场上皮细胞的生长以及肠道炎症有反应控制。科学研究表明丁酸可以提高应激条件下肉鸡生产性能,这可能与丁酸调节动物免疫功能,减少肠道损伤密切相关。同时文章还指出,对于免疫性的应激,丁酸盐的功效更加明显。因此可以应用丁酸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但是包被的类型和质量对于丁酸盐产品的效果影响很大,需要科学评估。
3. 植物精油
植物精油很多研究文献表明他们具有多重功效,比如增加消化酶活性,调节免疫系统,抗病毒,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植物精油是目前常用的促生长抗生素替代物。其中香芹酚和百里香酚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抗炎症作用,他们能够减少IL-1b产生,同事诱导长生IL-10.因此在选择植物精油替代促生长抗生素时,含有百里香酚和香芹酚的产品是首选。
4. 益生素
益生素是一类不能被动物机体缩小化的物质,他们被肠道有益菌利用后可产生有益物质的一类物质。他们具有很好的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同时对鸡的免疫系统也很重要。
免疫调节剂在替代促生长抗生素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Ajit Singh Yadav,Exploring alternatives to antibiotics as health promoting agents in poultry C Areview, http://dx.doi.org/10.18006/2016.4(3S).368.383
2. Foligné B, Spores fromtwo distinct colony types of the strain Bacillus subtilis PB6 substantiateanti-inflammatory probiotic effects in mice. Clin Nutr. 2012 Dec;31(6):987-94
3. G. Lorenzoni ,Poultry Diseases Influenced by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 Traditional Treatmentsand Innovative Solutions, NottinghamUniversity Press
4. Jacquie Jacob, AvianImmune System articles.extension.org/pages/65345/avian-immune-system
5. K. Dhama,Applications of Probiotics in Poultry: Enhancing Immunity and BeneficialEffects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s and Health - A Review, Journal of Immunology and Immunopathology Vol.13, No.1, January-June 2011: 1-19
6. Kuldeep Dhama, Effect of Immunomodulation andImmunomodulatory Agents on Health with Some Bioactive Principles, Modes ofAction and Potent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harmacology 11 (4): 253-290, 2015
7. Kyung-Woo Lee,Immune modulation by Bacillus subtilis-based direct-fed microbials incommercial broiler chickens;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 (2015)76C85
8. Milena da Silva Lima,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carvacrol: Evidence for a key role ofinterleukin-10;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699 (2013) 112C117
9. Mohsen Pourabedinand Xin Zhao, Prebiotics and gut microbiota in chickens,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362, 2015, fnv122
10. Theo Niewold, Gut Health, Intestinal Innate Immunity and Performance,25th Australian Poultry Science Symposium (APSS) 2014
11. Yukihiro Furusawa, Commensal microbe-derivedbutyrate induc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olonic regulatory T cells,doi:10.1038/nature12721
12. W.H. ZHANG, Sodium butyrate maintains growth performance by regulatingthe immune response in broiler chickens; British Poultry Science Volume 52,Number 3 (June 2011), pp. 292―301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