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近千猪场实现生态治理

hmc321 猪场动力网 2016-05-13 11:53:00

衢江区近千猪场实现生态治理


  猪栏里不设排污口,仅垫了厚厚一层谷壳、木屑,翻开里层能感受到热度。“以后猪粪、猪尿都会留在猪栏里经过发酵变废为宝,实现零排放。”昨日,衢江区欣祥生物养殖场的一栋新猪舍建成,即将投入使用,负责人毛珠祥解释:“垫料里添加了光合菌、芽孢杆菌等有益生物菌,既能抑制和杀灭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也能经过1年半时间把生猪排泄物分解和转化为有机肥。”     

  走遍欣祥生物养殖场,闻不到浓烈的异味。“猪栏里使用了除臭生物菌剂,能基本消除畜禽排泄物内氨气、吲哚、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明显减少臭味。”毛珠祥说,去年,养殖场与浙江源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入生物菌技术,打造生态养殖场。

  养殖场旁边是“源本”的生猪污染物处理场地,猪粪、污水通过管道进入集纳池,站在池旁闻不到异味,一台离合机源源不断地把猪粪分离出来,加工成固体有机肥。源本公司董事长高战元说,生物菌技术不仅能除臭,还串起了生态养殖循环链条。“养殖过程中使用生物菌营养液取代大部分抗生素,每头猪养殖成本减少50元,检测报告显示,猪肉胆固醇、含硒量等指标超过了普通生猪。同时,污水中添加生物菌后,既能除臭,也能加快堆肥速度,仅需5天左右就能产出有机肥,猪粪加工成固态肥,废水加工成液态肥。而且,病死猪加入生物菌后能在24小时内分解,经过高温发酵处理,产生肉骨粉,可以添进有机肥中,增加肥力。我们希望通过生物菌技术的推广应用,养出无污染、零排放和‘无抗’的生态猪。”

  利用生物菌技术实现生态化养殖,仅是我市生猪养殖业转型的一角。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翁锡良说:“2013年,我市开展生猪养殖整规,倒逼产业转型,通过3年努力,基本实现了禁养区、行政村村庄内养殖户的全面退养关停,生猪年饲养量从2012年的761.47万头减少到2015年的341万头。对于规模养殖场,我市提出了关停、工业化治理模式、生态化治理模式‘三选一’一场一策的要求,全面推进生猪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

  “全市使用生物菌技术的养殖场不到1%,更多的猪场采用了工业化和生态化两种治理模式。”翁锡良说,根据要求,对于采用生态消纳治理模式的养殖场,必须配套足够的消纳地,建设配套的储液池,安装配套的沼液管网,确保科学合理消纳使用;对于采用工业化治理模式的养殖场,必须推行“工业化+生态氧化塘”治理,建设与排泄物产生量相匹配的处理设施且确保正常运行,配套与废水产生量相匹配的生态氧化塘或人工湿地,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截至2015年末,全市关停生猪规模养殖场15441个(关停养殖场数量占比达92%),保留下来的1353个规模猪场全部完成治理任务,其中选择工业化治理的406个、选择生态化治理的947个。

  近年来,我市还探索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养殖模式,包括:“猪粪收集—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种植业利用”一体化的县域大循环龙游“开启模式”,“猪—沼—果”场园对接的常山“大公模式”,沼液膜浓缩开发液体配方肥的衢江“宁莲模式”,异位生物发酵床粪污零排放的江山“石明模式”等等。

  翁锡良说:“今年,我市还全面启动了开展美化、洁化、绿化的花园式美丽生态牧场创建活动,树立标杆、打造亮点,全市培育花园式美丽生态牧场60个。”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展开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