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脓病
柞蚕脓病学名为柞蚕核型多角体病,俗称“老虎病”、“黄烂”、“水眠子”、“花斑狗”。
脓病主要发生在幼虫期和蛹期,蛾期在自然情况极少发病。幼虫l一2龄发病较少,多数发生在3龄至结茧前,尤以5龄发病最多。不问龄期发病症状不一样,但其共同特点是全身肿胀,狂躁,体壁易破、流脓汁,最后腐烂。
该病的发病规律:“二眠见一面,老眠死一半”,“放蚕别欢喜,但看老眠起”
柞蚕脓病的发病规律、原因及预防方法
【发病主要特征】
(1)“半脱皮或不脱皮蚕”。
在孵化出蚁时,如果蚁蚕啃食卵壳上的大量病毒,就会在l龄眠中发病,表现体弱无力、体色变暗、全身肿胀,呈不脱皮或半脱皮状死亡。
(2)“水眠子蚕”。
蚕眠后身体肿胀,体内充满水分,外表呈水浸泡状,体壁一触即破流脓汁。
(3)“嫩起子”。
眠蚕虽能脱皮,但体壁柔嫩,迟迟不硬化,体色暗淡,体内水分增多,全身肿胀,有时尾部三角板变黑,至流脓而死。
(4)“黄烂蚕”。
多发生在2—4龄蚕,以3龄最多。初期体色变淡,体壁柔软,全身肿胀,血液混浊并集结成“豆腐脑”状,体壁逐渐溃烂,尤以背部最烈,慢慢流出脓水而死亡。
(5)“老虎病”。
多在5龄4—5天至结茧前发生。发病初期体节肿胀,背部疣状突起或气门线下侧疣状突起的皮下组织首先出现症状,透过体壁可见许多灰色或褐色点,并逐渐扩大变成黑色或深褐色斑块,单个小斑连成大斑,形似黑纹状虎皮斑,故俗称“老虎病蚕”。老虎病蚕多发生在5龄期,蚕体型大,全身肿胀,如有外力触动,常由病斑处破裂,脓汁在较大压力下喷出,脓流如注。
(6)“里倒山”。
蚕在结茧时发病,病蚕在结茧前外部病症不明显,多数能吐丝结成薄茧,病蚕死在茧壳内,尸体变黑,迅速溃烂,有的变黑尸干,有的流有脓汁污染茧壳,俗称“油烂茧”。这种内有黑褐色病蚕尸体的蚕茧被称为“里倒山”。
【发病原因】
柞蚕脓病的传染途径是,病蚕尸体和病蚕流出的脓汁,污染蚕室、蚕具、柞枝柞叶、蚕场地面等,通过人们的作业,蚕具的接触,昆虫、风雨的传播,最后经蚕体创伤和食下传染。
脓病发生的原因与蚕体本身的抵抗力及环境条件、生长发育阶段、品种等有密切关系。若用前代发病重的蚕场绑把子收蚁发病就重;不同品种对脓病抵抗力不同;同一品种小蚕抗力弱,大蚕抗力强,小蚕微量感染,大蚕大量暴发;饲养中叶质不好或缺食造成体质虚弱,种茧“伤热”,春制种过早,卵期低温控制过长,小蚕期低温寡照持续时间长,蚕吃水嫩叶过多,蚕场窝风、闷热等都能诱发脓病。
【预防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推广杂交种
柞蚕杂交种有抗病性强、生命力强的优势,在生产中要大力推广。对交种要选择生产性能好、抗病性强的品种。生产中的三元杂交种和四元杂交种都能提高抗病性。
2.严格消毒,控翻病原,预防传染
卵面消毒、蚕室蚕具消毒是防治柞蚕脓病极其重要的措施,应认真执行。
3.蚕期稀密要适当。做到良叶饱食
发现病蚕及时拣除,深埋土中或烧毁,防止扩大传染。蛹期防止“油烂茧”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