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育雏期间的饲养管理方式
▋农民博博 :鹌鹑怎样养殖?▋农技专家小组 :
1. 雏鹑的特点
(1) 怕冷怕热
刚出壳的雏鹑个体小,初生体重6——12克,平均7——8克,绒毛短稀。1周龄时初级羽毛开始着生,主翼羽毛变粗,尾羽开始萌发。10日龄时,除腹部外,全身各处不易见到羽毛。15日龄时,雏鹑胎毛逐步变为初级羽。刚出壳的雏鹑,体温较低,体温调节功能较弱,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既怕冷,又怕热。因此,在育雏期间必须保持适宜的温度。
(2) 生长快
雏鹑嗉囊和肌胃容积很小,储存食物很少,消化功能差。但雏鹑生长极为迅速(其体重1周龄可达20——23克,2周龄可达40——42克),新陈代谢及营养需要量较大。因此,饲料营养成分要高,且易于消化;要少量多次饲喂,不要断水,满足其生理需要以助消化。若饲养管理不当,则会因消化不良引发肠道疾病。
(3) 视力差
雏鹑视力差,采食能力差,采食时饲料容易迷眼导致眼瞎饿死,应加强观察。
(4) 胆怯
雏鹑非常胆怯,对外界环境的微小变化都非常敏感,外界的任何刺激都会导致雏鹑情绪紧张而四处逃窜,影响采食,甚至死亡。
(5) 防病
雏鹑抗病能力较其他雏禽强,但是,禽类的多种疾病都可以传给鹌鹑。因此,鹌鹑不能与其他禽类混在一起饲养。发病早期若能及时处理,给予适当药物治疗,康复会比其他禽类快。
2. 育雏方式
家庭少量饲养可以采用简易育雏箱、小型育雏箱、小型育雏筐。对于专业饲养可采用中型育雏笼、立体育雏笼。另外,也可用地面平养和网上育雏的方式。
(1) 地面平养
地面平养就是在铺有塑料薄膜的地面上饲养鹌鹑,是目前中小养殖场和农村散养户常采用的方式。
地面平养的育雏房最好是水泥地面,以利于清洁卫生。育雏室用纤维板或砖分割成若干小间。在育雏室阴面一边留一条宽1.2米的走廊,顶部设置保温隔热板。墙脚离地30厘米左右,阳面墙的顶部开窗口通风,窗口的大小为30厘米×20厘米。每间设一个伞形或斗形保温器,或用8个红外线灯泡作热源。地面垫上稻草、锯末和短草做垫料。保温器周围或红外线灯下适当范围,围上40——60厘米的高围栏,并且每3天扩大一次范围。
2周后将围栏撤走,雏鹑在育雏室内散养。21日龄转入子鹑笼饲养。
保温器育雏,食槽和饮水器应安放在保温器外面的适当位置;用红外线取暖育雏,食槽和饮水器都不要安置在灯泡下。1周龄内的雏鹑将饲料撒在垫纸上饲喂,满1周龄改用食槽,每个长60厘米的食槽,可供80只雏鹑使用。饮水供应采用圆形塔式饮水器,每个3升饮水器可供50只雏鹑饮水用。
(2) 网上平养
网上平养即在离地面50厘米处,架上铁丝网,把雏鹑饲养在网上。
网上平养是鹌鹑育雏较好的方式,其排泄物可以直接落入网下,雏鹑基本不同粪便接触,从而减少与病原接触,减少再感染的机会,尤其对防止球虫病和肠胃病有明显的效果。
小型养殖场和农村散养户,一般可采用小床网育。网床由底网、围网和床架组成。网床的大小,可根据育雏房的空间面积安排设计,一般长为1.6——2米,宽0.6——0.8米,床距地面50厘米。床架可用三角铁、木、竹等制作。床底网可根据日龄不同,采用不同网目规格,0——20日龄用0.5厘米×0.5厘米网目,21日龄用l厘米×1厘米的网目。床底网最好用塑料网,防止幼雏脚踝受伤。网床的四周应加围网,围网高度为40——50厘米。
采用网上平养,要求育雏室内温度能够满足雏鹑的需要。
3. 育雏前的准备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关系到养鹑生产的成败,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育雏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鹑舍内清理、冲洗;设备设施的维修;鹑舍消毒;笼具准备;喂料、饮水用具的准备;供暖系统的测试、维修;药物、疫苗、工具的准备等。
(1) 拟订育雏计划
明确每批育雏的数量,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育雏方式,然后根据育雏数量和育雏方式提出需用育雏舍面积、保温设备和其他育雏设备和数量,并根据育雏数量和育雏时间,准备好饲料、垫料和药物等消耗物质。正式育雏前,还要制订免疫计划、育雏管理的具体操作规程,并明确专人负责。
(2) 育雏用品的准备
① 育雏舍的清扫、冲洗、维修
首先将育雏舍内清扫干净,然后,用高压水龙头或清洗机冲洗。冲洗顺序是舍顶→墙壁→地面→下水道。对排风口、进风口、门窗进行维修,以防止老鼠及其他动物进入鹑舍伤害幼雏或带入传染病。
② 育雏笼、保温箱的清扫、清洗和维修
首先将笼网上面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和刷子冲刷干净。承粪板清洗干净后要浸泡消毒。垫布也应清洗浸泡,暴晒消毒后备用。最后,维修损坏或不合格的笼网。此外,还要清洗消毒料盘、料筒、料槽、饮水槽等饲养用具。
③ 检查调整电路、通风系统和供温系统
打开电灯、电热装置和风机等,检查运转是否良好,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检查维修,防止雏鹑进舍后发生意外,认真检查供电线路的接头,防止接头漏电和电线缠绕交叉发生短路引起火灾。
④ 保温设备
无论采取什么热源,都必须事先检修好,进雏前经过试温,确保无任何故障。
⑤ 水盘与料盘
将水盘按50——100只雏鹑配1个,料盘按20只雏鹑配1个,均匀摆放。使用电热育雏伞育雏时料盘放置在离伞边缘20厘米左右的地方。育雏所用的各种工具放入舍内相应位置。
⑥ 饲料准备
雏鹑用全价配合饲料,0——5周龄雏鹑累计饲料为每只280克左右。自己配合饲料要注意原料无污染、不霉变。最好现用现配,一次配料不超过3天量。
⑦ 垫料的准备
最理想的垫料是麻袋片,也可采用粗布片。垫料要求干燥、清洁、柔软、灰尘少、吸水性强。使用前要进行日晒消毒。
⑧ 燃料
要按计划的需要量提前备足。
⑨ 药品及添加剂
为了预防鹌鹑疾病发生,适当地准备一些药物是必要的。消毒药品如煤酚皂、紫药水、新洁尔灭、氢氧化钠、生石灰、高锰酸钾、甲醛等;用以防治白痢病、球虫病的药物(不得使用农业部规定的禁用药物);添加剂有速溶多维、电解多维、口服补盐液、维生素C和葡萄糖等。
⑩ 疫苗
主要有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禽痘苗和禽流感疫苗等。
其他用品
包括各种记录表格、温度计、连续注射器、滴管、刺种针、台秤和喷雾器等。
(3) 消毒
无论是新建鹑舍还是原来使用过的建筑,在利用之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消毒。
① 周围环境消毒
先消毒雏鹑舍周围环境的杂物,然后用氢氧化钠水喷洒地面,或者用白石灰撒在鹑舍周围。
② 雏鹑舍内消毒
把雏鹑舍清扫干净,摆好育雏用具用品,然后,用透明胶布密闭所有门缝,用高锰酸钾十福尔马林熏蒸,方法是1米3高锰酸钾15克十福尔马林30毫升,熏蒸24——48小时。
a. 准备工作
b.购买福尔马林、高锰酸钾。
c.熏蒸前对禽舍进行彻底清扫,除粪,扫灰尘,冲刷,并将需要消毒的饮水器、料槽等工具设备洗刷干净,放人禽舍中,以备一同消毒。
d.做好密封工作,把门窗缝隙、墙壁裂缝、天窗等部位用塑料布或纸条封好,避免因留有空隙而致舍内有效浓度降低,影响消毒效果。
e.计量禽舍空间,依此计算出所需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的量。一般情况下,常用以下两种比例浓度:一是每立方米禽舍空间用福尔马林42毫升十高锰酸钾21克,用于重度污染或全进全出时的消毒;二是每立方米禽舍空间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多用于预防性的消毒,如种蛋消毒。同时,依计算所得的量预备好消毒用的器皿。如果是消毒空间较大、药量较多,则可放置多个容器。
f.因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都具有腐蚀性,所以要选用陶瓷或搪瓷等耐腐蚀的器皿,也可用塑料桶或铁桶,把内部罩上塑料布。
福尔马林十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是利用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热,使其中的福尔马林受热挥发,从而达到杀死病原微生物的目的。此法具有省时省力和消毒效果好等优点,是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消毒方法。合后反应剧烈,有热量产生释放,且持续时间长(10——30分)所以,为防止药液外溢,盛放药品的容器应足够大,通常来说容器的容量应为所盛福尔马林容积的4倍以上。
g.为保证消毒效果,应采取措施将舍温提高到2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可向福尔马林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以提高消毒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保证消毒效果。
h.操作
i.先将高锰酸钾放入容器内,再将福尔马林倒人容器中,不可将高锰酸钾倒入福尔马林中,以免药液迸溅,造***员灼伤。如果是多个容器,则须注意要从禽舍内部向外部依次倾倒。
j.消毒时间的长短因消毒目的的不同而不同。相对来讲,消毒时间越长越好,一般情况下,禽舍达到24小时即可,种蛋以30分为宜(切记:种蛋消毒时间不可过长,浓度也不可过大,以防造成胚胎早期死亡或活力降低)。
k.特别提示。福尔马林是一种致癌物质,对人的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均有很强的刺激性,所以用于熏蒸的容器应尽量靠近门,以方便操作人员迅速撤离,尽量避免或减少人与福尔马林的接触,确保人身安全。另外,也禁止应用此法进行带鹌鹑消毒。
③ 其他
a.消毒后,因舍内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不能立即使用,所以要打开门窗,通风换气3——5日,以降低福尔马林的气味浓度。如果需要急用,可以用氨气中和福尔马林气体,用量按每立方米禽舍用5克氯化铵、10克生石灰和10毫升75℃的热水混合放入容器中,即可放出氨气。30分后,打开门窗通风30——60分即可使用。
b.反应结束后,可依残留物的状态来判断反应是否完全。若反应后的残渣呈微湿的褐色粉末状,则表明二者比例适当;若残渣是紫色,则表明高锰酸钾过量;若残渣太湿,则表明高锰酸钾不足或加水过多。
c.反应后的药物残渣应定点堆放或深埋,不可随意乱放,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d.因福尔马林久置能生成三聚甲醛而沉淀浑浊,通常可在福尔马林溶液中加入10%——20%的甲醇或乙醇,来防止福尔马林的聚合变性。高锰酸钾也易见光吸湿而氧化变性,所以应选择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并在操作前要验质。
(4) 鹑舍消毒后重新启用前的检查
鹑舍消毒后要认真进行重新启动前的检查,确保所有设备都能正常使用,各项环境指标正常。
(5) 育雏舍的试温和预热
雏鹑进舍前24小时,必须对鹑舍进行升温,尤其是寒冷季节,温度升高比较慢,育雏舍的预热时间更要提前。在秋冬季节,墙壁、地面的温度较低,必须提前2——3天开始预热育雏舍,只有当墙壁、地面的温度也升到一定程度之后,舍内才能维持稳定的温度,但雏鹑舍的温度要求因供暖的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采用整室供暖(暖气、热风炉、煤炉和地炕等),1日龄的室温要求保持在38——40℃。
试温时温度计放置的位置:
①育雏笼应放在最上层和第三层之间。②平面育雏应放置在距雏鹑背部相平的位置。③带保温箱的育雏笼在保温箱内和运动场上都应放置温度计测试。随着雏鹑逐渐长大,羽毛逐渐丰满,保温能力逐渐加强,对温度的要求也逐渐降低,但不要突然采取降温的方法。
4. 雏鹑管理
(1) 饮水
鹌鹑饲喂一定要遵循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出壳雏鹑应在24小时内喝到温水,以补充体内所耗水分。
1——7日龄的雏鹑饮水为,100千克凉开水中加50克速溶多维、30克维生素C和5千克白砂糖或葡萄糖配制成的保健水。这样可以刺激饮欲,有利于恢复体力,保持健康和活力。8——14日龄饮水配方同上,但配方中糖的添加量应减少一半。
管理人员应站在笼旁观察,每只鹌鹑都应喝到水,对没有喝到水的要用手抓起来,将喙放到饮水器内醮一下,让其将水咽下使其学会饮水。对于没有饮水欲望的个别雏鹑用滴管向口中滴水。开始喂水后的前3天要加强管理,饮水器不能断水,让鹌鹑自由饮水。如果发现鹌鹑抢水,说明曾经断水,让其喝一会儿后,将饮水器移走,等雏鹑安定后再放人饮水器。这样反复多次,直到饮水正常为止。15日龄即可使用大一点的饮水器,让雏鹑自由饮水。
(2) 开食
给雏鹑第一次喂食称为开食。开食不是越早越好,过早开食雏鹑胃肠软弱,有损于消化器官。但是,开食过晚,有损体力,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当有60%——90%雏鹑随意走动,有啄食行为时应进行开食。开食时间一般在24小时内比较合适。第一次喂食要安排在白天进行。开食喂食时,多数雏鹑不会啄食,需要耐心引导。一般每天喂料6——8次,也可自由采食。
雏鹑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需要摄取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才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因此,日粮中应含有容易消化的全价营养物质。
开食正常的雏鹑,1日龄平均每只吃1——2克,2日龄增加到3克,4日龄可增加到3——4克,5日龄一般可达5——7克,7日龄9——11克,11日龄13——15克,15日龄16——18克。
(3) 环境控制
① 保温
育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雏阶段的保温工作。刚出壳的雏鹑,由于腹内的卵黄还没有完全吸收,神经系统和生理机能还不健全,几乎没有调节机体的能力。所以,保温很重要,尤其出壳后的头3天,雏鹑的平均体温在39℃,而成鹑的体温在40——42℃,即雏鹑比成鹑体温低1——3℃,雏鹑要在1周以后才能达到成鹑体温,而且出壳后3——5天为成活率的关键,所以,在1周内的保温尤为重要。
育雏在头3天内,中心温度应达到38——40℃,在出壳第一周内逐渐降至35——33℃,第二周为32——29℃,第三周为28——25℃。育雏房内温度最低不宜低于24℃。
温度掌握是否合适,不仅要看温度计,更重要的是观察幼雏的活动、休息和吃食情况,据此调整温度。当温度适宜时,鹌鹑表现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亮整齐,休息时睡得分散、均匀、不扎堆,比较安稳,不常发出叫声。当温度过高时,雏鹑表现出张口呼吸、抢水喝、喘气、羽毛蓬松,而且远离热源,有的会因过热而中暑死亡。当温度过低时,雏鹑拥挤在热源(灯泡)周围,扎堆,羽毛竖立,闭眼尖叫,身体发抖,时间稍长,往往导致底下的幼雏被压死,上面的被冻死,不死的以后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育雏温度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是小雏宜高,大雏宜低;小群宜高,大群宜低;气温低时宜高,气温高时宜低;阴天宜高,晴天宜低;夜间宜高,白天宜低。
在饲养过程中,温度不能忽高忽低,温差悬殊、冷热不均反而易发生疾病和死亡。温度过高时,幼雏代谢受到阻碍,食欲减退,大量消耗体内水分,引起生理机能失调,发育迟缓,体质虚弱,同时容易患感冒和呼吸器官疾病,或出现啄羽、啄肛等恶癖;温度过低时,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腹泻,或诱发白痢等疾病。
雏鹑的保温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一般说,春秋育雏保温在14天左右,夏季保温在4——5天,冬季保温时间需要20天左右。
对刚脱温的雏鹑,要经常观察,仍要注意天气和气温的变化,使其逐步适应。2周龄以内雏鹑即使脱温也应昼夜点小瓦数灯泡照明,以防黑暗中相互挤压出汗。育雏室内比较适宜的温度为20——24℃。
② 湿度
育雏室内温度过高,但湿度不足,会使鹌鹑体内水分大量散发,影响卵黄吸收,脚趾干瘪,羽毛生长受阻,幼鹑易患呼吸道疾病,体型干瘦;湿度过高,垫料潮湿,幼鹑羽毛污秽粘连,病原菌滋生,会引起各种疾病,如感冒、寄生虫病、腹泻等。育雏期间湿度要保持在60%——65%。
③ 密度
虽然鹌鹑具有耐寒、密集饲养的特点,但应该保持适当的密度。密度过大,则饲养效果不好,发育迟缓,生长不整齐,容易发生啄肛、啄羽现象,发病率及死亡率上升;密度过小,则浪费设备,增加劳动力,饲养成本相对提高。因此,要视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密度。
一般情况下,育雏的合适密度为每平方米100——160只。应根据鹌鹑的生长发育情况,个头大小,结合分群,适当调整密度。夏天密度可小点,冬天密度可相对大一些。
④ 通风
鹌鹑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氧气。育雏期间,为了过分保温,往往会阻碍空气流通,影响了室内空气的新鲜,造成氧气不足,二氧化碳蓄积,雏鹑食欲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高,影响雏鹑生长发育。因此,育雏室既要保温,又要有良好的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⑤ 光照
充足的光线,可以使雏鹑具有精神兴奋,增加食欲,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与开产日龄、开产后的生产性能都有直接关系。光照不足,开产时间会推迟。同时,光线中的紫外线还具有杀菌、消毒和保健作用。雏鹑出壳后1——7天,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以后减少到每天照明14——15小时,亮度以每平方米1——2瓦为宜。其他时间也应开小灯照明,便于鹌鹑采食、饮水。光线的颜色,以红光和白光为最好,通常采用白炽灯泡。
(4) 做好防病与免疫接种工作
防病工作始终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抓好饲养管理就是防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配好饲料就可预防营养代谢疾病。
切忌乱投药,滥用抗生素。
切忌在同一场地饲养其他禽类,以防止相互传染禽病。
雏鹑6——10日龄期间,用Ⅳ新城疫疫苗进行饮水免疫,1月龄时用工系新城疫疫苗进行肌内注射免疫,以预防新城疫的发生。
(5) 日常管理
① 检查
每天早晨要观察雏鹑的动态,如精神状态是否良好,采食、饮水是否正常,发现问题,要找原因,并立即采取措施。
经常检查育雏箱内的温度。
观察雏鹌鹑粪便情况,正常雏鹑粪便较干燥,呈螺蛳状;粪便颜色、稀稠与饲料有关,喂鱼粉多的呈黄褐色,喂有青饲料时呈褐绿色且较稀均属正常。如发现粪便呈红色、白色,则应分析和采取措施。
② 清扫
粪盘每日清扫1——2次。
饮水器每日清洗、消毒1——2次。
喂湿料的料槽,在加新料前要先清除剩料,冲洗干净。
③ 光照管理
日落后开灯照明,夜里10点关照明灯,换开指示灯。
④ 去弱留壮
及时淘汰生长发育不良的弱雏,以使全群生长发育整齐一致。在1周龄和2周龄时,抽样称重,与标准体重对照,以使了解饲养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发现病雏,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死雏及时剖检诊断。
⑤ 搞好“四防”
做好防鼠害、防蚊蝇、防煤气中毒、防高温中暑等工作。
⑥ 做好育雏记录
每3天记录1次鹌鹑生长发育状况及环境温度状况。
更多有关
鹌鹑养殖新手来报道-中国鹌鹑网-新手养鹑-技术交流-中国鹌鹑论坛-鹌鹑养殖技术交流论坛!
病情-中国鹌鹑网-养鹑技术-技术交流-中国鹌鹑论坛-鹌鹑养殖技术交流论坛!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