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鹌鹑饲养过程管理技术,育肥上市时间短

   renjimin   农村创业    2019-03-26 14:28:00
【导读】 ...
肉用鹌鹑饲养过程管理技术,育肥上市时间短

肉用鹌鹑饲养过程管理技术,育肥上市时间短

▋农民博博 :鹌鹑怎样养殖?                  
▋农技专家小组 :

  1. 雏鹌鹑的饲养管理

  雏鹌鹑是指0——2周龄的鹌鹑。刚出壳的雏鹌鹑腹内卵黄还没吸收完,神经系统和生理机能还不健全,几乎无调节体温的能力,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因此,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出壳1——2天,笼舍温度要保持在35——38℃,以后每天降温0.5℃,一直降至25℃左右时即保持恒温。出壳雏鹁应在24小时内喝到温水,补充体内所耗水分,如果是远距离接来的雏苗应在饮水中加5%——8%的葡萄糖,以后可在饮水中加0.01%的高锰酸钾。饮水后2小时即可开食,开食时,可将饲料均匀地撒在塑料蛋盘或硬纸板上,3天后逐渐用料槽代替。一般每天喂料6——8次,也可任其自由采食,不得无故断水与断料。每日每只平均采食量:3日龄3——4克,5日龄5——7克,7日龄9——11克,11日龄13——15克,15日龄16——18克。

  刚开始时可以喂些蒸熟的蛋黄和碎玉米,1周后饲喂混合饲料。饲料要拌湿,湿度达到用手捏能成团手松又散开为宜。

  为保证雏鹌鹁开食饮水和便于观察,1周内可保持24小时光照,光源距地面2米,每平方米4瓦。脱温后,每日光照时间也应保证14小时,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2瓦。不同波长、颜色的光对鹌鹑的性成熟有较大影响,鹌鹁在红光下饲养比在绿光或蓝光下饲养早开产半月,而且能保持较高的产蛋率。

  育雏的前阶段(1周龄)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以后由于体温增加,呼吸量和排泄量增加,室内潮湿,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在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情况下,空气越流通越好,加大通风能够排除室内有害气体,利于雏鹌鹑生长发育,但风速不宜过大,也要防止穿堂风和贼风。

  鹌鹑的饲养密度根据地域季节不同而有差别,另外也可根据鹌鹑大小,强弱进行调剂。

  雏鹌鹑的抗病能力很差,一旦患病往往来不及治疗就很快死亡,因此,育雏阶段一定要做好防病工作。雏鹌鹁入舍前,按以下步骤做好消毒工作:第一步彻底打扫舍内卫生;第二步用水充分冲洗墙壁、地面及舍内设备;第三步消毒,用火焰灼烧耐火的铁质笼具等设备,用2%氢氧化钠喷洒墙壁和地面,用5%的来苏儿喷洒运输车辆等用具,用0.1%的百毒杀浸泡食槽、料槽,最后把所有育雏所需用品放在舍内,封闭门窗后用甲醛熏蒸,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放在瓷器或不锈钢容器内混合,24小时后打开门窗,也可直接把甲醛和等量的水加热蒸发达到消毒的目的。育雏期间每日或隔日用0.1%百毒杀或0.2%的过氧乙酸消毒舍内外。育雏开始后按表2做好预防性投药。

  2. 仔鹌鹁的饲养管理

  仔鹌鹑是指3——5周龄的鹌鹁,这一阶段生长强度大,尤以骨骼、肌肉、消化系统与生殖系统为快。其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标准体重和正常的性成熟期,同时要进行严格的选择及免疫工作。仔鹌鹑的笼舍消毒和防病工作可参照雏鹌鹑的要求。

  仔鹌鹑的饲养期间需适当“减光”,不需育雏期那样长的光照时间,只须保持10——12小时的自然光照即可。在自然光照时间较长的季节,甚至需要把窗户遮上,继续使光线保持在规定时间内。

  仔鹌鹑的饲养期间应定期称重,做为限制饲料程度的根据。在40日龄时,大约已有2%的鹌鹑开产,但大多数均需在45——55日龄开产。因此在此之前,必须做好各种预防、驱虫等工作。并应及时转群。转群前应准备好成鹑舍、成鹑饲料等各种准备工作。

  转群时动作需轻,环境需保持安静。一般1月龄左右的鹌鹑从外貌上可判别雌雄,可采用公母分开饲养,除种用公鹌鹁外,其余公鹌鹑与质量差的母鹌鹁均可同肉用鹌鹑一样进行育肥上市。

  育肥鹌鹁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获得最佳的增重饲料报酬,以期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育肥鹌鹑的保温与育雏鹌鹑相似,主要是“看鹑施温”。温度过低,会增加采食,降低饲料报酬,光照宜采用暗光,光线太强易产生啄癖、惊群等现象。饲养密度可适当比种用、蛋用鹌鹑略高。育肥前3周一般采用育雏期间的饲料营养,后期应适当增加能量含量。一般为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饲料更换时,为了做到饲料变化合理及不致对生长引起短暂的影响,最好在更换时前3天喂2份育雏料、一份育肥料的混合料,然后在另外3天再饲喂一份育雏料、两份育肥料,最后过渡到育肥料。育肥期间要合理分群,一般都采用公母分群饲养。如果初生时难以鉴别,1月龄后仍需按公母、大小、强弱分群饲养育肥。公母同笼饲养会产生交尾现象及啄癖,影响发育与育肥。

  3. 产蛋期鹌鹑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鹌鹑一般指6周龄以后的鹌鹑,包括种用鹌鹑和产商品蛋的鹌鹁。其饲养目的是获得优质高产的种蛋及食用蛋。种用鹌鹑和蛋用鹌鹑除配种技术、笼具规格、饲养密度、饲养标准等有所不同外,其他日常管理基本相似。饲养产蛋鹌鹑的日常工作应包括清洁卫生和日常记录。每天匀料或添加新料4——5次,食槽、水槽每天清洗1次,每天清粪1次,每周消毒舍内外环境1——2次,有疫情时每天消毒1次。日常记录应包括存栏数、产蛋数、采食量、死亡数、淘汰数、舍内温湿度、值班人员等。

  只有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鹌鹑才能发挥最佳的生产性能,产蛋鹌鹑舍温一般要求控制在15——30℃,低于15℃时会影响产蛋,低于10℃时,则停止产蛋,过低则造成死亡。鹌鹁对高温有一定的耐受力。若舍内温度高于35℃而且时间持续过长,鹌鹑会出现采食量减少,张嘴呼吸,产蛋下降。总之在日常管理中要根据鹌鹁喜暖怕冷的特点增减饲养密度、采取保温或降温措施使舍温保持均衡。

  光照对产蛋鹌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产蛋。开产初期和产蛋高峰期光照应达15——16小时,后期可延长至17小时。灯泡位置放置时,应注意重叠式笼子的底层笼的光照。光照时间应是连续光照,定时开、关光源,不能随意变动。

  鹌鹁胆小怕惊,很容易出现惊群现象,表现为笼内奔跑、跳跃和起飞、产蛋率下降及畸形蛋增加。有人曾把鹌鹑放入笼外,然后再抓进去作为一种应激,发现这种应激导致鹌鹑产蛋率下降,而且恢复较慢,需5——15天。因此,饲养管理中动作要轻,不要让陌生人接近更不能让其他动物进入舍内。

  另据试验,鹌鹑在产蛋期间投用痢特灵和磺胺类药,可使产蛋率下降15%左右,这种下降需要停药后5——10天才能恢复。因此,在产蛋期间一定要减少用药或尽量不用,产蛋高峰期更需如此。

  如有必要可以通过利用强制换羽延长产蛋鹌鹑的使用期。具体方法是:在黑暗的环境下给鹌鹁停料,鹌鹁迅速停产,接着脱落羽毛,然后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复产蛋。从停饲到恢复开产仅需20天。换羽前后各进行1次挑选工作,淘汰病、弱个体;停料期间饮水不可中断。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