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雏鸡提高质量,提高孵化率技术

   renjimin   农村创业    2019-03-27 15:24:00
【导读】 ...
商品雏鸡提高质量,提高孵化率技术

商品雏鸡提高质量,提高孵化率技术

▋农民博博 :雏鸡孵化率怎样提高?                   
▋农技专家小组 :

  老百姓都希望买到发病少、易饲养、成活率高的良种优质雏鸡。种鸡场要赢得市场,必须提供质优价廉的雏鸡。种鸡场如何才能提高商品雏鸡质量呢?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如下:

  1  严格管理,科学饲养

  饲养种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提供高质量的种蛋,为孵出优质健雏打下良好基础。

  1.1  供优质日粮,育高产鸡群:  父母代种鸡与商品代鸡在营养上有很大差别,如VE、VK、VB12、泛酸、叶酸等的需要量要高1——10倍,所以必须注意维生素的添加。产蛋后期注意添加0.3%的NaHCO3以改善蛋品质、提高受精率;夏季每千克饲料中添加VC0.2g和适量多维以防热应激;疫苗接种前后7d,每千克饲料另加VA10000IU、VC0.1g、VE0.3g和部分电解质,使种鸡产生最佳免疫应答;断喙前一天每千克料添加VK5mg和适量抗生素,连喂3——4d以止血消炎抗应激。

  育雏期温度是关键。理想的温度是:1——3日龄 35——36℃、4——7日龄 33——34℃、第二周 30——32℃,以后每周降2——3℃,直至常温。温度的最好指标是雏鸡的行为表现;湿度一般第一周65%,第二周60%、第三周55%,总之以人在鸡舍不感到燥热和闷热为度;光照:1——3日龄24h、4——7日龄19h、2——3周15h、4——18周自然光照;密度:1——2周 笼养60只/m2 、平养 30——40只/m2,3——4周笼养40只/m2、平养25只/m2,育成期笼养15——16只/m2、平养10——15只/m2;通风:一般以人进入鸡舍没有刺眼、刺鼻、无过分臭味为宜。

  育成期:适度的体重、胫长和高的均匀度是适时开产、高峰持续长、蛋重适宜、死淘率低及抗逆境的先决条件。体重、胫长是由育种公司制定的,要获得高产稳产就必须严格遵守、认真调控。

  产蛋期:18周适时上笼,饲喂含2%Ca、0.45%有效P的产前料,使其在骨髓中最大限度的沉积Ca、P,为开产做好准备;合理光照刺激,18周体重达到标准时再补光,体重达不到标准可推迟一周补光,补光时每周增加0.5h,直至达到16h,最多不超17h(海赛克斯白最多不超14h,否则易发啄癖)。还要做好产蛋前短期限食、高峰期注意补钙、后期防早衰。努力促高峰、保高产,充分挖掘生产潜力,获得优质种蛋。

  1.2  净化环境,消灭传染源

  1.2.1  鸡场净化: 舍外要定期喷洒、喷雾消毒,净化场内小气候。可用火碱等。

  1.2.2  舍内净化: 带鸡喷雾消毒净化舍内小气候,每天1次。正常时可用1:600百毒杀或1:3000威岛。感染疾病时用1:200百毒杀或1:500威岛交替喷雾,每日2次。

  1.2.3  饮水消毒:  选用刺激性小的1:1000百毒杀或1:3000威岛等消毒药,每周饮水1次,目的净化肠道微环境。要求每2周更换消毒药一次,防止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1.2.4  污染物处理: 病鸡隔离,死鸡、排泄物及时清运出场,作无害化处理。

  1.3  慎重引种、严格净化

  1.3.1  引种: 从无蛋传性疾病的祖代或曾祖代鸡场引进父母代种鸡。

  1.3.2  白痢净化: 通过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淘汰阳性鸡。一般检测时间在18——20周龄,转群前、留种蛋前和高峰后各普遍检测一次。检出的阳性鸡要坚决淘汰。如发现阳性鸡,应每4周检一次,直至连续两次全群均为阴性,且该两次之间的间隔不少于21d,才能留种蛋孵化。通过短间隔检测,重检2——3次足以检出所有的感染鸡,以后每隔半年检疫一次。注意检疫前3周不得喂任何药物,否则凝集反映出现凝集假象,影响结果。

  1.3.3  霉形体净化:  常采用综合净化措施,逐步降低阳性率,最终达到彻底净化。药物控制:种鸡在1、4、9周龄分别投敏感药物一次,每次3——5d,常用药物有泰乐菌素、枝原净等,为避免产生抗药性,可交替使用不同的药物。疫苗接种:种鸡在12、18周龄分别注射一次败血―滑膜霉形体二联灭活苗。通过此方法可有效防止该病经蛋垂直传播。

  1.3.4  其他疫病的净化:  根据发病日龄、季节及发病规律,在日粮中添加相应的预防药物,把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如鸡白痢、小鸡脐炎、球虫、白冠病等都是预防的重点。

  1.3.5  种鸡开产前的药物净化: 种鸡18——19周转入产蛋鸡舍应激较大,可饮用电解多维5——7d或日粮中添加VE 40——50mg/kg、VC 200mg/kg。另外,转群后常发生肠炎,饲料或饮水中可加入抗生素药物预防,如氟派酸、喹乙醇、恩诺沙星等。

  1.3.6  产蛋期定期投放药物: 整个产蛋期应选择既不影响产蛋、受精率,又能抑菌和助消化的药物。如土霉素、环丙沙星、食母生等,每月用3——5d,电解多维每周饮1次。此期禁用磺胺类药物、大剂量的痢特灵、链霉素等。

  1.4 定期淘汰病、残、弱鸡,保持健康的种鸡群

  1.4.1 刚接来的鸡苗如有脐带愈合不良、白痢、脐炎、瘫痪、发育不良的应及时淘汰。

  1.4.2 饲养过程若发现个别鸡有呼吸道病或怀疑有传染病时应立即淘汰,并采取措施,防止病原的扩散。

  1.5 做好种鸡群免疫,提高雏鸡母源抗体: 要建立健全种鸡抗体监测制度。根据抗体的消长规律和检测结果适时免疫,是防止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种鸡和商品鸡在免疫方面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种鸡的免疫不仅使种鸡得到保护,而且还要使商品代雏鸡具有较高的母源抗体,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该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种鸡场应根据本地、本场的疫情动态和防治经验,制定出本场的免疫程序。

  1.5.1选择最佳的免疫时机。免疫期间必须使鸡处于一个良好的健康状况,否则免疫效果不好。鸡群有病或遭受应激时应适当延缓免疫时间,待用药调整后再行免疫。免疫期间应注意VE、VC等药物的使用。7日龄内的雏鸡感染IBDV,会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所以IBDV对低或无母源抗体的雏鸡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因此除了在育雏期免疫以外,还要在种鸡110——120日龄使用IBD灭活苗接种一次,使雏鸡有较高的母源抗体。

  1.5.2 产蛋高峰后,每月用ND-IV喷雾或饮水一次,以提高雏鸡的母源抗体 。

  1.6  重视人工授精,努力提高受精率: 受精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孵化率,它是一项重要的生产和经济指标。受精率一般达到90%以上,优秀的达到95%以上。

  1.6.1  培育优良种公鸡:  要在3、8、18周进行三次挑选,选留冠大鲜红直立、体格健壮、雄性强的种公鸡。通过采精试验最终选留性反射良好、精液浓稠、量大的公鸡。选留比例为♂:♀为1:30。公鸡20周龄后,要单独配料,注重多维、微量元素,特别是VE的添加。

  1.6.2  熟练人工授精,严格进行操作:  精液:乳白色,无粪尿污染;输精时间:下午4:00——6:00;输精量:原精液0.02——0.03ml;输精深度:2——3cm;输精频率:每次间隔4——5d。注意采出精液后应在20——30min内输完,时间越长精子活力变得越弱,受精率越低。在进行操作时,千万不要抽烟,因“烟”能使精子变弱或死亡。

  1.7  种蛋的收集、消毒和保存:  勤拣蛋是减少污染的最好办法,为此每天至少拣4次。拣蛋时大头向上码在蛋托上,拣完后剔除破蛋、畸形蛋及蛋壳颜色不符合本品种要求的蛋。把种蛋放入消毒箱,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ml、高锰酸钾21g,在温度不低于24℃、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熏蒸20min后通风换气,然后送入蛋库登记分类放置。

  种蛋应保存在通风、空气新鲜处。保存时间一般为3——7d。保存最适温度18℃。蛋库内要安装冷暖空调。相对湿度75%为宜,湿度过大过小都会影响种蛋品质,导致蛋内水分蒸发或变质。

  2  强化程序,提高孵化率

  2.1  入孵准备

  2.1.1  检修机器: 对每台孵化器在入孵前一周,进行全面系统检查。

  2.1.2  码盘、预温、消毒

  码盘:入孵符合标准的种蛋(白壳:45——55g;褐壳:50——65g),种蛋大头一律向上,不准小头向上或水平放置。否则,不仅影响胚胎气体交换、生长发育,还由于胚胎活动余地小,不便啄壳,使孵化率降低20%。码好后用照蛋灯剔除暗纹、沙皮等不合格种蛋。

  预温:为利于胚胎苏醒,恢复活力,减少因孵化机中温差大引起蛋壳表面凝结小水珠,并除去小水珠,以便干燥后消毒入孵。故入孵前应依据季节将种蛋置于22——25℃环境中预温6——8h或12——18h。

  消毒:入孵12h内用28ml福尔马林、14g高锰酸钾熏蒸20min,然后打开排风口通风,排出甲醛气体,30min后关闭风门。

  2.2  入孵操作

  2.2.1  温度:  孵化过程中应依“看胎施温”的原则,根据胚胎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孵化温度。温度一般掌握在:1——18d,37.8℃;19——21d,36.5——37.2℃。为减少季节因素的影响,采取夏降温、冬供暖措施,把室温控制在22——26℃之间。孵化中如门表与孵化器内温度误差超过+1℃,应立即校正。

  2.2.2  湿度: 孵化过程中,种蛋内水分蒸发保持一定的速度,蒸发过程蛋表现为失重。如相对湿度偏高,蛋内水分蒸发慢,蛋失重小,气室小,影响气体交换,导致缺氧而使胚胎死亡;相对湿度偏低时,蛋内水分蒸发快,失重大,雏鸡体重小。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1——18d为60%;19——21d为75%左右。

  2.2.3  通风:  目的是供给胚胎充足的氧气,排出多余的CO2和降温。过度通风,不仅散失大量热量增加成本,还因CO2浓度低而不能使蛋壳中坚硬的CaCO3变为松软的CaHCO3,造成雏鸡破壳困难而降低孵化率。一般孵化器内的CO2浓度应低于0.5%。

  2.2.4  翻蛋: 目的使种蛋受热均匀,促进胚胎运动,防止粘连。一般每2h翻蛋一次,翻蛋角度90°为宜。14d后胚胎已发育成形,并具有一定的热调节机能和活动能力,14d停止翻蛋对胚胎吞食蛋白和吸收营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5  晾蛋: 超温时,把蛋车从孵化器内全部拉出,散尽余热,使蛋表温度降至30℃。

  2.2.6  照蛋: 在孵化过程中通过定期照蛋,可了解胚胎发育状况。入孵后6d进行头照,剔除无精蛋、死精蛋并检查鸡胚发育情况。10d检查“合拢”、17d检查“封门”情况。

  2.2.7  落盘: 鸡胚孵化到19d时,从孵化器移到出雏器内叫落盘。具体掌握在有10%鸡胚“起嘴”时进行。出雏盘内的胚蛋不可太挤,更不能上摞,以单层平放占底面积的90%为宜,以免影响出雏。起动机器后,用7g高锰酸钾、14ml福尔马林,消毒30min。

  2.3  分理雏鸡、适时运送

  2.3.1  雏鸡消毒: 当出雏1/3时,用1:1000百毒杀喷雾消毒。或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0ml,置于出雏器底部,使其自然挥发消毒。

  2.3.2  拣雏: 在成批出雏后,要适时拣出,出壳后在机器内不能超过12h.。一般出雏70%时,拣出所有绒毛已干的鸡,同时拣出蛋壳,并把已“起嘴”的胚蛋集中并盘,放在上层,同时将出雏器温度提高1℃、湿度升高10%,以促弱胚出雏。好的孵化,一次性集中出雏,勿需助产。助产鸡,质量低,成活率低,故生产中不提倡助产。

  2.3.3  雌雄鉴别: 拣雏后进行雌雄鉴别,同时剔除残弱雏,确保鉴别率98%以上。优质健雏标准为:绒毛洁净,脐部吸收良好、干燥且被绒毛覆盖,腹平坦;站立稳健,有力,对光和声反映灵敏,叫声宏亮;体型匀称,不干瘪或臃肿,显得“水灵” 。确保健雏率100%。

  2.3.4  MD免疫: 出壳6h内免疫,速可生+液氮MD疫苗,可提高成活率2%——5%。

  2.3.5  装箱运送: 根据季节、气候、路途远近,使用空调面包车运送,防止温度过高闷死、温度过低冻伤。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