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白便】对虾白便“白便”其实并非对虾消化食物排泄的正常粪便

   woaini1017   网络    2020-06-23 05:32:10
【导读】  近年来,一到高温期6~8月份,全国南美白对虾养殖就开启了白便爆发模式。据统计数据显示,南方省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白便发病率较大,均在...
  近年来,一到高温期6~8月份,全国南美白对虾养殖就开启了白便爆发模式。据统计数据显示,南方省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白便发病率较大,均在5成以上,高的已达7成左右。而北方发病率尚且较低。

【对虾白便】对虾白便“白便”其实并非对虾消化食物排泄的正常粪便

【对虾白便】对虾白便“白便”其实并非对虾消化食物排泄的正常粪便

正常粪便与白便的对比

白便病因分析

  1、水质恶化严重

  对虾养殖对水质环境要求较高,而水质、底质变差往往是导致对虾发病的直接原因。夏季高温,水温亦较高,对虾摄食减缓,饲料投喂过多会沉淀于虾塘底部,加上沉淀的一些死藻、粪便等,此时塘底水温高并缺氧就极易腐烂变质,造成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弧菌、病毒等快速滋生,对虾属底栖动物且不停摄食,一旦吃了有毒有害就会损害肝胰腺、肠道,严重者产生白便。

  2、藻毒素中毒

  经数据统计,发生白便的对虾养殖水体,同时出现倒藻、死藻、老化藻类和不良藻相较多的虾塘占比九成以上。藻类死亡后会自然分解会产生藻毒素,造成对虾中毒会导致肝胰腺发黄、肿大、发黑、萎缩等及胃炎症、肠道色素发红扩散等症状。

【对虾白便】对虾白便“白便”其实并非对虾消化食物排泄的正常粪便

【对虾白便】对虾白便“白便”其实并非对虾消化食物排泄的正常粪便

出现病变的消化道

  3、弧菌感染

  研究表明,对虾白便“白便”其实并非对虾消化食物排泄的正常粪便,而是肝胰脏和肠道病变后脱落的微绒毛、肠道黏膜上皮和增生细胞综合形成的。检测发生白便的对虾弧菌感染情况,发现对虾体内弧菌严重超标,且水体弧菌含量亦也严重超标,水体中的弧菌主要是由沉淀到水底的粪便、残饵、死藻等腐烂变质产生的,当对虾吃掉沉积有机物后,就会引起对虾肝胰腺、肠道弧菌感染,进而引发肝胰腺、肠道病变。
 

  4、霉毒素中毒、滥用抗生素

  市场上饲料品质参差不齐,养虾户多因成本方面原因,盲目选择劣质饲料,亦或饲料储存保管不当发生霉变。这些问题饲料就会直接导致对虾肝胰腺坏死,肝胰腺解毒和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以及肠道黏膜的坏死和脱落。抗生素滥用会增强对虾耐药性,对虾肝胰腺和肠道长期服用抗生素会损伤肝细胞、肠道绒毛坏死脱落,进而引发肠炎等,严重者出现白便。

 

白便病程的四个阶段

  1、白便前期

 

  病从口入!对虾一旦摄吃上述几种原因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毒性成分经肠道吸收后随血进入肝脏,会逐步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脏肿大、模糊或发红。对虾肝脏逐渐发生水肿、增生或萎缩等。肝脏消化功能异常,小部分蛋白质分解障碍从而形成粘性聚合物,但占正常粪便比例不大,粪便沉底不漂浮,故难以第一时间发现,此期间又叫白便沉底期或肝中毒期。此时对虾吃料放缓,但不明显,尚未出现空肠,不抛网仔细观察肝脏就很难发现问题。放苗后18-25天多发。
 

  2、白便中期

  对虾肝脏受损加重,消化吸收严重失调,肠道粘膜受损加重,粘性聚合物增多,蛋白质代谢失调,合成蛋白量和消耗的蛋白量持平,也就预示着生长停滞。此时虾食欲极差,吃料更慢,虾塘中出现空肠虾,肝萎缩量达到5%,白便占正常虾便比例增大,病虾悬浮水中。放苗后25-32天此多发。养虾朋友们一定要关注对虾吃料、肝肠等情况,定时抛网观察,不要怕伤到几条虾。

【对虾白便】对虾白便“白便”其实并非对虾消化食物排泄的正常粪便

【对虾白便】对虾白便“白便”其实并非对虾消化食物排泄的正常粪便

  3、白便后期

  又称白便漂浮期,水面经常沉浮着几条或少量白便,加不起料,抛网可见肝病(萎缩)占比8-10%,空肠空胃达10%,五成虾壳肉明显分离。病虾粪便中白便成分占比大,排泄的粪便快速呈现白色,漂浮于水面。放苗后35-45天多发。

  4、白便晚期

  白便晚期其实就是满塘白便期,白便呈现既白且粗、既长且多。从发现发病到晚期约为10天,吃料明显减缓,肝病虾占比可达到15%,空肠虾可达20%。大家抛网就能看到。

 

  关于对虾白便的预防治疗我们会在后续课程中逐一讲解。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辽ICP备11016505号-2 | 辽公网安备:21120202000005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