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所以也叫“白点病”。
近期,有客户反映,养的杂交黄颡鱼爆发了多起小瓜虫病疫情,杂交黄颡鱼对水温也是比较敏感。然而,在采取了治疗措施之后,治疗效果却因施药时的天气气温变化出现了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小瓜虫繁殖周期的特性导致的。
爆发条件
小瓜虫在水温15~25℃易发,水温上下波动小瓜虫繁殖,不耐低温10℃以下自动死亡,个别30℃也有发生。引起体表各组织充血,不能觅食,继发细菌染,可造成大批鱼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甚至全军覆没。营养不良、养殖过密、热应激或其它环境条件引起的过强应激反映情况下也容易发生。
小瓜虫繁殖史
小瓜虫的繁殖经历滋养体、包囊、掠食体三个阶段:滋养体阶段、包囊阶段和掠食体阶段。在滋养体阶段,小瓜虫寄生在鱼皮之下缓慢生长,这一阶段由于鱼皮的阻挡,药物很难渗透进去;在包囊阶段,小瓜虫寄生成熟之后脱离鱼体,自由游动约3到6小时后落到水体底部,分泌一层胶质的包囊,然后孵化出500到1000只幼虫,这一阶段小瓜虫对药物敏感的时机相当短暂;在掠食体阶段,从包囊中孵化出来的小瓜虫幼虫有1到2天的时间寻找宿主鱼寄生,如果没有及时找到宿主,小瓜虫幼虫会自行死亡,这一阶段也是小瓜虫的药物敏感期。最适合施药的掠食体阶段持续时间固定为1到2天,但是小瓜虫的整个繁殖周期却视气温不同从4天到30天不等。在气温30℃以上时,虫体不能发育,所以炎热的夏天通常不会发生白点病。在24℃时,繁殖周期为4天。15℃时,繁殖周期为10天。而10℃以下时,繁殖周期往往在30天以上,这是由于低温时成虫长时间停留在鱼体内的滋养体阶段,而这一阶段恰是施药无效的时期。
综上所述,当发现黄颡鱼在池边缓慢游动、不摄食、粘液较多、体表和鳍条有白色点状物时,就应查询近期气温并据此安排施药。若近期气温可升至30℃以上,可以不施药。若达不到30℃,则应选择气温高的时段施药,24℃左右需要连续施药4天,15℃左右需要连续施药10天,而10℃以下需要连续施药30天才能确保覆盖小瓜虫的一个繁殖周期。
目前市场上治疗小瓜虫病最有效的药物硝酸亚汞已被禁用,其他替代药物也通常只在疫情初期能起到较好效果。硫酸铜、硫酸亚铁等药物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毕竟是重金属药物,对鱼体本身有一定的伤害。所以,最好的方案还是在出现小瓜虫病之前做好预防工作来防止疫情发生。实践证明,辣椒粉、干姜、青蒿对小瓜虫的防治有一定的疗效。以下是关于黄颡鱼小瓜虫预防和治疗的几点建议。
预防
1、水温接近25度时,开始内服预防,每100公斤料内服虫虫草(主要成分青蒿、辣椒)加纤灭(主要成分干姜)各200克+粘合剂10克,每15天一次,连用3~5天。
2、晚上6点后用产品,都是晚上繁殖,危害阶段是纤毛幼体,包囊无药可进,只有晚上破包囊繁殖的幼虫才能干掉。
3、清水塘易繁殖,水体保持一定肥度。也要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保持网箱干净,内外流水顺畅等。
治疗
治疗时,饥饿疗法,在原来当天料的基础上减料三分之二后,按每5公斤料加虫虫草200克+纤灭100克+粘合剂10克内服,每次连用3~5天,不吃料的情况外用可搭配原虫膏泼洒,每亩200-400克,外用碘制剂+水孢灵,必须要质量好的真货,聚维酮碘溶液或蛋氨酸碘溶液。
感染小瓜虫病的鱼采集量不稳定,吃食量下降厉害,我们怎么才能让它吃上足够的治疗药饵,一条鱼吃多少。例如1000斤鱼,一天吃40斤料,生病比较严重的只能吃5-8斤料,用1包虫虫草(200克),或加一包纤灭(100克)。
如果健康度好一点的,采集量会大一点,喂10斤料,用1包虫虫草+1包纤灭。如用张老师鱼病时的饥饿疗法,例如一天喂3次原来是喂40斤,治疗时就只喂10斤料。把早上中午两餐去掉只喂晚上那一餐,让鱼来抢着吃。开始喂的时候少一点,后来鱼都来料台吃料了就加大投药饵,全力让每条病鱼吃上药饵起到治疗效果。
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